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长期这般的布局,会不会露出马脚?”
“做得多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三人这是纯粹的探讨,明楼提出反对、质疑,自然是从做事的角度出发,自然不是抬杠或者为反对而反对。
张安平必须说服明楼才行。
“不直接参与,不会留下多少蛛丝马迹。即便有痕迹,但在别人的视角中,是间接,没有人会想着是冲着戴春风故意布局。”
“一般的刺杀,说的是谁受益谁嫌疑,这件事我不会成为受益者,甚至我会成为严重受损的一方——如此我会成为调查的主导者,到时候有蛛丝马迹,我也会尽可能的抹除。”
明楼最后的质疑被打消。
谁受益谁嫌疑,这句话是刺杀事件的侦破思路,几乎所有的刺杀事件,都可以套用这个理论——当然,不排除某些神经病的行为。
但这种刺杀往往很简陋,在行家的眼中,全都是破绽。
言归正传,若是戴春风之死被定义为刺杀,张安平本身的嫌疑就不太大——因为现在戴春风正在逐步将人脉介绍给张安平,这时候张安平还没到迫不及待的动手接权的时候。
其次,张安平只要在接下来丢掉不少的利益,更不会被人所怀疑,因为他没有丁点的受益!
除非坐实张安平的真正身份,但这……更难!
明楼缓慢的点头,认可了张安平的说法。
自此,二号情报组的意志达成了一致。
“这件事,我和明楼负责。”郑耀先看了眼明楼后,道:“即便到时候真的被牵连出来,那倒霉的也是毛仁凤!”
“耀先同志说的对。”明楼道:“我跟你、跟军统有血仇在身,如果查出来是我,理由和借口全都是现成的——我觉得没人能比我更适合。”
郑耀先虽然想“抢”,但却无言以对,因为明楼说的太有道理了。
明镜,“死”于张安平的布局,而这个真相,还是毛仁凤告诉明楼的——明楼有足够的理由对张安平、戴春风这甥舅俩下手。
可张安平却摇头反对。
他道:“这件事,我觉得最适合的参与者是……”
“徐天!”
“徐天?不行!”
郑耀先毫不犹豫的反对:“他跟你的牵连太深了,让你出面,你就麻烦了!”
“徐天不能参与!”
明楼也发出同样的反对。
徐天,是张安平很看重的一个下属——他参加军统,甚至都是张安平布局逼迫所致。
而徐天不负张安平的所托,整个抗战期间,上海站在张安平离开的时候,全都是徐天独力支撑的。
也正是因此,二人的绑定过深了。
一旦徐天被查到蛛丝马迹,张安平就麻烦了。
“他最擅长在悄无声息中布局下杀局。”张安平道:
“而且,他,现在被我挂了起来,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一切。”
徐天身上的通共嫌疑很重,父亲牺牲于四一二事变,妻子、丈人是正儿八经的地下党,还是张安平网开了一面让田鲁宁、田丹父女从上海撤离的。
也正是因此,在抗战结束后,戴春风和张安平简单商讨后,便将徐天挂了起来——也就是坐冷板凳。
戴春风本来是想审查徐天的,但张安平掏出了一堆调查徐天的资料,证明了徐天不是地下党,这才挂了起来。
见张安平道出了一串的理由,郑耀先只好问:
“他是不是我们的同志?”
张安平摇头。
明楼瞪大了眼睛:“安平同志,你疯了?!”
郑耀先也严肃说道:
“安平同志,你别忘了重文同志三番五次的叮嘱!”
钱大姐三番五次的叮嘱就一个:
万事,以安平同志的安危为主!
“我没忘,但这件事,非徐天莫属!”
张安平解释道:“对徐天的试探,我已经进行了无数次,剩下的就差临门一脚——之所以一直拖着,是因为我觉得火候不够。”
“而现在,火候够了!”
上海地下党因为徐天对他们抱有好感,其实不是没有尝试吸纳徐天——要知道徐天代理上海站站长的时候,对地下党经常网开一面,甚至还会提供帮助。
但徐天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传统,往往将士为知己者死这六个字印刻进了骨子里。
而张安平对徐天的信任也是少有的,哪怕知道徐天有通共的嫌疑,哪怕知道徐天的妻子、丈人是地下党,也都网开了一面。
别看徐天寡语,但却将情谊看得很重,所以他一直未能加入组织。
因为他不想背叛张安平。
说他固执也好,说他死板也罢,但这就是事实。
不过张安平目前已经注意到了徐天的异常——徐天目前已经有去意了。
他不是想投共,而是上海重新回到国民政府手中以后,他并没有看到久经战火蹂躏、久经侵略者摧残的上海人民幸福,也没有看到国民政府让上海重新焕发光彩。
他看到的是官僚依然在肆意的妄为,贪污依然横行。
张安平猜测徐天目前还没有动静,是因为他没有对军统失望。
可这也证明一件事:跟徐天交底的时机到了!
明楼反问:“这么重大的事,你放心交给一个新加入的同志?”
张安平正色的再一次重复道:“徐天,我信得过!”
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共产党。
比方说向往光明,比方说心怀正义。
而徐天,恰恰都具备!
面对坚决的张安平,明楼将反对的欲望压下,徐天的能力,他是信得过的。
他不禁望向郑耀先。
郑耀先犹豫了一下:
“这件事,要不要跟钱大姐沟通一下?”
“可以,但吸纳徐天的事我会在这几天展开——应该是等不到钱大姐的回应了。”
张安平解释:“我打算明天去一趟上海,到时候会跟徐天见面摊牌。”
去上海?
郑耀先问:“去见戴春风?”
张安平幽幽道:“嗯,有些人……暗中出手了!”
他口中的“有些人”,自然指的是四家。
尽管戴春风一直在顶着压力,但目前拆分军统的声势却越来越大了,一直隐于幕后的四家,这时候也开始煽风点火了。
能落井下石,他们岂能不顺手而为?
他们,到现在没有放弃从张安平负责的盘子中咬下一块肉的想法呢。
明楼和郑耀先一脸古怪的看着张安平。
过去,张安平做的某些事他们看不懂,是真的看不懂。
但张安平布的局,经过了时间的冲刷后,了解他的人才能慢慢看清当时的用意——就像张安平当初一个劲的逮着孔家、逮着四家狂揍的时候,谁能想到张安平真正的用意,竟然是为了拆分军统?
看着神色幽幽的张安平,一个古怪的念头突然浮现在了郑耀先的心头:
或许,张安平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想过今天的这一幕了!
这个念头让郑耀先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
结合张安平去年开始就主导的移民计划、后来的军工迁徙计划,不,还有更早时期的种种布局。
今天的这一幕……
恰当好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没有人能看这么远,没有人能看这么远!】
他这般告诫自己,强迫自己不要去往深里想。(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