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鬼话连篇
今日城西无咎坡又新入住了一位女房客,徐青身为物业经理,也就是所谓的坟地管事,少不得要做一些入住前的迎接仪式。
纸钱飘飘洒洒,十全烧活热热闹闹,隔壁坟头,王家夫妇,瘸腿老头,王家老太太也跟着沾了光,每家坟头都多了一柱香。
徐青此前去万寿县给王家夫妇迁坟的时候,顺带寻到瘸腿老头的尸体,给一并带了回来。
当时他还打开度人经翻看了这老头的过往。
老头是早年天门关战役的老卒,当年天门关抵御外族入侵,死了不少人,最开始守关的将士从上到下,几乎全换了个遍,即便有活到最后的,也少有四肢健全者。
老卒在那场战役中断了一条腿,成了天门关战役屈指可数的见证者。
自那之后,老卒和其他一些伤残士卒一块进了长亭王府,领了一些闲职,在府上养老。
这些老卒看起来身有残缺,但却不能小视。
能从天门关战役开始,一直活到最后的,自身本领必然十分过硬。
不然朱怀安也不会把一个瘸腿老卒留在王家。
老卒别的东西不会,徐青从他身上得了些战场杀伐的武技,简单来说就是纯粹的杀人技。
这种战场厮杀出来的对敌经验远比那些街头把式要凶残的多。
街头帮派厮杀,最毒最狠也不过耍些下三路的把式,或者洒些石灰面,胡椒粉,看起来凶狠,但在真正的百战老卒眼里,不过是过家家罢了。
徐青在老卒的记忆里,看到了自断臂膀,脱离困境,再度加入战团厮杀的悍卒,也看到了瘸腿老卒毫不犹豫截取断腿,远远抛出,击中敌将,解救被困同袍的画面。
徐青若有所悟,这些战场杀人技的真正要领或许不是杀人手法,而是那种生死取舍间的冷静。
如守宫断尾求生、盘羊断角自医,当这种冷静成为本能,不管求生还是杀敌,都会寻到最快解决的那条路。
徐青自认还做不到如此冷静,不过若是等不化骨修成,莫说断尾求生,就是让他把自个的头摘下来当兵器使,他都不带眨下眼的。
无咎坡上,松柏柳树成荫,偶尔野风刮过,整座墓场都掀起窸窣之音。
松针动处,摩挲似鬼语;柳条拂处,青衫白衣隐现;乱草萋时,如闻孝女哭坟,呜呜咽咽.
纵然身处同一片天地,头上顶着同一个日头,但商少阳却明显感觉此地比别处阴寒许多。
就这还是在青天白日里,若是到了日落之后,这地方又该是怎样一副光景?
“徐兄,你平时一个人来这里,难道就不怕吗?”
徐青修葺着新隆起的坟茔,头也不回道:“怕?为什么要怕?”
他一个僵尸,来坟地不就跟回家一样,就没听说过回自己家还带怕的。
“偏僻处,不宜独往。我在茶楼听人说,僻静偏僻之地最容易滋生鬼怪异类,更何况还是在这坟地里,说不得就有些吊死鬼、讨命鬼、或是冤死鬼在这里等待替身,让人替它受罚,好让它趁机脱身转入轮回”
徐青听得一愣一愣的,但当听到茶楼两个字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你说的茶楼莫不是福来茶楼?”
“徐兄如何知晓?”
徐青语重心长道:“少听说书人瞎扯,这世上哪有鬼怪?如果有,那也只能是人心作怪!”
“人心作怪.”商少阳听得稀奇,不自觉问道:“何为人心作怪?”
徐青停止修葺动作,拄着铁铲道:
“井下街的街头,原先有个胡先生,他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他说世间妖氛多是因人而起。
人无衅,妖不自作。世人不干好事,心有积怨恐惧,使地气浑浊,天机无常,妖便趁机入世作恶,反复难消。倘若天地清明,人不自作,太平盛世之下,妖自然会隐去形晦,不入世俗。”
说完这话,徐青笑呵呵的看向商少阳:“商公子,你觉得现在这无咎坡上,可有妖邪?”
商少阳左右四顾,眼前除了徐青这么个心地善良的阴行掌柜外,便再无他人,又何来的妖孽?
“这话似是有些深意,可见徐兄口中的胡先生也是个妙人,我合该登门拜访才是。”
登门拜访?徐青眨眨眼,这可不兴拜!
“那商兄却是没这个福分了,胡先生早在半年以前,就已经归于冥土,而且还是由我出的殡.”
商少阳略感可惜。
“徐兄经营白事生意这些年,可曾遇见过鬼怪?”
徐青反问道:“商兄可曾见过?”
“听家中长辈说过,却不曾见到。”
那你现在见到了。
徐青微微一笑道:“我也不曾见过,这鬼呀怪啊的,都是说书人博人眼球,瞎编乱造的东西,我是向来不信的。”
“我们要相信格致,格物致知才是硬道理。”
商少阳皱眉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鬼神之说自古有之,我虽未曾见过,却亦有所闻,这事想来不假。”
商少阳一个人在坟岗处,和鬼怪谈论鬼怪,聊至兴起时,甚至想要在无咎坡过夜,看看到底有没有鬼。
徐青一个穷苦坟头出身的僵尸,每日里还要经营店铺仙堂,赚取香火养家糊口,哪有闲工夫陪一个富家子弟在这消磨时光。
再者说,他家就有现成的鬼可看,而且还能唱会跳,他又何必舍近求远,去找其他鬼消遣?
徐青没搭理商少阳,处理完于秋兰的后事,他便赶着灵车回了临江县。
商少阳没奈何,只得兴致怏怏的跟着回去。
等到第二日,徐青来到安置流民的新尧坊,跟着他一块来的还有衙门的捕快。
济施钱粮需要有人维持秩序,不然难免会发生动乱。
徐青倒是不怕,但在外行人眼里,他毕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哪能抵挡得住饿急眼的流民?
衙门里,唐师爷得了县令授意,便也跟着来到了新尧坊。
支起救济棚,粮铺的伙计还有衙门的衙差招呼着把仵工铺的粮食运到棚内。
在临江县,一两银约莫能换来一百五十斤米面,徐青的二百两银子,加上商少阳添补的五百两,一共置买了不下十万斤的米面粮食。
唐师爷看得眼都绿了:“这么多粮食,得多少银子,我就是干十年师爷,也不一定能攒这么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