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乌合之众
南阳,淯水之上。
甘宁督率三千余吏士正划船逆水而上,他敞开衣襟坐在船首甲板处。
自四月以来南阳降雨稀少,导致淯水五月、六月水量比往年枯水期还要低。
即便这样,也只是勉强能行船。
他经过新野时,驻军于此的高顺出城观望,忍不住摇头。
眼前这哪里是刘表承诺的五千荆州精锐之师,分明是一支凑数、敷衍朝廷的乌合之众。
三千余人操控各种走舸、木筏逆流而进,高顺没看到运输军械铠甲的运船。
枯水期的淯水,也难以支持运船航行。
所以甘宁所部的器械状况,基本上就摆在面前,是一支典型的轻装部队。
甚至连整齐的军服、旗号都没有,若不是船队中树立着‘讨逆校尉’战旗,高顺都想顺手剿灭对方。
甘宁也看到了岸边观望的高顺百余骑,甘宁也懒得停船问好。
刘焉死亡时,刘表派遣别驾刘阖策反他们,结果刘表又突然断绝支持。
甘宁等人只能退回荆州,然而刘表对这些起兵反抗过刘焉、刘璋的益州豪帅、郡吏有很大的意见。
他能轻易煽动甘宁等人在家乡起兵作乱,现在甘宁这些人客居荆州,那遭受其他人煽动蛊惑时,则顾虑更小,作乱的积极性更大。
在这种奇怪的道德洁癖之下,与高瞻远瞩以及名士固有的傲慢之下,刘表并不待见甘宁这些人。
就连给养之类也时时拖欠,企图拖死甘宁这些人,拖到部曲瓦解后再做处理。
甘宁这些人只能在汉水流域做些物资转运、打鱼或狩猎的兼职。
按着刘表最初规划,讨袁一事要派精锐,想要派韩晞五千西州长矛兵前往助战。
可荆州大姓担忧吕布反手进攻荆州,既反对派遣精兵助战,也反对出兵扬州。
蔡瑁、黄祖、蒯氏兄弟也都劝阻刘表,更耐不住蔡氏的软磨硬泡,只能放弃、改变此前的决定。
可不出兵又说不过去,只能以交州牧张津举兵进犯,需要备兵防御为由,临时将甘宁这伙人推了出去。
甘宁这些人已衰落到两千余人,又临时征募汉水流域的流民,组成一支三千余人的队伍北上为朝廷效力,参与讨袁。
而益州方向也不乐观,刘璋很想将本州大吏赵韪派遣入朝,也想借此调整益州军队的配比,强化自身统治。
可关东战况烈度之高,吓的益州人根本不敢远赴五千里作战。
益州内部被刘焉、刘璋引为支柱力量的东州兵,说到底不过是关东的残兵败将。
说是残兵败将,都抬举了这些东州灾民。
这些东州灾民实属被驱赶的一方,为了苟全性命拖家带口背井离乡远遁益州。
到了益州,这些不敢在关东举杖称兵的弱者,反而成了刘焉父子镇压益州大姓的利器。
但凡理智正常一点的人,也知道老虎吃狼,狼吃羊,羊吃草的道理。
益州物产丰饶经济繁华,待在益州多惬意?
朝廷的官位,对赵韪而言有什么意义?
可刘璋以及益州大姓也要顾虑名声问题,如今调不动益州兵,也调不动东州兵。
那只好层层摊派,从巴兵、叟兵、青羌兵,再到守关兵、射猎军,硬是组合出一支义从混编部队,交给一个倒霉的校尉李异督率,乘船顺长江而下,前往南阳。
荆益二州联军极限缩水,然而甘宁抵达宛都后,更换珍藏的西蜀锦绣衣袍,腰悬七颗铃铛与宝刀,引着十几名雄壮扈从来拜吕布。
甘宁盛气而来,想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给吕布。
刘表腐儒不识货,他觉得边郡出身的大将军肯定能重视他。
然而此刻的吕布,因南阳宿麦、夏粮大规模歉收而躁郁;原本期望有多大,现在失望就有多大。
他已经受够了到处就食的命运,虽然能吃饱饭,可面子上很难看。
至于刘表派来的这支乌合之众,吕布气恼之余,又怎么会正眼相看?
大将军幕府内,吕布越看花枝招展的甘宁,越觉得这家伙匪气浓郁。
如果是赵基穿戴鲜艳、红红绿绿的蜀锦衣袍,吕布多少还能看的过去。
可甘宁身形魁梧,虽然一看就知道不好惹,可这样奢靡的装扮,是正常俸禄能养得起的?
吕布身边不缺真正的勇士,甘宁引以为傲的勇烈……其实在吕布这里也就那么一回事。
出于礼貌,待甘宁带着铃铛响声落座后,吕布就审视问:“刘镇南何以差遣甘校尉?据我所知,甘校尉乃益州巴郡籍贯,曾官蜀郡丞?”
“回大将军,卑将祖籍南阳。”
甘宁回答:“自原长沙郡守张羡以及韩嵩、娄圭等人奔逃交州后,交州牧张津举兵顺灵渠而来,荆南不安,刘镇南要备兵防御,实难分派大军参与讨袁。”
“难道那五千关中长矛也能适应荆南战场?”
吕布继续诘问,随即也就不再刁难,转而问:“就中原战场,甘校尉如何看?”
“宜出轻兵,重夺汝颖二郡之粮。”
“呵呵,我难道不知?只是袁术龟缩陈国,他不动,我如何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