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家都井然有序,配合得当,并且只围绕一个人转。
那个人就是他的好外甥,秦师傅!
秦淮在做豆沙馅。
他从姑苏寄过来的豆沙馅和芝麻糖馅已经快用完了,原本秦淮是预计打算用3~5天的,结果这些馅料堪堪坚持了两天就坚持不住了。
乡亲们真的太热情了!
以及刷熟练度真的很快乐。
一开始秦淮还在担心帮工不够专业,帮工不熟练,配合度不高会不会影响自己刷四喜汤团的熟练度,现在秦淮发现是他多虑了。
乡亲们论技术肯定不如黄记后厨的众人,论配合也不如专业厨师,但是乡亲们有一颗想要当帮工的心!
最关键的,人多。
像王婶这种专业人才固然少,但是会烧火丶会劈柴丶会剁肉馅丶会做饭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而秦老爷子家的厨房最大的特点就是,够大。
可以塞下很多人。
黄记后厨,那是为了维持酒楼的正常营业而建造的。分很多区域,同时也有很多专业厨师,真正分给白案的部分其实不算特别多。
秦家的厨房,在面积上和黄记后厨不相上下,且只负责白案,只要想往里塞人,塞二三十个帮工进去绝对不是问题。
如果是去年过年,秦淮可能没办法指挥这麽多技术不到家,配合也成问题的帮工,人越多越乱,越帮越忙。
但是今年,秦淮进修回来了。
专业大师傅,每有一个新人一进厨房,秦师傅就知道该给这个新人安排什麽工作。
秦淮在煮豆沙馅之馀,抬头一看,发现大舅来了,大喜。
「大舅,你来的正是时候。现在人多,好多食材的处理对接不上,你带本子了吗?没带的话找我奶奶让她给你一个。」
「等会新一批四喜汤团包出来了,您就在边上帮忙计数,算需要多少个碗。让刷碗的那边控制好刷碗和送碗的时间,别搞乱了,刚才就乱了,有个小姑娘送碗的时候一着急摔了一跤,把碗全cei了。」
赵泗强早些年是在生产队统计农具数量的,干这个很专业。
听秦淮这麽说,赵泗强瞬间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当即道:「淮淮你放心,这种事情包在大舅身上,绝对不会再出现送错丶送乱,把碗摔了的情况。」
「大舅,澄澄来了没?」秦淮又问。
澄澄就是那个烧火特别厉害的。
「刚出发,现在还在路上。」
「澄澄来了您告诉我一声,本来是有人烧火的,何姐昨天火烧得不错。结果刚刚不是乱了一下碗摔了吗?何姐听说碗摔了一着急,出去看的时候绊了一跤把腿摔伤了,现在去卫生室包扎了。」
「何成,你帮我记着,晚些时候给何姐留十袋汤团。等晚上有空我再做点三丁包和四喜饺,到时候你和落落帮我送过去。」秦淮道。
何成手上的小本本已经记满了东西,听秦淮这麽说连忙又记上,写完才不解地悄悄问边上的人:
「为什麽何姐听到碗摔了那麽急呀?」
边上的婶子小声回应:「那肯定急啊,摔的都是她家的碗。」
赵泗强瞬间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出门找秦奶奶要本子。
秦淮接着煮豆沙馅。
老支书见秦淮开始干活了,不紧不慢地喝下一口茶,坐在椅子上继续讲:
「刚刚说到哪儿了?」
「知青回城,好多有关系的知青都回城了,张木匠和他老婆没找到关系,一直在村里待着。」何成抢答。
「哦对,其实小张这人确实挺不错的。他的木匠手艺好,他老婆做饭的手艺更好,待在我们这乡下地方可惜了。那个时候他和他老婆回不了城,他们小两口不着急,可把他们生产队的支书和村长急坏了。」
「是到处打听托关系,后来还是我有个侄子在县里的木材厂上班,我从他嘴里听说县里的木材厂想招有经验的木匠。我就把这个消息和小张他们生产队的队长说了,然后小张就去参加招工,选上了,一家子这才搬到虬县。」
「为什麽我说小张人不错,其实当初招工的事我也就是帮忙打听了一下没出多少力气,主要忙前忙后的还是他们生产队的队长和支书。」
「但是这每年过年呀,小张都会带着他儿子专门来我家给我拜年。每年初六都来,今年已经给我打电话了,初六上午11点之前到。」
「对了淮淮,这初六上午我……」
「有事来不了。」秦淮笑着道,「半天来不了没事儿。」
老支书本来也不是来秦家全职帮工的,虽说老支书专业对口年轻的时候当过屠夫,但毕竟年纪大了不比年轻人,剁肉剁几下就累了。
主要还是起到一个指导上的作用。
和说八卦。
论八卦储备,整个秦家村没有人能比得上老支书。
他不光精通秦家村村内的八卦,还精通附近几个村的八卦,甚至连乡里的县里的八卦也都有所涉猎。最关键的是他口才好,讲起故事来娓娓道来,前因后果清晰明了,不像有些人说八卦的时候废话连篇,听个八卦还要提取关键信息。
老支书初二早上7点就来秦家了,前前后后加在一块剁了10分钟的肉,剩下时间都在讲八卦。
都给秦落干失业了,只能在外面劈柴。
秦淮爱听。
「不是这个。」老支书摆摆手,「是这样的,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小张木匠水平厉害,他媳妇小曹做菜更厉害,每年过年他媳妇回来拜年的时候都会去他们村村长家做一顿饭,那味道,呲溜。」
「我也就吃到过一次,第2次就不让我进门了。」
「今年过年小张给我打拜年电话的时候,我正好在吃你给我送的四喜汤团,一个没忍住,就跟他吹了几句。」
「关键的是我还跟他打了保票,等他来的时候一定让他吃上。」
「今年不光他来,他儿子儿媳还有他孙子孙女都来。」
「小曹来不来我不知道,她每年一下乡就要露两手,不是在她们村村长家就是支书家。」
「我这一天就两袋汤团,自己家人都不够吃,你看这……」
秦淮:……
老支书,真有你的。
「一起带过来吧。」秦淮道,「其实您刚才说的张木匠我大概知道是谁,我爸开早餐店之前还在张木匠那里买过模具呢。」
「只不过我爸早就没了联系方式,其实我也想托张木匠帮我打套模具。」
「吃,汤团管饱,到时候我再做点其他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