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泰昌大明 > 第624章 汉阳潜流(四)

第624章 汉阳潜流(四)

张晚瞪大了眼睛。“你是想说,李得舆收买了我身边的人?”

“对!”郑忠信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谁?”张晚立刻追问。

“属下.”郑忠信顿了一下。“还不知道。”

“那你为什么这么讲?”张晚立肃然道,“捕风捉影的事情我可不想听。”

“不是捕风捉影。”郑忠信赶忙解释:“这是李判书亲口对属下说的。”

“他还会跟你说这个?”张晚本能地不信。

“千真万确啊!”郑忠信说道:“属下向李判书道明来意之后不久。他便将属下的酒后狂言说了出来。”

“什么酒后狂言?”

“就是属下悔恨于没能在赶往王京的路上,主动斩将焚书以绝国忧的狂言。”郑忠信说道。

“原来是这个事.”张晚只当那是个马后炮,根本没往心里放。“李得舆为什么要把这个事情给揭出来?”

“属下也不知道。”郑忠信低下头,脸上带着淡淡的愧疚之色。“可能是真的叹息痛恨于在下把祸害带到王京来了吧。”

“呵”张晚轻笑一声,扯出一张白纸。“他是怎么跟你说的?把前因后果都说清楚。”

“是。”郑忠信从头开始,将他和李尔瞻之间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他这次说得特别仔细,可以说除了那句被他刻意隐去的挑唆,基本带到了。

张晚一边听,一边记。虽然他只是简单写了一些词句,但凭着这些词句,张晚就能把这场对话全部串起来。

“没了?”郑忠信停止说话,张晚也放下了笔。

“没了。”

“这句话你都在哪些地方说过?”张晚盯着纸上的那句“马后炮”。

“属下只在那天的宴会上说过一次。其他的场合就再没敢说了。”郑忠信虽是武人,但也还晓得分寸,知道什么场合能说什么话。

张晚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叹出一口:“这李得舆要真是项王就好了。”

“什么?”张晚喃喃自语的声音很轻,郑忠信没太听清。

“我是说,”张晚苦笑道:“李得舆要是能像项王那样心直口快,直接把这个‘曹无伤’说出来就好了。”

“洛西公也想不到这个‘曹无伤’是谁?”郑忠信说道。

“那天参加酒宴的人虽然不多,但要是算上厨子、仆人以及陪席的戏班、舞女,也怎么也得有一二十个人。”张晚说,“这当中很多人都是可以被收买的。”

郑忠信一脸犹豫地说:“关于这个‘曹无伤’属下有个猜测。”

“谁!”张晚眼眉一凝,显出肃色。

郑忠信小心翼翼地说:“李延安。”

张晚皱起眉头。“你是说敦诗?”

李延安就是李时白,因其本贯为黄海道延安,所以也能被称为李延安。

“对。”郑忠信点头。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张晚问。

“他也是鳌城府院君的学生,却力主引李判书为奥援,甚至不惜为此和崔全州发生冲突。”郑忠信解释道,“我还听说,他那个出家为尼的妹妹如今攀上了金尚宫关系。所以我就想,李延安父子会不会已经投靠到郑、李那边去了。”

“你可别忘了五年前,李玉汝就只是因为私下见了崔沂一面,就让李得舆罗织罪名给流放到江原道去了。”张晚说道:“他前年才回京,如今还赋闲着呢。”

“或许就是遭了此难,所以才”

“我觉得不会。你别瞎猜了。”张晚打断郑忠信,但他自己的心里却又蒙上了一层浅浅的灰。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别人说,李延安父子和金尚宫交好了。

————————

就在张晚认真思考李贵、李时白父子是否真的有意投靠李尔瞻的时候,李时白也借着夕阳遗留在人间的最后一缕辉光回到了他位于王京的家。

李时白刚进入二院,就看到了他的同父异母的四弟李时膺。

此时,李时膺正坐在院子里,一边看书一边消食。

“这个天色你还看得清楚啊?”李时白走到李时膺的面前,一把扯走了他手里的书。一过眼,果然是那本被李时膺翻来覆去读了无数遍的《牡丹亭还魂记》。

“节省点儿灯油嘛。”李时膺翻身起来,嘿嘿一笑。“大哥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才。”李时白拍了拍书册的封面。“这传奇有这么好看吗?”

“惊心动魄,巧妙迭出,时读时新啊。”李时膺先是笑了笑,旋即便叹气道:“只可惜斯人已逝,不知何时才能又有如此佳作问世。”

《牡丹亭》早在万历二十六年,也就是丁酉再乱被平息的那一年就定稿了。不过定稿之初,《牡丹亭》只是以抄本形式在江南文人圈内缓慢流传,直到万历四十五年,石林刻本刊行《牡丹亭》才开始广传天下、流传海外。

万历四十七年,在江原道过了三年流放生活的李贵获释,带着李时白、李时膺一道返还王京。进京不久,李时膺便在一次聚会的时候听说了这本书。适逢李廷龟使团朝天“辩诬”,李时膺便托随团的友人,设法为他寻觅一套最为精美的刻本。

万历四十八年,李廷龟使团回国复命,给朝鲜朝廷带回王皇后驾崩,皇帝不豫,辽阳火药库爆炸,“奸臣”徐光启被外放到通州练兵等重大消息。而那位友人也不负所托,给李时膺带了一套装帧精美的《牡丹亭》回来。此外,那位友人还带来了一个让才子佳人们痛心的噩耗——《牡丹亭》的创作者汤显祖,原来早在万历四十四年,也就是李贵一家被流放的那年就死了。

“看点儿正经书吧。”李时白随手翻了几下,就把那本有些发皱的《牡丹亭》塞回到了李时膺的手上。“老爷子呢?”

“就在书房。”李时膺将书册揣进怀里,跟着兄长一起朝着书房走去。

(本章完)

推荐阅读: 高武偏要修个仙 洪荒:从一粒息壤到万道之祖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 带着铁路到大明 天灾信使 人在现实,超脱彼岸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无限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