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刚开始就出现问题
暮色如纱,轻柔地笼罩着周家庄,为村庄披上一层朦胧的金辉。
大饭堂前的空地上,二十几张八仙桌整齐摆放,桌上的煤油灯早已点亮,昏黄的光晕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天边的晚霞相互辉映。
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村民们依然满心期待,这场钓鱼比赛的庆功宴,是对他们辛勤劳作的犒赏,也是村庄里难得的欢乐时刻。
老支书精神矍铄地站在临时搭建的小舞台上,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乡亲们!今天这场钓鱼比赛,大伙都拿出了真本事,赛出了咱周家庄的精气神!不管有没有拿到名次,大家都是好样的!现在,我宣布,庆功宴正式开始!”
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孩子们更是兴奋地跳了起来。
最先上桌的是几大盘热气腾腾的清炒时蔬,翠绿的油麦菜、金黄的南瓜片、雪白的冬瓜块,在大铁锅里被炒得油亮油亮的,还撒上了一把把翠绿的葱花和鲜红的辣椒,色彩鲜艳得让人垂涎欲滴。
赵婶站在灶台旁,一边往锅里添柴火,一边大声吆喝着:“都敞开了吃啊!管够!”
二柱作为钓鱼比赛的第一名,自然成了全场的焦点。
他满脸得意地坐在主桌,肩膀上还搭着条擦汗的毛巾,时不时向邻桌的村民们展示自己获得的五斤肉。
“要我说啊,这钓鱼讲究的就是个耐心和技巧,”二柱夹起一大筷子油麦菜,嚼得满嘴生香,
“我往水里撒酒米的时候,就知道这片儿准有大鱼!”
周围的村民们一边笑着,一边纷纷点头,嘴里还不停夸赞:“二柱,你可真是咱村的钓鱼状元!”
秀兰坐在二柱身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时给丈夫夹菜。
她转头对谢玉梅说:“谢老师,多亏了你平时教孩子们认字读书!”
秀兰对于谢玉梅还是十分敬佩,而且还读过高中,果然知识能改变命运。
谢玉梅抱着小宝,温柔地笑道:“孩子们都很聪明,只要肯学,以后肯定都有出息。”
小宝听了,开心地咧开嘴,露出两颗还没长齐的门牙,模样可爱极了。
周志明捧着第二名的奖状和五块钱,坐在另一张桌子上,正和几个年轻小伙聊得热火朝天。
“我这次能拿到名次,纯属运气好!”
周志明谦虚地说,“下次比赛,你们肯定都能超过我!”
大伙却不乐意了,纷纷说道:“志明,你就别谦虚了,你那钓鱼技术,我们都看在眼里!”
气氛热闹极了。
角落里,周大柱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第十名的一块钱,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他身旁的几个村民打趣道:“大柱,这一块钱打算咋花啊?”
大柱憨厚地挠挠头,说:“我想给俺娘买块花布,她好久都没添新衣裳了。”
听到这话,周围的村民们都安静了片刻,眼神中满是感动。
酒过三巡,不知谁起了个头,唱起了欢快的民谣:“太阳出来哟嘿,照四方……”
熟悉的旋律响起,村民们纷纷跟着唱了起来,歌声在夜空中回荡。
老支书也被这欢乐的氛围感染,打着拍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谢玉梅带着孩子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随着歌声欢快地跳起舞来,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为这场庆功宴增添了更多的欢乐。
在这个夜晚,周家庄的大饭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所有的疲惫和辛劳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美食,畅谈着生活,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欢乐时光。
不过快乐的时光过得就是快,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将近九点钟的样子。
由于明天还要正常干活,所以大家都被老支书赶回家去,早点休息,明天又要投入到新一轮的农活当中去。
次日清晨,公鸡的打鸣声撕破天际。周家庄的村民们如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却发现今日的空气里多了一丝紧张。
由于小麦已经全部收割完成,而且饲料的库存并不多,要知道周家庄现在无论是养殖鸡或者是猪这些,全部都是使用饲料,导致饲料的消耗大大增加。
还有另外几个村子,得知饲料的好处之后,村里养殖业全部都使用了饲料,导致本来一包能使用十几二天,连一个星期都撑不过。
但是其中的好处,也是有的,虽然说养殖场的鸡,不是每天都变个样,但是隔几天过来瞧一下,就能发现鸡的确是大了不少,比单靠散养,快上不知道多少。
所以饲料加工坊只能重新动工开行。
众人很快就来到饲料加工厂这里,本应该烟囱本该升起袅袅白烟,此刻却寂静无声。
几个工人用力扳动启动开关,机器却像沉睡的巨兽,没有丝毫动静。
众人看见这一幕后,都被吓到,怎么跟平时不一样?
“这可咋整!”二柱急得直跺脚,他知道饲料厂一旦停工,村里养殖场的牲畜就得挨饿。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全村。
老支书拄着拐杖,三步并作两步赶来,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焦虑。他颤巍巍地说:“快把志明叫来!”
周志明正在自家院子里修补农具,听到消息后,工具一扔就往外跑。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透了后背的衣衫。
赶到加工厂时,他顾不上喘气,立刻投入检查。万用表在他手中飞快地测量着电压,螺丝刀熟练地拆卸着零件,目光在错综复杂的线路间来回扫视。
“线路也没破损.”周志明喃喃自语,眉头越皱越紧。
围观的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是不是得罪了河神,有人说可能是机器老化。
这些声音像无数根细针,扎得周志明心里发慌。
他的手开始微微颤抖,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滚落,滴在机器外壳上。
老支书在一旁不停地踱步,烟袋锅在地上敲出急促的声响:“再仔细找找!”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的等待都像一把重锤,敲在众人的心上。
十几分钟后,情况依旧没有任何进展。
老支书终于沉不住气,声音提高八度:“快去把益民找来!”
一名年轻小伙像离弦之箭,朝着周益民家飞奔而去。
生怕跑慢一点就会被老支书骂一样,众人都不敢这时候出声,生怕被老支书抓住臭骂一顿,连大气都不敢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