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苏居正谋国甚远矣!
朱光庭听闻杨国宝竟是这般狂妄无知,一下子亦是有些无言。
杨国宝以为是自己堵住了朱光庭的嘴巴,得意笑道:「朱公掞,你莫要以铜臭来玷污洛学!
你难道忘了程夫子所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麽,呵呵,你朱公掞贪图富贵,我不拦你,但你若是想要坏我道心,我必不饶你!」
前面还算是温和,可到了后面,杨国宝已经是声色俱厉了。
此时朱光庭却是已经反应了过来,听得杨国宝这般义正辞严,忍不住失笑,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哈哈哈!笑话,笑话!」
杨国宝神色阴沉盯着朱光庭道:「你倒是说说,怎麽是笑话了?」
朱光庭神色亦是变得阴沉起来,盯着杨国宝道:「程夫子一当上侍讲,明州港市舶司便将三年税收的七成用于嵩阳书院修葺。
哈哈哈,当年在伊阙听程夫子讲「饿死事小「,如今倒要市舶司的蕃商银子养道统?」
杨国宝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起来。
朱光庭呵呵一笑,道:「你知道程师上次发行《伊川易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麽?」
杨国宝不说话了。
朱光庭哈哈一笑道:「怎麽,是不知道还是不好意思说?」
杨国宝哼了一声道:「要传道,总是要有所妥协。」
朱光庭大笑道:「好一个有所妥协,看来程夫子所教的解《周易》你是真学到家了,好一个「穷则变,变则通」,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
朱光庭自怀中取出王岩叟弹劾程颐的奏章,随手便扔在桌子上,呵呵一笑道:「看看。
王岩叟弹劾程师,程师这一次能不能撑下去,你自己判断。
范尚书丶吕侍郎丶吕相公丶有谁对程师有好印象的,又有谁会为程师说话的。
呵呵,你说你不怕苏允,岂不知,人家苏允已经靠着一座清明上河园完成了对工部的振兴,如今的工部,已经重新掌握了营造丶水利丶屯田等职能,人家已经是实打实的六部尚书了!
而且,吕相公丶吕侍郎丶范尚书等,无不对他释放善意,而他一封《河北水利丶防御摺子》,已经是彻底取得朔党的认同。
而他对新法的事情上保持静默,此事已经是取得高娘娘的信任,呵呵,如今的他,内有翰林大学士丶中书舍人扶持,外有执政相助,上有太后官家支持,你说你不怕他?真是无知者无畏!」
杨国宝脸色顿时变得惨白起来,程颐若是被贬谪在外,洛党便失去了核心,如今朱光庭已经是要叛党而去,而且看他游说自己的模样,恐怕已经是游说过其他的人了,这般一来,洛党恐怕已经是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了。
朱光庭却是仍然不罢休,从袖中掏出另一份摺子,道:「再看看这一份,王岩叟弹劾你叔父杨畏「交通蔡确」嘿嘿,与新党有勾结,你猜猜,你叔父能否逃过这一劫?」
杨国宝跌坐蒲团,神色惊慌。
他不是信息闭塞之人,自然知道蔡确最近被人弹劾了,蔡确被贬去地方,在一个叫车盖亭的地方写了诗,然后被吴处厚弹劾说是讥讽朝政。
这种事情可大可小,蔡确乃是新法大臣领袖,现在乃是旧党对新党赶尽杀绝之时,蔡确……好不了!
而若是被牵扯进这样的事情里面,他叔父杨畏,可能也是好不了,若是被人刻意打击报复,甚至杨氏满门都得折进去!
杨国宝突然抓住朱光庭官袍,急道:「范尚书真能保我杨氏满门?」
更鼓声穿透风雨。
朱光庭扶起杨国宝,温声道:「宝臣,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这番转向,杨氏当兴矣!明日,跟我去一趟吏部拜见范尚书,一切便皆有回音。」
说完此事,朱光庭便起身,穿上蓑衣,大步踏进风雨之中。
杨国宝呆坐残烛下,窗外传来巡夜兵卒的梆子声:「亥时三更,谨防火烛……」
杨国宝眼睛转了转,起身将股份文书拿在手里,凑在灯下看了良久,许久之后,长长的叹了一声。
……
苏允从范正民之处得知朱光庭游说贾易杨国宝之事的结果,倒是不甚意外,贾易自幼丧父,出身寒微,这种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性格极其坚韧,防御性极高,表现出来的有不知变通的固执。
而且其师承程颐的理学教育本就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严格的道德准则训练可能强化其原则性,但也容易形成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这样的人,通常是很难说服的。
而朱光庭与杨国宝身后家族比较大,家中长辈亦是当官的,有家学渊源在,并不会被理学深刻影响,因此在需要变通的时候,只需要加大一些力度即可。
至于贾易这样的,那就直接放弃拉拢,直接找个理由将其贬到地方便是了,甚至都不用自己出手,朔党自然会代劳。
苏允最近动作频频,先是以工部在北方做各种水利丶加强防御工程等等以结好朔党,换得朔党对蜀党不再攻击。
随后又以清明上河园的股份结好汴京世家大族,包括韩氏(韩缜)丶吕氏(吕大防)丶范氏(范纯仁)。
最后便是分化洛党了。
苏允从朱光庭入手,随后朱光庭主动请缨策反杨国宝,洛党当下三大将已经是被策反了两个,只剩下一个贾易了。
不过贾易估计也是支撑不了多久了,王岩叟已经开始组织朔党针对程颐下手了,贾易一旦卷入,势必也要被贬出朝堂!
苏允这番操作,拳打脚踢的,总算是在这个全新的朝堂里面扎稳了跟脚!
一方面不仅让自己成了朝堂中的实权尚书,另一方面,已经将明确的敌人提前给扼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