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务正业

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务正业

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务正业

李如松一直没有放下千里镜,观察着岸上的情况,别看他嘴上叫的凶,一副要速胜的样子,但在实际战斗中,李如松已经变得极其谨慎了起来,用戚继光的评价说,是李如松临阵持重,可为帅才。

他谨记戚继光说的话,倭国多山,容易以逸待劳伏击获得局部优势,这是大明军一定要要防范和警惕的。

金田山城在燃烧,神社丶寺庙丶屋舍都燃起了熊熊烈火,倭寇在哀嚎,冲滩的军队已经在滩头展开了阵型,开始以纵阵向前推进,军港的倭寇在向金田山城逃窜,大明火炮仍在嘶吼,炮弹如同雨点一样落在山城之中。

「这家伙,还是那麽猛啊。」李如松看到了赵吉,这人太耀眼,很难不看到他。

如果不当这个京营副总兵,李如松冲的比赵吉还猛!

但在京营这十五年时间,他完全学会了责任的具体意义。

赵吉披着全甲,已经带着陷阵先登的全甲军兵,如同城墙一样扑向了山城的入口,而山城入口已经在炮轰中倒塌,赵吉带着铁甲军冲进了山城之中。

大明皇帝接见赵吉的时候,赵吉才十六岁,那时候皇帝在和赵吉的角力中,就已经略逊一筹了,若不是赵吉没学过武艺,恐怕当初青年组天下第一高手,就已经易主了。

赵吉是天生神力,胳膊都比别人大一圈,人高马大身强体壮的赵吉,带着陷阵先登营,在拾级而上,攻陷山城。

「打响箭,主攻金田山城,第三波冲滩登陆的军兵立刻上滩。」李如松调整了战略规划,整个邪马台军港一目了然,倭寇根本没有组织任何有效抵抗,战场的重心向金田山城转移,以赵吉为首的尖刀,已经插进了敌人的心脏。

赵吉也是个人,撬乌龟壳没有后续支援,力竭的陷阵先登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李如松认真观察后,确定了一件事,大明军学习了陛下料敌从宽的精神,学习的太好,用力过猛了点。

本来敌人士气就非常低迷,兵贵神速,大明海船在风力改变之后,就立刻出动,打了倭国一个措手不及,过饱和的火力覆盖,狂轰乱炸下,已经把对方的士气,彻底打崩了。

赵吉带着一百三十人拾级而上,他带着三个全甲军兵,闯进了金田山城的一个据点之内,面前是十七个倭寇,三对十七,全甲打无甲丶轻甲。

山城闪烁的火光,映在赵吉的铁浑甲上,晦暗不明,大明军的闯入,惊动了所有的倭寇。

一名左颊有一道蜈蚣疤痕的倭寇,双手持刀,冲了过来,一边冲锋一边用生硬的汉话嘶吼:「明狗!」

倭刀裹着腥风,当头向着一马当先的赵吉劈下!

刀上有血,地上有一个捂着肚子的倭人在哀嚎,显然这个武士,刚刚处决了一名逃兵,刀刃上残留的血迹甩出暗红血线。

「叮!」

火星四溅。

赵吉纹丝不动,刀镡(一种护手)抵住虎口传来熟悉的铜腥味,他右臂青筋暴起,三尺六寸的雁翎刀,自下而上划出半弧——这是戚家刀法里的月轮斩。

这一招皇帝同样擅长,是戚家刀法中,最常用的招式,常用,代表着能适应各种战场环境。

倭寇瞳孔骤缩,刀势已老,来不及回防,只听『嚓』的一声,半截套着赤色阵羽织的断臂,连刀一起掉在了地上,血柱喷在赵吉的护心镜上,映出倭寇疼痛到扭曲的脸。

赵吉这一刀势大力沉,直接砍掉了对方的手臂。

「八嘎!「断臂倭寇踉跄后退,却被身后尸体绊倒。

赵吉身后的甲士猛然踏步,丈二点钢枪的棱形枪头一点寒芒先到,铁甲鳞片摩擦声中,一点寒芒精准捅进倭寇心窝处的锁子甲缝隙,枪头穿心而过,在其身后带出三寸长的血槽。

倭寇惊骇的看着透体而出的钢枪,身体抖动了下,再没了动静。

甲士手腕一抖,将手中的长枪拔出。

三十步外,手持铁炮的倭寇正惊慌的将已经点燃的火绳,凑向药池,站在五步之后的最后一名先登甲士,眯起左眼,抬起了燧发火铳。

甲士燧发火铳的照门缺口里,那顶阵笠上的『杏叶纹』格外刺目,这是对马宗氏的家纹,一片杏树叶。

「砰!」

先登甲士的铳管尚在冒烟,就见手持铁炮的倭寇眉心,绽开拇指大的血洞,铅子镶嵌其中,铁炮坠地时落在了血泊之中,未燃尽的火绳慢慢熄灭,再也无法点燃铁炮。

倭寇的朱漆胴具足在燧发火铳面前,如同纸糊。

后方负责支援的先登甲士,开始从容的为燧发火铳换药,现场只有一把铁炮,已经没有能威胁甲士的武器了。

仅仅一个照面,三个呼吸之间,变成了三对十五。

步兵突袭战术,三个一组,各自负责进攻丶掩护丶支援,戚继光的鸳鸯阵,是以11人为单位,为了适应火器时代的来临,简化为三人小组,这种班组更加灵活多变。

赵吉抓好了刀,看见二十步外,九名倭寇三人一队,正结成三才阵快速逼近,这是倭寇最常见的阵型。

赵吉刀换到左手,他左手在刀柄末端一推,雁翎刀顺势入鞘,右手抽出挂在腰间的迅雷铳。

迅雷铳,改良自三眼铳和一窝蜂的火器,燧石在火镰上摩擦出了火花,点燃了引火药,在轰鸣声中,喷出数道火舌,喷发而出的铅子,如同雨幕一样撒向了敌人。

迅雷铳威力大,专门用于近战大面积杀伤,缺点就是填装麻烦。

赵吉望着倒在地上哀嚎的数名倭寇,判断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优质战甲在战场上的作用,非常强大,没有专门破甲的武器,就是完全的碾压,而且大明还有种类繁多的火器可以使用。

赵吉的牛皮靴踩在血水中,向着倭寇每走一步都在泥地上留下暗红脚印。

一刻钟后,战斗结束,十七名倭寇尽数死在了他的刀下,赵吉坐在石块上,将笼手摘下,拿出了火药包开始装填火药,给迅雷铳丶燧发铳装火药的过程,就是休息时间,他的动作非常熟练。

在朝鲜战场的时候,陷阵先登就已经发现了,所有的山城,都是魔窟,这里面的罪恶,让来自菜户营的赵吉,极为震撼,各种残忍的刑具上挂着的血肉,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杀死这些倭寇,对这些倭寇而言,也是解脱。

简单休整后,赵吉带上了笼手,继续拾级而上。

邪马台军港的战斗,持续到了天亮的时候,基本结束,工兵营开始恢复邪马台军港的吞吐能力,大明军在追杀倭寇。

整个追杀的过程,并不会脱离后方支援,追击的范围也只有五里。

在三天的时间内,邪马台军港的军兵,要在五里之外修建一个营垒,和邪马台军港丶金田山城形成掎角之势,防止敌人的反攻。

《纪效新书·卷六·营阵篇》,对于野外扎营有着非常明确而且严格的要求。

比如营地要选择高燥向阳丶背山面水之地,避免低洼潮湿处,防止水患和瘟疫;比如,要在高点设立哨所,了望敌情;营垒外要挖阔一丈五尺,深一丈的堑壕,壕底插竹签或木刺,防止敌人攀爬;

比如壕沟内侧一丈堆土成墙,称为垒,土墙高约一丈,上设女墙垛口供士兵隐蔽射击;垒墙到堑壕的布置鹿角和拒马防止敌人的冲锋;

营道三丈丶营中设『净厕』,营中除炊事火夫外不得生火,部分轻微违反军纪的军兵可是要打扫净厕的。

营垒法,是每一个军将在讲武学堂的必修课,只要扎好了营垒,就可以以守待攻,利用地形丶工程丶火器等优势,对敌人的反扑造成最大的杀伤。

万历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邪马台军港外五里的营垒修建完成,局部战争,大明军大获全胜,而上对马和下对马的战斗也结束了,同样是捷报频传。

邪马台军港的倭寇,好歹还依托山城象徵性的抵抗了下。

位于岩原港的金石城,是对马国的府城,对马宗家家督宗义智,在看到了戚字牙旗的时候,直接选择了率众投降,连火炮齐鸣的阵仗都没有经历,滑跪之快,显然是做好了准备。

宗义智想的非常明白,他既没有组织过倭寇入侵大明,也没有深度参与到入侵朝鲜的战争中,大明要对马岛作为跳板进攻倭国本土,他再怎麽抵抗,那也是螳臂当车,不如直接投降,还能换个优待。

他身段柔软,如果有需要,他甚至可以信泰西的神!打戚继光?谁爱去谁去,就这个名字往这儿一放,谁敢轻试锋芒!

他这麽选择,也是有原因的。

宗义智所在的对马岛,是倭寇丶朝鲜丶大明海贸的必经之路,宗义智比倭国多数的大名们,都了解大明,大明有自己的高道德劣势,他宗义智不是战犯,大明皇帝不会无缘无故的把他拉去杀头。

大明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兵分三路的大明军,占领了对马岛上最重要的三个山城,对剩下的三个山城的进攻也逐步展开,战场的态势,完全按照戚继光的规划,十天后,大明军占领了对马岛全岛,并且开始对倭寇展开了清理。

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二这天,大明皇帝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捷报。

「不至于不至于。」朱翊钧看完了奏疏,连连摆手,这戚继光在奏疏里,拍了太多的马屁。

诸如圣谟独运丶庙算如神;万里之外,指授方略;九重之上,决胜波涛;赖陛下宵旰筹策,密授机宜;仰天威赫赫之类的话,让朱翊钧本人有些汗颜,他就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后勤支持。

(《戚继光奏捷疏》全文)

冯保乐呵呵的说道:「戚帅大愿就是但愿海波平,若非陛下励精图治,安有今日对马岛之大捷?即便是没有灭倭,这长崎在南,对马在西,可将倭寇尽锁于高墙之内,不得寸进,海波得平,大愿得报,乃平生最大快事耳。」

戚继光很少如此谄媚,毕竟作为皇帝的老师,这点架子,平日里还是要端起来的,这次进攻对马岛,戚继光心中的大愿得了,自然要对砸了真金白银的陛下歌功颂德。

最重要的是,大明完成了这次最为复杂的登陆作战,这代表着大明已经完全从冷兵器转向了火器作战,大明的军事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推荐阅读: 百鬼末世:我成了最强御鬼师 白骨大圣 星武纪元 我以机缘觅长生 开局当宗主:我的规矩有点野 山海提灯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山河志异 长生炼器师 从密修学院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