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就没有任何运气可言!
很快陈向北就用精湛的切线过弯,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有勇气,更有技术。
斯帕赛道这两辈子,陈向北至少在赛车模拟器上面开过上万圈。
作为一条没有大改过的赛道,他已经把每处弯道的走线,给深深的刻在了脑海里面!
这个时代的很多欧洲赛道,陈向北都有一种“过江龙”去跟“地头蛇”比拼的感觉。
可是斯帕赛道,陈向北才是那条地头蛇!
当丝滑的走线展现出来,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赛车操控的极致美感。
陈向北除了考虑到轮胎压力,没有再极限的去吃路肩之外,他已经拉满了在弯道中应该有的过弯技术。
从转播画面中见到这一幕的超梦团队成员,很多人嘴角已经忍不住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陈向北几乎把赛车模拟器中的表现,一比一复刻到了现实中的赛道,看来他真的不打算给对手任何的希望!
13号赛车驶过终点,看台短暂的沉寂过后,就响起了如同雷鸣一般的掌声。
因为赛道转播大屏幕上面显示的数字,是2分04秒997。
这个圈速,打破了汉密尔顿F3的杆位纪录。
“OH MY GOD,中国车手北练习赛一圈破了杆位记录?”
“就算有F1车组进行调车,恐怕也没有这么夸张吧?”
“这就是中国天才车手的速度吗?”
震惊跟质疑充斥着赛道,观众们从陈向北前面长直道速度,以及过完的走线操控,隐约能预感到他的练习赛圈速会很快。
只是没想到能这么快!
要比号称历史级天才车手,二年级就拿到世界总冠军的汉密尔顿还快接近0.3秒。
就算这是辆“特调车”,也得车手有这个实力,才能去挑战赛道的极限。
很明显,这是特调不出来的速度,除非引擎功率都动了手脚。
“会不会是作弊了?”
很快一名观众就联想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这恐怕都不是F3赛车,完全能称之为F2.5!”
“FIA应该立马称重检查。”
“布朗GP车队就靠着三家风洞,造出来了火星车。现在中国车手北有着两支F1团队的技术资源,这对其他的车手不公平!”
当速度跟表现突破了一些人的认知,他们就将从其他方面找到质疑的理由。
统规赛车确实水很深,别说是这个时代,哪怕放在25年的F2赛事,同样查出来有车队在赛道底盘上面打洞作弊,去获取更好的气流通过调校数据。
至于赛车特调,同样能达到提升一个档次的效果。
米克舒马赫就不用多说了,直接拿了F2冠军。
其实还有另外一名车手,他的操作比米克舒马赫还过分,从F3赛事就开始特调车。
那便是拼爹胜出,有着“少爷”称号的马丁车手兰斯·斯托尔。
这小子从F3赛道跑第一年只拿到了第五名,很不服气的叫老爹动用人脉关系跟“钞能力”,从法拉利车队调来工程师进行特调。
结果第二年,就拿到了F3欧洲锦标赛的冠军。
并且斯托尔还借助这一成绩,直接跳级进入了F1,狂砸三千五百万美金加盟了威廉姆斯车队。
事实证明,有些时候汗水跟努力,真不如“拼爹”管用。
赛道上的陈向北,自然是听不到这些质疑跟争议。
就算是听到了,估计他也会一笑了之。
有资源不用才是傻子,自己身为中国车手,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候,怎么没听说过有欧洲观众认为不公平?
这个世界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就如同陈向北上辈子没有赞助跟户口本,倒在了F1门槛一样。
曾经失去过的东西,陈向北会不择手段的拿回来。
谩骂跟争议,就是每一个方程式王者的必经之路!
“泽野,我这一圈进站换胎,同时进行重载油测试。”
通过车队语音,陈向北向泽野弘树传达了反馈。
赛车轻载油跟重载油,体现的不仅仅车重跟速度变化,还有对操控的影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正赛重载油的情况下,F3赛车能重出差不多五十公斤,就相当赛车上面多出来一名车手。
同样的弯道,多出来的这五十公斤,就肯定不可能像刚才轻载油这样去过弯。
比如说T1弯道,陈向北轻载油70米处才刹车,重载油可能90米处就得踩刹车,否则就会刹不住冲出弯道。
这就是为什么,排位赛圈速会比正赛快一截的原因。
“收到,技师团队已经做好准备。”
泽野弘树回答了这句话之后。
迟疑了片刻,然后补充了一句:“向北君,你不想知道自己刚才的圈速吗?”
“我知道很快。”
陈向北心里有数,绝对跟杆位圈速非常接近,这是在他在赛车模拟器上就跑出来的数据。
至于具体多少,他没有兴趣。
因为这是仅仅是练习赛,并不是排位赛,圈速没有多大意义。
“很好,那就继续跑。”
TR里面适时传来了奥德托的声音,中国小子现在越来越自信了。
既然不好奇,那就不用知道了。
陈向北的13号赛车进站换胎,技师团队把这当作一场实战演练。
虽然他们目前的换胎速度,跟围场内的F1车队还有差距,但碾压F3团队还是没什么大问题,哪怕对方是诸如ART、普瑞玛这样的老牌强队。
伴随着前千斤顶的放下,陈向北换上了软胎呼啸出站。
这一次他没有再去拼什么速度极限,只是单纯的测试轮胎的损耗寿命,以及调校方面的一些瑕疵短板。
另外陈向北担心自己重载油状态下,再调试发动机全功率输出,可能会等不到接下来的排位赛,就得提前爆缸停摆在赛道上面。
陈向北“安分”了,赛道上面的竞争队友,却没有认输的想法。
特别是博塔斯、里卡多、比安奇这几位知名F3车手,他们都是通过一路横扫对手升级上来的超级天才,并且还非常巧合的以单圈速度闻名。
曾经在梅奔车队担任二号车手的时候,博塔斯巅峰期排位赛能跟汉密尔顿打个四六开,陈向北能破赛道记录,他同样有这个理论上的实力!
至于里卡多更不用说了,他就是拿到历史级开局的模板车手,新秀速度超越冠军队友的典范。
如果不是遭遇维斯塔潘开红牛道心破碎,可能也不会在F1黯然离场。
“看来车手北的圈速起到了鲶鱼效应,今年的练习赛整体圈速要比去年快了足足接近一秒!”
“博塔斯跟里卡多这两位车手,最快圈速已经非常接近汉密尔顿的杆位纪录。如果不是赛道上拥挤的交通环境,说不定已经出现第二位超越杆位纪录的车手。”
“难怪中国车手北选择率先出战,估计他早早考虑到了交通状况问题。”
詹姆士喋喋不休解说着赛道上的局势,只是再没有任何一名车手,能给他带来刚才陈向北那种冲击。
说句不夸张的话,这要是排位赛的成绩,陈向北甚至担得起“星辰一圈”的名号。
“詹姆士,我认为车手北不仅仅考虑到了交通问题。”
“他更想用自己刚才的圈速,来向在场的F1车队递交申请单!”
嘉宾卡拉斯敏锐的察觉到了陈向北的小心思,很多时候人讲究个第一印象。
相比较第一个跑出来让人无法企及的最快圈,哪怕就是后面再进行超越,也远远不如最初的冲击跟震撼。
“没错,中国车手北,他想要成为一名正式的F1车手。”
詹姆士点头认可了这句话,陈向北确实是在递交投名状!
……
三十分钟的练习赛很快结束,圈速成绩陈向北依旧高居榜首位置,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回到P房的F3竞争对手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将要面临的挑战,纷纷把赛车悬架调到最硬,同时设定为中低下压力方案。
很多人已经跃跃欲试,打算如同陈向北一样,去全油门挑战红河弯以及那长达两公里的直道!
按照垫场赛的规则,练习赛结束之后车手们进站更换全新轮胎跟补充油液之后,紧接着便直接开始倒计时同样为三十分钟的排位赛。
这一次陈向北没有抢先出站,他已经预判到很多车手会模仿自己,并且还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场景。
事实上就如同陈向北预料的那样,七八位车手抢先出站,期望获得顺畅的赛道交通环境,跑出属于自己的极限单圈。
结果暖胎圈过去,全部卡死在赛道上,根本就没有想象中的理想空间。
并且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接下来众多车手出现了陈向北行,我也行的想法。
T1弯刚过弯心,直接弯道内就开始全油门加速。
比较幸运的人,弯道一脚油门下去直接SPIN。
不幸的人则是“幸运”出弯,来到了著名的红河岸才发觉自己把握不住。
哪怕红河弯的缓冲区大的夸张,依旧架不住两百多的下坡冲刺速度,接连撞毁三辆赛车才刹住了这么一股模仿的“歪风邪气”。
同时赛道的看台观众,对于陈向北的质疑声少了许多。
事实摆在眼前,就算陈向北开着“特调车”,跑出来的圈速也不配让人去碰瓷!
排位赛的圈速排行榜不断的刷新,陈向北依旧在维修站里面稳如泰山。
“向北君,最快单圈已经跑出了2分05秒255,距离杆位记录仅剩下千分秒差距了。”
望着赛道上博塔斯跑出来的单圈,水谷翔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练习赛是练习赛,排位赛是排位赛,陈向北还没到稳坐钓鱼台的程度。
“嗯,再等等。”
陈向北面色平静的回应一句,没有任何的出站意思。
很快随着赛道行车线的抓地力越来越好,比安奇完成对杆位记录的突破,榜首圈速来到了2分05秒173!
赛道上瞬间响起雷鸣一般的欢呼声跟掌声,虽然比安奇的单圈速度还没陈向北之前快,但这才是排位赛真正的杆位成绩,这名来自于法国的天才车手,创造了全新的赛道记录!
与此同时观众席上面,有着一名十来岁的少年,正在激动欢呼雀跃。
他的名字叫做夏尔·勒克莱尔,正是后世法拉利车队著名的车手“极限哥”。
比安奇是勒克莱尔的赛车生涯的启蒙老师,更是他人生中的“教父”。
如果没有比安奇,可能勒克莱尔早就因为缺钱放弃了赛车。他曾很多次在采访中说过,自己的赛车生涯是带着父亲跟比安奇的梦想前进。
今天的小勒克莱尔,见证了启蒙老师打破赛道杆位纪录,并且登顶圈速榜首的时刻!
只不过这种时光并没有维持多久,就在比赛还剩下五分钟结束的时候。
一位来自于澳大利亚,名字叫做丹尼尔·里卡多的车手,刷新了斯帕赛道F3的杆位纪录。
他的最快单圈为2分04秒932!
当这个圈速出现之后,全场可谓是一片哗然。
今天这场F3垫场赛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原来强如汉密尔顿的杆位纪录,都没能扛住年轻车手的挑战。
同时里卡多的成绩,还超越了陈向北的练习赛圈速,他成为了斯帕赛道当之为愧的王者。
“奥德托,我要发车了。”
当看到里卡多名字出现在榜首的时候,陈向北终于提出了发车请求。
“OK。”
没有过多交流,启动电机带动引擎轰鸣,陈向北呼啸着驶上主赛道。
13号赛车的出现,让观众席的中国支持者们都很激动。
只不过这时候,少了许多之前的“嚣张”言论。
顺风起跳,逆风装死,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真理。
哪怕陈向北最为狂热的粉丝,当看到赛道上接连不断出现变态的圈速,都不敢保证他还能突破自己。
说穿了,这就是没有方程式底蕴,造成的没有底气。
就算中国车迷,都认为陈向北的发挥属于昙花一现。
惯例的暖胎圈结束,陈向北呼啸着通过起始线。
经历过接近一个小时的练习赛跟排位赛,赛道行车线上面已经累积了厚厚一层橡胶,抓地力相比较之前有着很大提升。
不过赛车的性能极限摆在那里,陈向北再快都不可能突破物理学。
他这次超越的目标,不是在红河弯的全油门直道,而是后半段的弯道!
弯道快才是真的快,直道踩油门其实很多人也不会。
犹如练习赛的复刻,陈向北全油门通过了斯帕的前半段,赛道后半段他的走线更加激进,并且开始狠吃路肩!
相比较这个时代的车手,陈向北除了模拟器上万圈的熟练度,他还有着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
那便是陈向北知道许多更为极端的走线!
莱科宁有着“斯帕之王”的头衔没错,可是后世汉密尔顿在这里拿到过六次杆位,维斯塔潘拿到过四次。
这两位曾经都是激进驾驶风格的代表,很多走线有着创新性跟参考意义。
站在天才的肩膀上面,陈向北理应更快!
这一次陈向北将用自己的实力,给现场的F3对手上一课,什么叫做真正的赛车!
没有任何悬念,当陈向北13号赛车经过起跑线的时候,圈速榜首再次出现了刷新。
“陈”的姓氏拼音,高高位居在了最上方!
第一时间迎来的不是掌声跟欢呼,相反是刹那的沉默。
众人盯着2分04秒746的数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特别是F1车队的P房,很多管理层沉默的同时,眼神中闪烁出异样的光芒。
经验告诉他们,这可能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未来F1之星。
沉默,何尝不是另外一种被震惊之后的“一鸣惊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