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白云大和尚挥了挥衣袖,叹了一口气,苦笑着摇摇头,“算了吧糊涂老道,这太极图就当小徒儿的手套吧,正好封印魔帝舍利的同时,还能帮小徒儿挡住左手的异常”
“好吧,哎天意啊天意这魔帝舍利入体难道也是天意不成”叹息过后,糊涂老道将太极图变幻的手套重新带到小天意的手上。
从这天开始,小天意有了五个师傅。
教他道法的糊涂大师傅糊涂老道。
教他佛法的白云大师傅白云和尚。
教他太极拳、医术和古玩鉴赏的二师傅陈太极。
教他咏春拳和琴棋书画的三师傅叶咏春。
还有只会八极拳,被迫排名靠后的四师傅李八极。
要说这李八极也倒霉,除了糊涂老道和白云和尚,他的武力值最高,业已达到了筑基七重天的层次,只差两重天就进入金丹期了,按理应该是二师傅的。
可惜,陈太极和叶咏春夫妻二人虽然都只是筑基五重天的修为,但是他们一个会医术和古玩鉴赏,一个会琴棋书画,按照教导小天意科目的多少,却是将李八极排到了四师傅的位置。
李八极虽然叹气自己垫底,却没有反对这个排名,毕竟小天意还要出谷生活的,光会武功的话,一个人在社会上可是不会生活的太好。
随着小天意的渐渐长大,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学习生涯也开始了,先去三师傅叶咏春那学习文字,然后去二师傅陈太极那泡药浴,无事的时候,看四师傅演练八极拳。
这时候,小天意的天生体质的特异性也渐渐的显现了出来,真的是三岁习文、四岁习武、五岁能背诵整本的本草纲目。
从六岁的第一天起,小天意开始了海绵似的学习阶段。
第一个月和糊涂老道研读道家典籍,学习道藏,明悟太极阴阳之道。
第二个月和白云和尚研读佛家典籍,学习经、律、论三藏佛法,明悟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因果之道。
第三个月和陈太极学习医术,知道什么是十二正经,什么是奇经八脉,什么是死穴,什么是要害穴,医治病症时施针应该用什么针法,制住敌人时应该用什么力道。
第四个月和叶咏春学习琴棋书画,知道什么是音律,什么是天元,什么是行书、楷书、草书,什么是笔走龙蛇,什么是心有所想、画有所现。
学习之余,天意每天也和李八极打熬身体,增长力气。
天意河边,小天意扎着马步,道空老道、白云大和尚、陈太极、叶咏春在一旁观看,李八极则拿着根包着棉布的小木棍在天意身上轻轻敲着,叮嘱道:“乖徒儿,修行第一步就是炼体期,这是所有人打基础的第一步,再高的修为都得通过自己的身体施展出来,你需要好好的打熬身体,不要妄想一步登天,踏入炼气期”
叮嘱过后,李八极似乎想起了什么,宠溺的看着天意,叹息道:“你自小百脉具通,省下了打通经脉这一步,但越是如此,越不可过于自傲,你,听懂了么”
“知道了,四师傅”,小天意脆生生的应了一声,双手放于腰侧,忍着双腿上面的酸麻感,稚嫩的小脸上面满是坚毅的神色。
看到天意如此刻苦,糊涂老道五人满意的点点头,面带赞赏与得意之色,这小徒儿天资聪慧,教导的书本知识基本一学就会,更难得的是他不骄傲自满,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坚毅的心性,长大了,必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就远远超过他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意将五位师傅教导的知识一股脑的学会之后,又变成了修习道法、佛法,学习古玩鉴赏,最后开始真正的习武,修行太极拳、咏春拳、八极拳,罗汉拳。
海绵似的吸收中,小天意开始融会贯通,并且举一反三。
弹琴之时,可以因为慈悲之心迎来百鸟朝凤。
围棋对阵之时,可以修习阴阳阵法之道。
笔走龙蛇之间,又能进入入定之中。
画虎弟的时候,可以因为画的斑斓大虎太过逼真,引得虎弟发出阵阵虎吼之声。
打熬身体的时候,可以一边打拳,一边运行周天搬运之法。
就这样,时间随着天意的修习之路渐渐过去,他的修为也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