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用途广泛,除了最基本的御寒衣物外,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可用于止血、制药,甚至制造弹药。</p>
可谓多多益善。</p>
对百姓而言,衣食住行,缺一不可。</p>
衣居首位,足见其重要性。</p>
缺少食物,百姓或许难以生存;但缺少衣物,百姓别说生活,恐怕连家门都难以迈出。</p>
衣虽重要,然而无论哪朝哪代,普通百姓能有一身完整的衣物,始终是个难题。</p>
别说偏远地区,即便是星纪城城门外,也有不少百姓衣不蔽体。</p>
特别是每年的寒冬腊月,各地百姓因为缺少衣物而冷死野外甚至冻死家中的案子也举不胜举。</p>
任宁深知人口的重要性,努力想解决这个问题。</p>
笑声渐息,他拿起奏折细细阅读,很快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p>
几年前,他与雷二前往西凉大草原,在开伦部族的驻地附近救下了老三泰等人,甚至还和他们一起捕获了十几条狼崽,准备驯养成猎犬。</p>
当时,按着任宁的建议,开伦部族南迁,以躲避奔鹿部族的追杀。</p>
稳定下来后,他们一边跟随星落军团的教官习武布阵,保卫家园,一边组织人手开荒种地,试种各种作物。</p>
从水稻、麦子到芋头、土豆,再到粟米、棉花、甘蔗、葫芦……</p>
凡是星落军团能提供的种子,他们都一一试种。</p>
期间,许多作物因不适应草原的气候而枯死,即便侥幸存活,产量也极低,难以推广。</p>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部分作物最终获得了丰收,比如眼前的棉花。</p>
“试种三十余亩,平均亩产四百九十斤……”</p>
读到此处,任宁突然抬起头。</p>
“关卿,朕记得天水郡也盛产棉花,不知其亩产多少?还有,一斤棉花可制多少件衣物?”</p>
关邑闻言,嘴角发苦。</p>
他是兵部尚书,哪可能了解什么天水郡的棉花产量?</p>
这问题本该由户部回答才是。</p>
然而,近来受中央军团案牵连,不时有将军府甚至王府被抄家,户部上下忙得不可开交,钱良更是数日未眠,今日早朝都未出席。</p>
但皇帝问话,不得不答。</p>
关邑沉吟片刻,只得硬着头皮开口。</p>
“回陛下,帝国疆域辽阔,各地气候不同,棉衣也分厚薄。”</p>
“按兵部的规定,最厚的棉衣通常发往北海关和雁回军团等奇寒地区,每件用棉十六两,仟长以上级别的棉衣则更厚。”</p>
“至于薄棉衣,通常发往帝国北部的其他备守兵团,分为十两、八两和六两三种。”</p>
至于天水郡的棉花产量,他并未提及。</p>
小李子机灵,立即命人搬来天水郡志,迅速查阅相关数据。</p>
半晌,他精神一振。</p>
“陛下,天水郡近十年的棉花产量已查清。丰年时,平均亩产约为三百八十斤,共种植两万六千四百一十二亩……”</p>
三百八十斤?</p>
任宁听到这里时,便没再听下去,转而看向奏折上的“四百九十斤”时,满意地点了点头。</p>
“传朕旨意,开伦部族不必担忧粮食问题,朕会派人从东部调运粮食及其他所需物资。他们的任务是尽全力开垦荒地,种植棉花。”</p>
“陛下英明。”</p>
只要耕种能让百姓活甚至活得更多,依附开伦的百姓便会逐渐安顿下来,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水草迁徙。</p>
等他们习惯了农耕生活,那片土地便成了他们的根,云垂再想统治也将益加容易。</p>
DEEPSEEK不能直接写,但写完用来改文,倒还是不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