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376章 万有力场!

第376章 万有力场!

在取得一系列突破之后,李青松最为看重的两项技术也在不久之后取得了突破。

重力护罩和重力炮!

当初云罗文明帮自己解决硅基寄生天灾之时的场景可是给李青松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后续与紫月文明决战,紫月文明凭借得自空间级魔眼的简陋版重力炮为自己带来的巨大压力还恍若昨天。

而直到此刻,在万有理论的基础之上,李青松终于也完成了相应的应用物理层面的障碍,真正将这一项技术应用到了战斗武器之中。

以多重聚变反应堆为能源供应的,基于万有理论的,可以随意向对手施加高重力或者负重力,借助引力来拉扯对方科技造物的重力武器!

并且,是李青松完全掌握全链条生产与制造技术,完全掌握其原理,可以随着自己心意对其作出改造或者优化升级的重力武器!

在重力武器诞生之后,重力护罩技术也随之出现。

所谓的重力护罩,在李青松看来其实并不能算是常规意义上的护罩。它更像是一种重力抵消设备。

当对方操纵重力试图影响己方飞船构造的时候,己方便在对应区域生成一股相反的重力,抵消对方的重力影响。

当然,除此之外,它也可以通过精准且微小的重力炮,精准为弹丸、地雷等小型设备施加影响,将其推离现有轨道,避免影响到己方。

从这方面看,重力护罩的运转机制倒是和电弱阶段的自动防御系统差不多。

“重力炮和重力护罩,才是引力级别文明的基础装置啊。

最为直观的,衡量一个引力文明科技发展高低的便是这两种装置的性能。

它们的极限作用力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反应越精准,便意味着这个引力文明科技程度越高。同时,能制造出如此级别的重力装置,其对曲率空间的把握程度也必定更高,便自然而然的带来了更高的航速。”

李青松心中闪过一抹明悟。

就像现在,自己的重力炮最多仅能在一万公里内,为目标施加不超过50倍地球的重力,对应的,自己的曲率飞船成熟之后,航速便大概在2倍光速的样子。

而当初云罗文明的航速可远远不止如此。据李青松估计,有可能已经达到了6-7倍光速的样子。

“从这方面来看,云罗文明的科技程度就算没有达到引力巅峰,恐怕也到了较高层次,冲击暗力阶段有望。”

想起云罗文明,李青松又轻轻叹了口气:“不知道他们现在如何了。哎……”

收拢思绪,李青松再度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科学研究上。

伴随着重力科技的一路突破,李青松打算为自己的舰队做一个革新。

现有的无论哪种飞船,在需要重力的时候全部都是通过自转来营造的,譬如那些大型居住飞船。

但这意味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便是这种滚筒状的飞船,内部空间利用率极低。

靠近自转轴的数百米半径的空间都无法有效利用。并且一旦加减速,内部便会受到严重影响。

以往的居住飞船,一片湖泊,面积最大也不会超过1平方公里,总水量不超过500万吨。

一旦超过,加减速阶段便会出现无法抑制的浪涌现象,进而影响到整艘飞船。

不仅如此,原来的居住飞船内部,一切建造都服从“易于固定”的原则,否则在加减速阶段便有可能会塌陷,崩塌。

这为居住飞船造成了很大的限制。虽然李青松已经在尽力改善其内部环境,但比起真正的自然环境来仍旧有较大差距。

现在,李青松打算将这些飞船全部替换掉。

一艘庞大的飞船已经在船坞之中渐渐成型。

区别于以往的滚筒状居住飞船,此刻的这艘居住飞船是长方体形状的。

它的长度达到了20公里,宽度有15公里,高度则有10公里左右。

它内部分为10层,每一层层高1000米,面积则有300平方公里,10层的总面积便是3000平方公里。

依据不同的建造风格,这10层之中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用途。

或者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完全一副大都市的模样,或者雪山高耸,气候严寒,或者山脉起伏,鸟鸣兽吼声随处可见,又或者平原广袤,一片乡村风景,又或者湖泊星罗棋布,河流奔腾。

此刻有了重力科技,李青松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将符合人类,符合各个种族审美的那些自然风景全部原汁原味,不做丝毫修改的迁移到居住飞船之中,且丝毫不担心它们会受到太空无重力环境的影响,也不必受到滚筒状飞船的限制,更不必担心加减速阶段的过载!

总计3000平方公里,纵然做了如此之多的风景布置,这艘飞船同样可以承载100万名以上的智慧生命。

如果换做以都市为主,承载人口最多、层高仅有100米左右,内部划分为100层,总面积达到3万平方公里的都市飞船的话,这一艘居住飞船而已,便可以承载5000万名以上的智慧生命。

相比起以往的滚筒状居住飞船简直是几十倍的提升。

并且就算承载了如此之多的人口,都市飞船内部的智慧生命们也能生活的舒舒服服,丝毫不会感觉到局促。

因为就算是都市飞船,内部也会有星罗棋布的各种自然景观与风景。郊区小山、城市公园、各种小溪小河、各种绿植等等,一个都不会少。

在都市飞船之外,李青松还会建造专门的旅游飞船,高山雪原、莽莽丛林、浩瀚海洋、大江大河、无边草原等等,全部齐备。

这第一艘居住飞船仅仅是将各种要素齐备到了一艘飞船之中而已。

花费了十余年时间,这一艘装备了重力炮、重力护罩、全套重力发生仪,采取了多重核聚变为能源,内部齐备了所有种族智慧生命所有风景的飞船终于建成。

李青松随之向总数高达1200亿以上的智慧生命们公布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并同时宣布,因为这只是第一艘试验型居住飞船的缘故,第一批可以获准搬迁的名额仅有100万个。

并且,这些名额并不会对外开放,而是会以奖励的形式,将其分给当初跟随海默蓝前去寻找重力生命的英雄本人或者家属,以及这些年来表现优秀突出,获得了种族及以上荣誉表彰的优秀人士,以及在科研攻关任务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后勤组织人员、工程与工业人员及其家属。

这一安排合情合理,谁都说不出不对来。

在无数道艳羡目光的注视之下,第一批搬迁人员终于乘坐着摆渡飞船离开原来所在的居住飞船,来到了这艘被李青松命名为“母星一号”的居住飞船上。

众多摄像机注视下,摆渡飞船们对接到了一个又一个舱门之前。巨大的舱门打开,温暖湿润的空气瞬间涌过来,这些为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员和家属们在这一刻如同中了定身术一般,全部呆在了那里。

无数台终端屏幕之前,观看着这一次直播的人们也全部屏住了呼吸,不由自主的发出了同一种感叹。

“太美了……”

母星一号飞船之前,不知道多少人不自觉的跪在了地上,泪流满面。

“我梦想之中的母星,当初我们种族发源的地方应该就是这样的景色,我在梦中见到过许多次。”

“这就是未来我们要生活的地方吗……”

100万名以上智慧生命满怀着敬畏,以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神圣心理进入到了这艘巨大无比的飞船之中。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来自这艘飞船的任何消息都会在整个智慧生命族群之中引发众多关注。

未能获得名额的人们看着母星一号飞船之中的风景,看着自己此刻所居住的飞船,心中总是会涌现出难以抑制的冲动和期待。

哪怕李青松多次反复宣布,更多的母星飞船正在建造,未来每一名智慧生物都会搬迁到母星飞船之中居住,一个人都不会少,现在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属于智慧生命们的网络仍旧被催促声形成的海浪所淹没。

幸好有了第一艘综合性母星飞船的建造经验,第二批的建造应该会快许多。并且这一批,李青松打算一次性造20艘,一个种族一艘。

因为无需将20个种族每一个种族审美之中的风景全部兼顾,只需要对应一个种族的风景即可,这20艘母星飞船虽然同样是综合性飞船,但每一艘可供居住的人数仍旧再度提升,从100万提升到了500万。如此,又是总计一亿个名额出现,并且在最多5年之后就会兑现。

这一次,李青松宣布会面向所有种族开放评选。而评选的标准,则是个人的贡献度。

谁对文明整体贡献越高,谁入选的概率便越大。

推荐阅读: 晦朔光年 遮天之太古圣皇 俗世:我的命格百无禁忌 惊世邪帝 莽苍传奇 斗罗:开局源堡,我无敌了 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重生之浪王之王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战锤:向虚空领主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