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以其情见必然故。顺清而问。待其伸答。后乃夺之 二据常情以类答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果然情见不出于斯。故答相类 二约盲缘境以夺破六。一夺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意明盲虽无眼心中有见。后自释之 二验
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盲虽不见明。还能见暗。即此见暗亦名为见。故云见何亏损 三难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常情见暗。不名为见。故以此难 四征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征讫五通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音。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无眼见黑与有眼见黑。二见无别。故知。见即是心。不唯在眼 六释三。一牒向执情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 无眼见黑。有眼见尘。汝必许此是眼所见 二引灯例破
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 此正例。无灯见黑。有灯见尘亦应许此是灯所见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此纵破。设或汝许名为灯见。灯若有见应名为人。不合名灯。又若灯见。彼暗中人得灯光时。不合名见。灯自见故。应知。因灯见色。灯不名见。因眼见色。眼不是见。灯之与眼但是见缘。体非是见也 三结归心见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 举前有眼。在暗室时。因灯显照前尘境界眼方得见。此名眼见
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此举盲者得眼光时。因眼显照前尘境界心方得见。以前例此。应知见性是心非眼也。穷其根本见性元心。遽遽相推。心为其主。余是助因。以常情只知眼见。不识是心。今此且令知其根本。未辨真妄 二广约诸相辨释三。一对境动摇粗论真见二。一阿难伫佛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