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铁证如山了吧,连数学年刊都能发,会是抄袭?”
“怎么就铁证如山了?这也只能证明他没有抄袭,也没法说就是奥利弗抄袭的他吧。”
虽然依旧有执迷不悟者,但即便是在外网,陈辉也因为这篇论文风评逆转。
米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
“就这样吧,奥利弗,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报告会,以我们的成果,也不会有人质疑你,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布莱恩特看着网上的评论,轻叹一声,“我承认,这件事是我做错了,谁能想到,那个小家伙竟然成长得这么快。”
奥利弗也放下手机,眼神迷茫。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天才,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教研室玩游戏,因为他知道,即便他将大多数时间花费在游戏上,他依旧能做得比大多数人好。
直到那篇论文的出现。
要说他一点都不埋怨老师,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想到即将召开的欧洲数学学会会议,奥利弗也只能轻吐出一口气,以他们汇报的成果,只会比陈辉这篇数学年刊论文更加轰动,到时候,至少,不会有人怀疑他抄袭。
正如老师所说,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这或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
背上书包,走出图书馆,慢步往食堂走去,十月下旬的江城气温已经温和了许多,陈辉也不再处处依赖小电驴,而是恢复了高中的作息,开始恢复跑步。
对于接下来的学习研究,他已经有了初步计划。
他准备先证明杨-米尔斯方程的存在性,这也是一切的基础,只有证明了存在性问题,其他基于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才能不再是空中楼阁,无根浮萍。
证明存在性问题后,再着手解决质量间隙的问题。
当然,目前为止,陈辉还没什么头绪。
陈辉也不着急,整个数学物理学界几十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他要是一下子就有头绪了,那反倒不正常,大概率是错误的头绪。
看着缓慢增长的熟练度,他知道,自己迟早能解决这个问题!
梅园食堂是离图书馆最近的食堂,菜品也极为丰富,学生还可以享受七折优惠,是陈辉很喜欢的一个食堂。
选了一荤一素两个自选菜,来到自动识别结账口,拿出手机买单,才看到有几个未接来电,几条消息,平时他手机都是免打扰模式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有急事自然会夺命连环call,冲破免打扰的限制。
端着餐盘找了个位置坐下,
电话是蓉城二中校长赵德峰打来的,陈辉回拨了过去。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接通,赵德峰语无伦次的声音响起,“喂,小辉,你发了一篇《数学年刊》?”
“嗯。”
陈辉点头。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赵德峰有些颤抖的声音才传过来,“我就知道你会有出息的!”
“小辉,你要好好学习啊!”
“为国争光!”
“二中以你为荣!”
“家里的事情你放心,你叔叔婶婶在二中没人能动得了他们!”
陈辉有些好笑,不知道校长在说些什么,但也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校长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的!”
“那就好,那就好!”
赵德峰喃喃自语两句,然后才恍然说道,“那不打扰你学习了,我先挂了,有空回母校看看,二中随时欢迎你回来!”
说完赵德峰当真挂了电话,一副生怕打扰了陈辉的模样。
陈辉嘴角含笑,对于这些曾经帮助过他的长者,他还是很有感情的,能够让他们感到骄傲,这样的感觉,很好!
挂了电话,点开消息,
是老师袁新毅发来的,让他有空去趟办公室。
陈辉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吃了饭,将吃得干干净净的餐盘带到餐盘回收处放下,这才背着书包网樱顶的数学院走去。
“不声不响的干大事啊!”
袁新毅看着走进办公室的陈辉,脸上的笑容根本藏不住,菲奖级别的论文即将发表,收的学生又如此争气,如今的他一扫之前的阴霾,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了。
“怎么样,下一步准备研究什么?”
这才是他叫陈辉过来的目的,他觉得自己现在能教陈辉的,已经不多了,但帮助陈辉寻找研究方向,分析当前数学前沿局势,他还是足以胜任的。
当然,他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陈辉。
“杨-米尔斯方程!”
陈辉的回答让袁新毅笑容僵在脸上。
过了好半晌,袁新毅才试探性的问道,“要不,你再考虑考虑?”
“反饭咬一口一口的吃,或许你可以先继续研究凝聚态物理,或者量子力学,过个几年,再去研究那个命题。”
陈辉沉思片刻,摇了摇头,“我感觉时机已经到了,现在或许是研究这个问题最好的时候!”
他当真有这种感觉,这种冥冥之中的直觉很奇妙,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
袁新毅没有再多说,天才的世界真的不好说,他虽然对自己在数学上的积累有自信,却也相信陈辉自己的选择,千万不要仗着自己多活了几年的经验,就随意指导天才,最后的结果往往不会太好。
他曾看过一个神童,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却在父母的瞎指导下,成了摆烂的啃老族,用他的话说,“既然你们想安排我的人生,那我就把我的人生全部交给你们。”
袁新毅没有自大到那种程度,所以即便他不是很赞同陈辉这个选择,但在陈辉做出决定后,他也并没有阻止。
或许陈辉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但他也已经见过太多惊才绝艳之辈,前赴后继的跳入名为“千禧年难题”的大坑中,一蹶不振。
有的人后续只是虚度几年时光,有的人却是将自己的一生都搭在了上面。
希望陈辉能不同吧。
“正好,这里有一张申请表,你可以把你想要研究的课题申请个项目,应该能有两百万左右的经费。”
袁新毅说着拿出一张申请表递给陈辉,“当然,想要申请下来,你必须得有大致的规划,至少,得让审核者相信,你能完成这个课题,或者说,让他们看到你有完成这个课题的希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表!
接过申请表,看到上面的题目,陈辉瞳孔微缩,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国家四青人才中的优青!
优青是国内青年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的“黄金门槛”,其申请难度与学术地位高度匹配。
成功入选不仅意味着科研能力的认可,更意味着资源、机遇与学术影响力的全面提升,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持续重视,优青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对成果质量与创新性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申请优青成功后,不仅能够拿到200万科研经费,更标志着走入青年学者中的精英层,也是晋升教授、组件团队的关键!
学校里很多教授挤破脑袋也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一个大一学生,就开始申请优青了?
这,能行吗?
陈辉抬头看向袁新毅,“我能申请?”
袁新毅再次笑了,“你以为《数学年刊》是谁都能发的?”
“如果你不能,那些现在占着位置的,几个敢坐得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