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燕王府。</p>
身材臃肿的朱高炽依旧如往常一般穿着世子的衣服,坐在主座上,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这些将领争吵。</p>
堂下的将领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就城死守,北平城坚,粮多,兵员也较为充足,死守一段时间不成问题,只要等到冬天,以南方人为主的朝廷大军必定会出现问题,到时候就可以绝地反击了。</p>
另外一派则主张集中城内精锐,趁天黑杀出城去,朝北边跑,到时候招募一些蒙古人,杀向朝鲜,等待东山再起。</p>
即便他们被朝廷的五十万大军团团包围,也没有一个人主张投降。</p>
双方争的是面红耳赤,几乎要原地开练了。</p>
这个时候,有士兵进来禀报:“世子,殿下和另外两位小王爷正在城外。”</p>
朱高炽一听朱棣和朱高煦和朱高燧在城外,立刻站了起来。</p>
身边的两个随从立马上前将其搀扶住。</p>
“我们去城墙上看看。”朱高炽说完,便在随从的搀扶下走出了王府。</p>
原本还在争辩的将领们见朱高炽走了,互相瞪了一眼,便急急忙忙地跟了上去。</p>
“我父王呢?”朱高炽在城楼上朝三人的踪迹。</p>
“在那里!”一位视力极好的燕军将领指着远处处于重兵保护之下的朱棣父子三人。</p>
朱高炽眯着眼睛朝燕军将领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觉得那里黑压压一大片的人,根本分辨不出朱棣父子三人,朱高炽怀疑这个将领在骗他,但他又没有证据。</p>
虽然朱高炽没看见朱棣,但朱允炆却看见了朱高炽。</p>
因为他有一个西洋商人进贡上来的望远镜。</p>
“这堂弟,真的是心宽体胖,宅心仁厚,几年不见,感觉又胖了。”朱允炆透过望远镜看着城楼上的朱高炽,不禁打趣道。</p>
“哼。”朱棣听见朱允炆在揶揄朱高炽,直接冷哼了一声。</p>
不过一旁的朱高煦心里却很赞同朱允炆的话。</p>
朱允炆见朱高炽出场了,那就开始走流程吧。</p>
先礼后兵,这是他的标准流程,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流程都没有用,但他觉得朱高炽会开城投降的。</p>
“小刘。”朱允炆喊了一声刘庚,让他出去劝降。</p>
刘庚点头,骑着战马,拿着大喇叭走到阵前。</p>
“城楼上可是燕王世子?”</p>
正在眯着眼睛在人海中寻找他爸比和两个亲爱的弟弟的朱高炽听到城下有人喊他,循声望去:“是谁声音如此洪亮?”</p>
“是我!”朱高炽看到了手拿大喇叭的刘庚,回应道。</p>
“燕王世子,我奉皇帝之命前来劝降,燕王已经被我们俘获,北平现在已经是一座孤城了,皇帝陛下知道世子宅心仁厚,心系百姓,不愿看到北平城毁于一旦,所以希望世子能开城投降,皇帝陛下保证城内所有人的性命。”</p>
刘庚把朱允炆给他准备的台词念了一遍。</p>
朱高炽听完刘庚的话,有些臃肿的脸上没有一丝波澜,仅仅从外面上根本看不出他的内心想法。</p>
“世子,千万不能开城投降啊,想想皇帝削藩时对待湘王的手段,如果开城投降,我们肯定难逃一死。”朱高炽身旁的将领劝道。</p>
“世子,城内还有数万精锐,末将已经派人联系了宁王的部下,让他们去寻找蒙古人的支援,到时候只要蒙古援军一到,我们内外夹击,定能击败朝廷的大军,到时候还能救出燕王殿下和两位小王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