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流年把姜云拉到一旁,压低声音,小声说道:“今日一早,京城内便已经传开,陛下要严肃整顿贪腐之风。”
“六皇子此次领了这个任务,肯定是要杀一大批人的,否则,如何能够整顿贪腐之气?”
说到这,杨流年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苦色,整个京城,哪个部门能干干净净?
查谁都一身问题。
也不怪周奕看向姜云的眼神,带着几分怪罪。
如果不是姜云的原因,六皇子怎么可能将锦衣卫东镇抚司,选为第一个审查的部门?
姜云站在旁边,心中也是有了数,先走一步看一步,看看这个萧景齐究竟想要做什么。
许小刚和许素问姐弟二人,倒是没有什么所谓,他们二人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毕竟出身镇国公府,他俩怎么看得上贪腐这点小钱?
不过其他锦衣卫的脸色,则是颇为难看。
大厅,院子,侧厅,所有人都在低声议论着此事。
过了约两炷香的时间,外面有人来通报,六皇子到了。
杨流年和周奕二人赶忙整理了一下衣服,齐齐来到东镇抚司的大门前。
一尊华贵的马车,缓缓停下,跟随在马车后面的,还有都察院的众多官吏。
都察院作为明朝最高监察机构,职责是便是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都察院的御史可以弹劾大臣奸邪、构党、乱政,各级官僚败坏官纪等行为。
当然,就大周这个官场风气,都察院近些年来,可谓形同虚设。
此时,一位身穿正三品大员,掀开马车的车帘,和萧景齐一起,从马车中走出。
“童大人!”杨流年和周奕赶忙上前作揖,打着招呼。
童建辉,都察院左都御史,朝中正三品大员。
童建辉面带笑容,客气的对着二人点了点头,随后对身后下车的萧景齐介绍道:“殿下,这二位便是东镇抚司的杨千户,周千户。”
萧景齐此时,身穿一身常服,头戴翼善冠,冠上有二龙戏珠图案。
身着黄色圆领窄袖袍,袍身前后及两肩绣有龙纹,腰间束玉带,脚蹬皮靴。
倒是显得威风凛凛。
他面色冷淡的对着二人点了点头,随口说道:“父皇派我协助童大人,严查京中贪腐之风。”
“你们锦衣卫东镇抚司,身兼要职,更是父皇的左膀右臂,深受父皇看重。”
“于是我和童大人商议决定,先审查东镇抚司,也好给京城各个部门打个样,希望你们东镇抚司不要令我们失望才是。”
杨流年吞了口唾沫,低着头:“殿下和童大人放心,清正廉洁,是我们东镇抚司一直以来都严苛要求的,请!”
二人请着童建辉和萧景齐走入衙门之中,身后的都察院御史们,则搬着一个又一个黑色箱子,跟了进来。
大厅内围拢的锦衣卫,聚在一起,赶紧让开一条路,将大厅的两张上座,请萧景齐和童建辉坐下。
萧景齐的目光也不断在人群中搜寻,终于,他的目光落在了人群角落的姜云身上。
他嘴角忍不住流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不知道在作何感想。
童建辉虽是朝廷正三品的大员,但对待萧景齐的态度,却是毕恭毕敬,他脸上带着淡淡笑容,低声问道:“殿下,开始吗?”
“开始吧。”
随后,童建辉一挥手:“把东西都拿上来。”
都察院的众多手下,将一个个黑色木箱,抬到大厅内,重重落下。
一位身穿官服的御史,将其打开,里面竟装满了一个个卷宗。
都察院的职责,毕竟是检查百官贪腐的职能部门,手中更是有着不少人贪腐的记录及其证据。
只是大周官场风气,贪腐成风,平日里都察院不愿得罪人,也不可能将这些卷宗拿出来。
如今陛下想要杀一批贪官,早已收集好的罪证,自然便拿了出来。
打开木箱的御史,随意取出一本,快步走上前,将其递送到童建辉的手中:“童大人,您瞧瞧。”
缓缓翻开卷宗,童建辉咳嗽一声,清了清嗓,沉声念道:“索安泽,于正德二十三年,晋升为东镇抚司百户。”
“正德二十四年八月,收受锦衣布纺的老板,三百两白银,将其小舅子安排到东镇抚司值勤。”
“正德二十五年一月,张罗寿宴,收受礼金五百三十两。”
随后,童建辉顿了顿,因为上面写着,正德二十五年三月,赠给周奕千户五百两白银……
童建辉下意识的看了周奕一眼,跳过了这一条,继续念索安泽的罪状。
很快,人群之中,一个身穿白色百户飞鱼服的人,便快步走出。
他是周奕的手下,求助般的看向周奕,急切说道:“童大人,这上面所写的,皆是虚构,在下在东镇抚司办案,不免要得罪许多人,这些人诬蔑下官,还请童大人明察。”
见索安泽并不认账,童建辉倒不觉得意外。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轻易认下这些罪状。
他脸上露出笑容,缓缓说道:“索百户,我既然能念出来,就有足够的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