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见李芳远脑门上都渗出了冷汗了,嘴角微微上扬。</p>
“国王殿下,朕跟你开玩笑呢,感谢你们远道而来,把粮草交给我们后,就在南边扎营吧。”</p>
朱允炆知道朝鲜军队久未征战,战斗力肯定不行,让他们在北边驻扎,鞑靼的骑兵一到,他们恐怕就崩溃了,到时候十万溃兵反冲回来,反而会殃及他手下的军队,所以他考虑了一下,还是让朝鲜军队在南边驻扎。</p>
这样一是给李芳远一个面子,让他感受一下天恩浩荡,二是如果后期需要什么物资,可以让他们更方便地回朝鲜运来。</p>
李芳远听到大明皇帝松口了,紧绷着的脸瞬间舒缓了不少,后面弓腰低头的朝鲜大臣们也长舒了一口气。</p>
“谢过大明皇帝陛下。”李芳远和他的大臣们,再次给朱允炆跪地行礼。</p>
“国王殿下没有其他事情的话,就请先回去吧。”朱允炆示意李芳远没事可以先回去了,毕竟他们还要继续开军事会议。</p>
李芳远起身:“那臣就先行告退。”</p>
朱允炆点点头。</p>
李芳远带着他的大臣们缓缓退出了帅帐。</p>
此刻的中军大营内一片忙碌,不时有大队的骑兵从李芳远等人周围快速跑过,紧接着又有大批拿着火铳的部队从他们身边经过。</p>
李芳远看着明军手里的这些装备,眼睛里尽是羡慕之色。</p>
“我们什么时候也有大明军队这些装备就好了。”</p>
“殿下,这里是大明的军营,我们说话小声一些。”朝鲜兵部尚书小声提醒道。</p>
李芳远警觉地朝周围扫视了一番,发现并没有人注意他们,他们一行人快速地离开了中军大营。</p>
与此同时,在距离明朝军营两百里的地方,鞑靼的部队也到了。</p>
两个戴着翻毛皮帽子的中年人,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登上了一座山丘,俯瞰着一望无际的草原。</p>
他们分别是鞑靼的首领鬼力赤和太师阿鲁台。</p>
这个时候,两个前去刺探军情的鞑靼探马飞奔了过来。</p>
“禀报大汗,我们探查到了明国出动了数十万大军,已经在关外驻扎,营寨绵延数十里。”</p>
“数十万大军?”鬼力赤有些不敢相信。</p>
“先前不是说明国内乱,北方防备空虚吗?怎么就冒出来数十万大军?”鬼力赤大声地斥问道。</p>
“大汗,据我们所知,数日之前,明国皇帝御驾亲征,已经彻底平定了燕王的叛乱。”探马继续禀报道。</p>
“什么?已经平定了叛乱?那我们不是白来了吗?”鬼力赤很是恼火。</p>
“大汗,明国最精锐的部队就是燕王和宁王手下的边军,如今他们自己内讧,这些精锐都被消灭了,剩下的只有南方的汉人,我们养精蓄锐多年,而且又是在关外,任凭他们人数再多,也不是我们的对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