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直到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也就是《简·爱》的作者,写个小说还得偷偷摸摸地,并以男性的名义发表。
因为那时禁止女性当作家。
约瑟夫看向拉瓦锡,或许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让拉瓦锡夫人成为表率。
最好再从王室挑几位女性,来引导女性工作的潮流。
这样慢慢推广个七八年,人们的观念或许就能逐渐开始扭转了。
“您的夫人为法兰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约瑟夫道,“在普法尔茨的化肥工厂投产之后,我认为她应该得到一个爵位。”
拉瓦锡心脏狂跳,再次躬身:“这,这真是太感谢您了,殿下,玛丽安娜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兴奋得晕过去。
“我向您保证,化肥厂一定会如期完工的!”
随即,约瑟夫又和拉瓦锡讨论了将氯化钾加工成硫酸钾,乃至和“石肥”磷酸盐进一步反应,生产磷酸二氢钾的事情。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氯化钾并非是最合适的钾肥,因为长期使用之后,氯离子会导致土壤酸化。
硫酸钾才是比较安全的钾肥,但需要增加一系列的反应过程。
而磷酸二氢钾则可以算是目前条件之下能生产的最强化肥了。
一种肥料同时补充磷肥和钾肥,农民的施肥过程减半,而且运输成本也更低。
当然,这些都得靠拉瓦锡以后慢慢搞了。
等化肥在法国全面铺开之后,粮食产量将得到巨大的提升。
包括耕地的休耕间隔时间,都会大幅提高。
要知道,人类真正做到社会各阶层都能吃饱,就是拜化肥所赐。
而粮食产量提高,就能支持更大的人口基数,反向促进工业生产。
一个多小时后,视察完钾肥厂的约瑟夫回到凡尔赛宫,按照日程安排,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内阁会议。
米拉波先是向诸位内阁官员们汇报了钾肥厂的事情,而后继续道:“钾肥的大量投产还需一年,不过我们在突尼斯的磷肥厂已经完工,预计从下个月开始,就能每个月产出5千吨磷肥。”
磷肥的生产相对简单,因为不论是北非还是瑙鲁产出的“鸟粪石”已经非常适合直接施用了。
磷肥厂做的事情只是进行粉碎,过滤,令肥力能够更好发挥出来。
在蒸汽机的加持下,粉碎的效率非常高,这也是突尼斯的磷肥厂能快速投产的原因。
待米拉波说完,约瑟夫看向了农业部长韦尼奥:“今年农业部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化肥的推广,以及莱茵兰地区的耕地开垦。”
后者关于这两件事已做过详细的规划,当即起身向王太子进行汇报。
而后约瑟夫对米拉波道:“等莱茵兰的粮食产量提上来之后,您就要着手推进那里的煤铁矿开采工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