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室牵头的调查组,在第一时间赶赴了上海龙华机场,就戴春风坠机事件展开了调查。
王秘书作为戴春风的秘书,在调查组展开了调查后,第一个就出现在了调查组的询问名单中。
询问室中,调查组展开了对王秘书的审查。
“王蒲臣,戴局长的专机起飞前,出现在了罕见的飞行员变动事件,为什么没有停止起飞?”
王秘书立刻做出了回答:
“在发现飞行员变动后,安保小组立刻展开了调查,并且查到了事情的真相,这件事我已经汇报给了戴局长,但因为特殊的原故,戴局长没有选择停飞。”
“什么特殊的缘故?”
王秘书顿了顿:
“飞行员是接收了罗宏文提供的管制药品和黄金等贵重物品,要在南京进行脱手兑换的。”
“罗宏文是杜越笙的徒弟,戴局长看在杜先生的面子上,不打算追究这件事情。”
询问的官员恍然,随后漫不经心的问:
“听说这是张世豪促成的?”
王秘书愕然的望向询问的官员,果断的否决:
“不是!”
“张长官起先不知道这件事,在我汇报的时候他正好在旁边,他当时的意见非常明确,反对戴局长继续起飞,并要求彻查。”
“只是戴局长着急去南京,否决了张长官的提议。”
询问的官员又问:“但我听说是张世豪催促戴局长尽快离开上海的?”
王秘书回答的很干脆:“没有这回事,张长官反而不想让戴局长离开,在戴局长离开前,张长官有意跟戴局长一道离开,但却被戴局长留下处理上海的事务。”
“王蒲臣,你要对你说的话负责。”
“我负责。”
“好,感谢配合——不过这几天……你得先住在这里,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
王秘书的第一轮调查就此结束,而调查组则将重点放在了飞行员更换这件事上。
杜越笙、罗宏文、龙华机场中的中介、当天被换掉的飞行员等等都被调查组进行了详细的问询。
问询的结果跟王秘书的回答没什么区别,而且王秘书的很多话都可以由他人佐证,这证明了飞行员更换这件事,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但在国民政府的这个体制下,这反而不是问题。
而同时南京那边的调查也有了进展。
“根据飞机的残骸可以肯定,飞机并不是因为爆炸而解体的,所有的尸体中也没有非坠机之外的其他因素。”
“黑匣子内没有异样的数据,可以确定坠机不是飞机故障或者人为爆炸。”
“这么说,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次意外事故?”
“飞机残骸的调查上,没有证据表明是非意外所致。”
这个回答很严谨,回答者很明显意识到调查组内有两派不同的声音。
“南京的调查顺利吗?”
“很顺利,残骸的保护很到位,没有任何人或者力量阻止调查。”
“知道了,你们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打发走了南京调查分组的负责人后,调查组总负责人庄维宏露出了玩味的神色。
目前的所有证据表明一件事:
张世豪,的的确确没有任何参与。
而且他目前掌握的调查信息中,可以确定张世豪是真的关心戴春风,不仅有打算雨天空降的行为,随后后来被制止,可他依然亲自参与了空降岱山。
从目前的证据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这完全就是一场意外事故。
但事故终究是有人为的因素——如果没有更换飞行员,以之前飞行员的操控水准,很有可能会飞出积雨云。
可是,这些调查而来的信息,实在是太容易、太简单明了了。
真的……真的没有内幕吗?
调查组长庄维宏神色诡异。
这是他第二次跟张安平打交道,上一次也是他负责的调查组,张安平在不动声色间就挖下一个大坑,将侍从室情报组(第六组)的唐宗一脚踩死,这一次,若是张世豪亲自所为,那他查到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吗?
庄维宏,不敢轻易的下决断。
“那就看你到底有没有后手!”
思来想去,庄维宏决意延长调查时间,借机看一看张安平到底有没有其他的动作!
……
戴春风的尸体之前被张安平暂时安置在灵谷寺,他独自一人守了三天。
之后军统的一众高级军官联袂而来,要求将戴春风的棺椁移入城内,张安平遂答应下来。
之后棺椁被移入了洪公祠——这里曾经是【特务处】的本部,将棺椁移到此处布置灵堂,正好合适。
但这期间出了一个插曲,戴春风的独子戴善武,在灵堂内指着张安平的鼻子破口大骂:
“张安平,你不要在这里假惺惺的装好人!”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谁不知道是你着急接权,故意害死了我父亲?你现在装什么好人?你等着,只要调查结果出来,你张安平一定会被绳之以法的!”
面对戴善武这般的喝骂,换一般人早就气疯了,但张安平只是茫然的看了眼对方,随后挥挥手,戴善武就被人带走了,而张安平则继续茫然的呆在灵堂,一语不发。
军统的一众高层错愕不已,他们一阵商量后,让跟张安平关系极好的姜毅颖安抚张安平。
“安平,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稳住局里,局座走了,现在人心涣散,你必须站出来主持大局。”
面对姜毅颖的话,张安平只是摇头:
“我在等一个真相。”
“什么真相?”
“我舅,他真的是……意外吗?”
姜毅颖大惊失色,不安的低声问:
“你是不是有什么情报?”
张安平摇头:“没有,但……太巧合了。”
姜毅颖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抚张安平了,他们都知道张安平重情义,戴春风死了,张安平怕是不会这么善罢甘休。
但他们也怕张安平不善罢甘休,现在军统摇摇欲坠,无数的人挥舞着大刀等着分食军统,若是张安平一直沉迷于仇恨,军统……怕是难了!
“安平,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啊!军统,毕竟是局座的心血啊!”
张安平面露讥笑:
“心血?我舅尸骨未寒,一个个就急的争权夺利,心血?呵!”
他遂不再言语,姜毅颖数次劝说,均没有回应。
最初,军统的高官们以为张安平只是心里过不去,便耐心的等待着。
可一直持续了足足十天,张安平始终在灵堂不出,什么消息也不闻不问,哪怕是张贯夫亲自去劝,都没有说动张安平,这让军统高官们不禁意识到了一件事:
张安平,是真的心里在“发狠”!
他越是什么都不做,越证明张安平在憋着火——他不会善罢甘休的!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重情重义,是好事,是大家称赞的道德楷模。
可对于一个要接管庞大特务体系的人来说,重情重义而置大事于不顾,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随着张安平十余天对诸事不闻不问,一些军统高层的心态逐渐变了。
尤其是唐宗、郑耀全、毛仁凤借机在搞风搞雨,大肆发展、扩充的时候,张安平按兵不动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无异于作死。
人心当真是浮动起来。
“张安平,重情重义没错,可因私而废公,怕是不能好好的执掌军统啊!”
所谓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戴春风死讯传来,军统高层都默认了张安平会接班的事实,这也就出现了张贯夫闭门谢客之事。
可张安平的撒手不管,却让这些高层心中担忧起来,为了确保后路,便开始有人跟毛仁凤、唐宗和郑耀全眉来眼去。
当然,仅仅是眉来眼去,因为他们都知道张安平善于布局,生怕这是张安平故意的布局,并未彻底押宝到反张联盟的身上。
这些,张安平自然是知道的。
他甚至还知道侍从室调查组,现在正在默默的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而他应对的措施,就只有一个:
不动如山!
继续坚挺自己的人设。
……
3月末,国民政府内部的一个高级别会议上,确定了拆分军统的方案:
未来,军统将明确拆分,一部分力量会并入军令部二厅,另一部分军统的警务力量会并入警察部,涉外的力量则会被移交给外交情报司,一些跟宪兵权限重合的力量则会被宪兵司令部接管,而军统的武装力量则会整编为“交通警察总队”。
因为国民政府此时也在进行体制改革,根据当前已经明确的改制方案,未来会撤销【计生委员会】,改编为国防部,故而军令部二厅,会被更名为国防部二厅。
而警务力量则会更名为警察总署。
这场吞噬军统的瓜分大戏,各方人马齐齐出场,但古怪的是代表着军统正统力量的张世豪,却一直困守南京洪公祠的灵堂,压根就没参与过!
也正是因此,瓜分大戏进行的非常顺利,煌煌大势已经成型,这时候即便是戴春风在世,也绝对无法阻拦这样的大势碾压。
而因为张安平全程没有参与的缘故,引发了很多军统元老的不满,面对军统被如此瓜分,他们认可的领头羊竟然无动于衷,这不是坐以待毙吗?
愤怒之下,一些人决然的抛弃了张安平,转头跟毛仁凤、唐宗和郑耀全频繁联络起来。
纵然是一些江山系的元老,这时候也坐不住了,在多次劝说张安平无果后,犹犹豫豫的跟毛仁凤勾肩搭背。
……
上海。
庄维宏看着手里的情报,遗憾的摇头自语:
“看来,是我想差了。”
他一直倾向于戴春风是被谋害,哪怕他的调查结果显示这就是一次意外,但他依然认为被谋害的可能性极大。
谁受益谁嫌疑。
戴春风死后,在他看来受益最大的只有张安平。
所以,他一直按着手里的调查报告,冷视着张安平接下来的动作——他认为瓜分军统的大戏一旦展开,张安平必然会憋不住的入场,到时候他到底有没有准备,就可以从其动作中辨别出来。
毕竟,匆匆入场和蓄谋的入场,布局是大不同的。
可是,他错了。
瓜分军统的大戏不管上演的多么的激烈,张安平都一直“自囚”于灵堂之中,从不过问。
眼睁睁的看着军统被瓜分,毫无动静。
这根本就不像一个早有准备的人。
不,完全是一个毫不关心军统的局外人的表现。
“哀大莫过于心死么?”
庄维宏叹了口气,自己想差了,这个张世豪啊,还真的如表现的那样重情重义。
看着被压在手上的调查报告,庄维宏深呼吸一口气,决意将其正式上交。
……
侍从室。
侍从长严肃的看着庄维宏上交的调查报告,终于忍不住骂出了一句话:
“娘希匹!”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得力臂膀,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死的!
“荒唐,荒唐至极!”
侍从长气的眼皮狂跳,就因为着急要“倒货”,一个没有恶劣气候下飞行经验的飞行员,就这么开起了党国栋梁的飞机,最终导致自己的雨农身陨!
“可恨!可恨啊!”
暴跳如雷的侍从长,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对空军进行大规模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