公布这一评选标准后,总计1200多亿名智慧生命瞬间陷入到了疯狂之中,工作热情不知道上涨了多少。
看到这一幕,李青松欣慰的点了点头。
“虽然不可能比得上内部组织力到达极限的魔眼文明,但这一阶段,这些智慧生命们的组织力和生产力超过以往的哈维勒文明还是不成问题的。”
来自于智慧生命族群的助力骤然增加,李青松的整体科技发展速度再度提升。
很快,第一艘采取了全新技术制造的,装备了多重聚变反应堆、重力炮、重力护罩、全新的深空雷达、常规高速推进器等设施的水星级战舰便造了出来。
第一批,李青松便造了一万艘,然后将它们全都丢到了太空中,展开实战演习,并在实战之中寻找可以优化提升的地方。
然后便是金星级战舰,再是地球级,火星级。
此刻,100艘以上的火星级战舰也投入到了实战演习中。但这并不是李青松研究军事科技的终点。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他预感到,伴随着重力科技的突破,自己研发比火星级战舰更大、战斗力更强的新一代超大型战舰,木星级战舰的时机已经成熟。
为了研发木星级战舰,李青松专门调拨了50亿名克隆体,加上数百万智慧生命飞船和武器专家投入到了研究之中。
总计二十余个大的领域,数十万个细分领域,每一个领域都对应至少十几个大型研究所,需要动用两座以上的超算和数座工厂、聚变电站等,李青松不惜血本,全力投入。
最终,一艘像是十几块厚重铁块拼装而成,整体有些像是飞机模样,但比飞机要大了许多倍,且表面并不光滑,满满都是各种设备的巨型飞船被李青松造了出来。
太空战舰当然是不需要考虑气动性能的,此刻之所以造成了像是飞机的模样,完全是因为此刻有了重力科技,李青松无需再考虑整体上的飞船各部位结合是否符合重力学原理,做飞船设计的时候便只需要考虑实用的缘故。
这种外形,能最大兼顾内部能源、动力、武器、仓储、防御、维护保养等各个系统之间的性能,获取到最大的战斗力。
这全新一代的木星级战舰,其总长度达到了9公里左右,超出火星级战舰足足20倍还多,满载总质量也一举从火星级战舰的约30万吨提升到了1000万吨左右。
它上面装备的巨型重力炮,因为充足的设计空间和足够的能源供应,其性能更是提升到了正负150倍地球重力的地步。
两门重力炮同时激发,一门向目标施加正150倍重力的吸力,另一门向目标施加负150倍地球重力的斥力,总计300倍地球重力的潮汐力之下,纵然是同样采取重力科技制造的火星级战舰,都会被它轻易撕裂。
而这样的重型重力炮,在这艘木星级战舰之上装备了足足100门!
它的重力防御系统性能也极为强悍,不仅全飞船任何一个部位都能做到抵消120倍地球重力的程度,特殊设计的飞船结构,也能让单个区域在20余倍的地球重力之下保持完好。
除去重力系统外,源自于强核阶段,但在引力文明阶段再度升级强化的能量炮、能量护罩、高能烧灼激光、辐射激光、火炮、导弹等等,以及引力文明阶段特有的,装载了重力炸弹的星际地雷、导弹、炮弹等武器,也全部装备在了上面。
这就是一艘完完全全为战争而生的杀戮怪物。如果让它全力施为的话,就算是一颗矮行星,也会被它接连不断的进攻完全撕裂。
它的强悍战斗力在实战演习之中展露无遗。
原本仅有火星级及以下战舰参与的星际战斗,在一方迎来木星级战舰的加入后,另一方瞬间迎来了溃败。
连己方视之为旗舰飞船的火星级战舰都被撕裂,再坚固的防线都会在对方冲击之下瞬间冲破,灭掉地球级、金星级、水星级战舰更是如同杀鸡一般,这还怎么打?
这一刻,李青松如同看到了在冷兵器作战时代,狂躁且全身披甲,完全听命于操纵者的凶猛战象冲入到步兵群落之中的场景。
有了木星级战舰,李青松的战斗力直接提升了一倍之多。
“这木星级战舰好是好,只可惜,造价也太高了啊,需要的战士数量也太多太多。”
李青松叹息着,放弃了将木星级战舰造它个一千两千艘的打算。
木星级战舰已经不再是单单堆积工业实力便能批量制造的存在了。
有一些特殊的零部件,纵然以李青松的工业实力也没办法快速制造,而只能通过时间的积累慢慢积攒。
就算此刻李青松最大意识连接数已经提升到了1000亿,这1000亿克隆体别的什么都不做,将所有工业实力全都投入到建造木星级战舰上,平均一艘木星级战舰也需要10年才能造出来。
后续更是需要一支庞大的维护团队,在每一次出动后对其进行维护保养,耗费惊人。
用于操纵这艘木星级战舰的克隆体更是高达60万名。
这还是在有对等水平的智能AI作为辅助的前提下。
换做普通的文明,算上文明内部的内耗以及沟通成本,恐怕每一艘木星级战舰都需要150年以上才能造出来,且每一艘都需要至少200万名军人同时操纵才能控制,并且每一名都必须是经受过刻苦训练,极为优秀卓越的战士才行。
按照三班倒来计算,区区一艘木星级战舰而已,一个文明便需要配备包括后勤人员在内,总计1000万人才能支撑起它的运转。
——非战斗时期当然不需要这么多人,但谁知道战争什么时候发生?就算现在是和平阶段,可是哪个文明敢把这些人撤掉?
恐怕不仅不敢撤掉,还必须要时不时让这艘木星级战舰出动一下,如此才能保持团队的水平,不至于人才断代。
据李青松估计,引力文明阶段,正统智慧文明的人口上限约在一万亿左右。
而,就算这个文明的内部组织度再高,只要还处在正常阶段,恐怕都没办法同时拥有20艘以上的木星级战舰,其中最多只能同时出动10艘而已。
数量再多的话,单单日常消耗就能把一个庞大文明给拖死。
当然,李青松在这方面是有独特优势的。但就算如此,经过综合评估之后,李青松也不敢建造太多,也就是造个200艘储备着,维护着,同时最多出动100艘而已。
完成了木星级飞船的设计,后续按部就班的保持着生产,李青松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个更加重要的方面。
这,也将会是李青松在这个恒星系之中,需要完成的最后一项重要任务。
早在突破引力之前,李青松就曾经设想过一个问题,那便是,基于统一力的统一力场,在统一引力,将统一力升级为万有力之后,能否也实现升级?
统一力场对敌人造成杀伤的原理,是大量释放统一力的承载粒子,也即X和Y玻色子,诱发敌方舰队组成材料内部的强核力,强行将质量转化为能量进而造成杀伤。
那么……统一引力之后的万有力,是否也能如此?
基于这个猜想,李青松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最终确认,这完全是有希望做到的。
并且,将承载万有力的万有粒子与承载统一力的X和Y玻色子融合,其效果更好!
因为作用于对手战舰本体的万有粒子会迅速发生对称性破缺,释放出实引力子。这些实引力子作用于物质,会降低物体本身对于统一力的天然抗性,更容易被诱发出存在于核子间的强核力,其释放的能量便更多,杀伤力更大。
并且,引入万有粒子之后,引力文明所具备的更先进的能量护罩,其对X和Y粒子更强大的拦截作用也会被万有粒子突破,让X和Y粒子更容易与物质本身发生反应。
基础原理搞清楚了,现在所需要做的便是实现。
在这一阶段,李青松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原因很简单,万有力自发对称性破缺的速度太快,时间太短。李青松所生成的实引力子根本来不及投放到对方战舰身上去。
经过大量的思考和试验后,李青松终于找到了可行路径。
“既然万有粒子无法长距离投放,那么……不如将敌方战舰本身当成万有粒子的生产基地!”
具体的实现逻辑也很简单:李青松只需要建造具备足够能级的粒子对撞机,为氦核加速,然后发射氦核令其撞击敌方战舰本体,将敌方战舰当成粒子对撞机之中的标靶,撞击之后,在对应部位立刻就会生成微型黑洞,并瞬间湮灭,释放出实引力子。
实引力子迅速与物质发生反应,由实向虚的同时也影响物质结构,并且影响能量护罩,为X和Y粒子的到来打开通路,令其也能顺利作用到物质上。
一套组合拳下来,多重因素结合,便能释放出更强大的能量,获取到更大的战果!
只是这样一来,万有力场的复杂度必定会比统一力场高出数倍,乃至十几倍。这又对李青松的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感受着自己已经提升到1000亿的意识连接数,李青松丝毫没有将复杂度的提升放在心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