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大军的粮草有了着落后,朱允炆亲自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朝关外进发。</p>
这一次,朱允炆不光带了梅殷,还带了盛庸,因为盛庸手下有一支对付骑兵的特种兵。</p>
与此同时,李芳远也带着朝鲜全国的十万精锐,押运着大明和朝鲜大军所需的粮草,从汉城出发了。</p>
三日后,朱允炆的大军和李芳远在关外汇合了。</p>
朱允炆的大军刚安营扎寨,李芳远的人就到了。</p>
“陛下,朝鲜国王派人来问我们,他们在哪里扎营。”</p>
“让他们驻扎在北边吧。”朱允炆不假思索道。</p>
“北边?”梅殷和盛庸一听,愣了一下,鞑靼人就在北边,让他们去北边扎营,这不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吗?</p>
“对,北边,既然他们想过来帮忙,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朱允炆坏笑了一下。</p>
梅殷和盛庸对视一眼,反正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p>
“殿下,大明皇帝让我们在北边扎营。”朱允炆的命令传到了李芳远这里。</p>
“北边?”李芳远脸上有些疑惑。</p>
“殿下,鞑靼人就在北边,我们驻扎在北边,那岂不是成了大明军队的挡箭牌了?”朝鲜兵部尚书面露苦涩。</p>
“殿下,您能不能亲自跟大明皇帝申请,我们驻扎在南边啊?”有朝鲜大臣建议。</p>
李芳远自然知道以自己手下这些军队的战斗力,根本不是鞑靼人的对手,驻扎在北边说不定鞑靼人一次进攻,他就被抓去草原上放羊了。</p>
所以他决定亲自去跟朱允炆申请在后面垫后。</p>
“好,寡人亲自去大明皇帝那里请求在后方驻扎。”</p>
李芳远说干就干,他急忙换上朝圣的礼服,带着自己仪仗队,风风火火地朝朱允炆所在中军大营赶去。</p>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呢?”李芳远的队伍刚走没多久,就被一队在明军大营附近巡逻警戒的明军骑兵给拦住了。</p>
随行的朝鲜士兵很多都不懂汉语,只有官员和上层人士才懂,于是随行的朝鲜兵部尚书赔着笑脸走到明军骑兵的百夫长面前,点头哈腰道:“这位军爷,你好,我是朝鲜国的兵部尚书,这里面坐的是我们的国王殿下,我们要去贵军的中军大营面见大明皇帝。”</p>
明军百夫长看了一下眼前这支千余人的队伍,确实不像鞑靼人,而且他们已经事先得到了通知,朝鲜派了十万人民前来助战。</p>
“好,跟我们走吧。”百夫长心里也拿不准他们到底是不是朝鲜国王,但也不敢怠慢,只好先带往中军大营,因为中军大营里有朝鲜派来的联络官,到时候是真是假,一看便知。</p>
于是百夫长领着李芳远一行人朝中军大营奔去。</p>
不到半个时辰,百夫长领着李芳远到了朱允炆所在的中军大营。</p>
“殿下,我们到了。”随行的朝鲜兵部尚书掀开李芳远马车的帘子,把他搀扶了下来。</p>
身着礼服的李芳远看着绵延数十里的大明中军大营,不禁咽了咽口水。</p>
“殿下在此稍等一下,我进去通报一声。”百夫长给李芳远抱拳说道。</p>
李芳远微笑着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