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工资不比实验室管理员低,并且每学期发书那几天,会有额外的补贴……”赵德峰低声暗示,他给李天华安排的工作,自然有他这么安排的道理。
“实验室管理员虽然也很轻松,但也要承担一定责任……”
“没关系,我做事还是很细心的。”
李天华坚持。
他当然知道赵校长的一番好意,但保安的工作是陈辉给他争取到的,而这个实验室管理员,是他凭借自己的双手努力得到的,想必没有人能说闲话。
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影响到赵德峰,更不想让陈辉因为受人恩惠而束手束脚。
“好吧。”
赵德峰点头,既然李天华坚持,他也没办法,不过实验室管理员的位置,当然必定是李天华的。
……
荷兰费尔德霍芬,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富凯站在会议室中,看着大屏上投影的画面。
【有为P80,使用有为新一代麒麟芯片,墨玉麒麟一代,单核性能达3600分,多核15000分,性能提升65-70%%,功耗降低25%-30%,续航提升15%-20%……】
“Jesus!”
“这些华夏人是真能吹牛!”
阿斯麦首席技术官,马丁·范登布林克笑着说道,“苹果3nm芯片单核跑分也就3200左右,他们连5nm芯片都都无法工业化,除非他们亲吻了上帝的脚趾,否则不可能做到的。”
“我们是不是可以举报他们虚假宣传?”
宣传部老大马克笑着说道,根本没把大屏上展示的消息当回事。
“我们已经拿到样机了,马丁,你拿去评测,不能小看那些华夏人,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创造奇迹。”
克里斯托夫紧皱眉头,看着嬉笑的众人,心中陡然生出一丝危机感。
这些人吃了太久的技术红利,已经变得自大傲慢在这样的人的领导下,阿斯麦想要维持自己的辉煌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放心吧,克里斯托夫,华夏人的确很精明,但我们之间的代差足有3代,他们就算技术有所突破,也不可能立马赶上我们的,这所谓的单核3600分,简直就是个笑话。”
马丁根本没当回事,无所谓的说道,“我早就让人去评测了,现在结果应该已经出来了。”
似乎是为了印证他的话,会议室房门忽然被敲响,总裁秘书站在门外,在他身后则是跟了个技术部的骨干。
克里斯托夫不记得他,但他对这人有印象。
“进来汇报吧。”
不等秘书请示,克里斯托夫径直招手。
那位技术部骨干受宠若惊的走进办公室,将手中的一叠资料第一时间递给马丁。
虽然会议室中克里斯托夫才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他知道谁才是自己的老大,这可千万不能犯错。
马丁满意的拿起资料,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
下一刻,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身子也不自主的坐正,速度极快的翻动材料,一直到最后一页。
“直接说结果。”
克里斯托夫不悦已经写在了脸上。
马丁有些茫然的抬起头,“是真的!”
“宣传上那些数据是真的!”
“这怎么可能?他们怎么做到的?”
说完他目光凌厉的看向来送材料的技术部骨干,“你们是不是哪里没测准?仪器出问题了?”
“仪器没问题,方法也没问题,我们特地拿了水果公司的新品来做对比实验,有为这款新机,性能更高,功耗更低,只是芯片体积略大一些。”
克里斯托夫大概猜到了些什么,径直走过去,拿起评测报告看起来。
其他人也都收起了嬉笑的神色,别看他们刚才一副轻松的模样,但要说心中没有半点担心也是不可能的,华夏人一向擅长创造奇迹,并且,一旦被他们领先,就永远不可能超过他们了。
如果那些华夏人当真研发出了更先进,甚至能媲美他们的芯片,阿斯麦的未来恐怕……
“逆向工程!”
“马上启动逆向工程!”
看完报告的克里斯托夫神色严肃,看向马丁,“三天内我要拿到结果!”
马丁面露难色,“芯片的逆向工程哪有那么简单。”
“不说手机芯片,就说显卡芯片,4060显卡使用的是5纳米芯片,3070使用的是8纳米芯片,华夏如今是拥有7纳米芯片工业化能力的,可他们造得出3070显卡吗?
不要说3070,他们连12纳米工艺的2080都造不出来!”
“他们又怎么可能没想过要启动逆向工程,但芯片的逆向工程,太难了,几纳米的芯片,得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光是看到芯片细节就很困难了,更别说要去逆向它的架构……一张芯片上可是有七百多亿颗晶体管……”
“闭嘴!”
克里斯托夫怒吼一声,“现在,立刻,马上,去给我进行逆向工程!”
“三天内要是没有让我满意的结果,你就给我滚蛋!”
他当真是出离的愤怒了。
这些家伙拿着天文数字的高薪,遇到点困难就开始畏惧,那些华夏人在被全方位封锁的情况下都能造出这种性能的芯片,他们有什么理由畏难?
“好的,我这就去。”
马丁脸色有些难看,克里斯托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斥责他,让他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但在面子和工作之间,他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文森特,你怎么看?”
马丁走后,克里斯托夫看向首席运营官。
会议室中众人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要知道,苹果最新机型的芯片采用的是3纳米工艺!
华夏人竟然搞出了比苹果芯片性能更高,功耗更小的芯片,他们不敢想象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继续封锁,我们可能会彻底失去华夏市场。”
文森特悲观的说道,在此之前,华夏市场占阿斯麦销量的50%,若不是因为阿斯麦的关键零部件,
比如光源系统有处于米国的子公司Cymer提供,高精度光学镜头是与德国蔡司共同开发,但部分技术依旧来自米国,芯片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软件,依赖美国EDA工具等都涉及到米国,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他们不得不听从米老大的指挥。
他们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么大一片市场,即便如此他们也都还能接受,因为他们知道,华夏终究还是得靠他们,比如通过跳板协议购买DUV,他们只是利益受损,自然能够接受。
可现在,如果华夏真的自研出了能媲美3纳米工艺的芯片,他们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甚至不止是华夏市场,以华夏的工业化水平,可以预料的是,三五年之后,全球市场都会被华夏人占领,阿斯麦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