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逆风翻盘,以四万兵力击败十五万燕军主力,并俘获燕王父子的消息很快就全国尽知。</p>
原先还在观望的藩王立刻坚定了立场,各路勤王大军很快聚集在了朱允炆麾下,不到半个月朱允炆的大军就达到了五十万之众。</p>
朱允炆带着这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朝北平进发。</p>
沿途的燕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开城投降,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战斗,朱允炆的大军就顺利地开到了山东境内。</p>
“陛下,右参政铁铉和平燕大将军盛庸求见。”朱允炆正在中军大帐里休息的时候,刘庚进来禀报。</p>
“快请他们进来。”朱允炆一听是这两个人,赶紧让刘庚把他们请进来。</p>
铁铉和盛庸,这两人是建文帝手下为数不多的将才,而且对建文帝忠心耿耿,虽然盛庸最后投降了朱棣,那也是形势所逼,没有办法了。</p>
“臣铁铉/臣盛庸叩见陛下。”两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一身戎装,见到朱允炆后,直接下跪行礼。</p>
“两位将军辛苦了,快请起。”朱允炆亲自上前把他们扶了起来。</p>
“小刘,看座。”朱允炆吩咐道。</p>
刘庚点头,命令几个禁卫军抬了两把椅子进来。</p>
铁铉和盛庸受宠若惊,连连磕头感谢。</p>
“听闻燕王率军进攻济南数月,都未撼动济南城分毫,全是二位将军的功劳。”朱允炆笑盈盈地说道。</p>
铁铉和盛庸用余光互相瞟了瞟,朝朱允炆拱手道:“全靠陛下指挥有方,臣等才能侥幸守住济南,如今陛下亲率王军,挥师北上,北平城不日便可攻下,燕王之乱马上就要被平定了。”</p>
“哈哈,朕虽然爱听奉承话,但你们这话也太假了。”朱允炆仰头笑道。</p>
铁铉和盛庸听到朱允炆说这话,脸上本来还有的些许笑意,瞬间消失,转而变得诚惶诚恐。</p>
两人不约而同地从椅子上起身,五体投地地朝朱允炆磕头认错:“臣罪该万死!”</p>
朱允炆本来只是开个玩笑,但他忘了他现在的身份是大明帝国的皇帝,那可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人,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左右一个人,甚至是一座城的生死。</p>
“二位将军请起,朕没有别的意思,你们误会了。”朱允炆意识到的一句话,把他们吓到了,赶紧解释。</p>
“谢陛下。”这一次铁铉和盛庸起身后,就没敢坐下,而是低着头,直溜溜地站在朱允炆面前。</p>
朱允炆见到他们这个表现,心想果然君臣有别,想用普通人的身份和他们相处是不可能了。</p>
“二位将军,燕军主力已经全军覆没,沿途的燕军也望风而降,现在燕军只剩下北平这一座孤城了,如果强攻北平城倒是能轻松拿下,但.......”</p>
朱允炆说到一半,停了下来。</p>
铁铉和盛庸眼睛一转,再次用余光互相瞟了一眼。</p>
“陛下的意思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让燕王世子开城投降?”铁铉问道。</p>
“没错,北平原本就是前元的都城,城内百姓众多,而且城防坚固,如果强行攻城,定会让北平城生灵涂炭,而且北平作为大明北方最重要的一座城池,一旦被毁,以后要是蒙古犯边,再无屏障可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