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烧制?
他们不在乎是不是烧制。
同样烧瓷器、烧琉璃,但烧出来的东西,身价千差万别,有的能成为皇室贡品,有的只能充斥市井!
同理,玻璃物件也一样。
值不值得,他们自己会判断!
温故又继续介绍了这幅门帘的细致工艺,包括里面串珠的线:
“顶级混合线,纤维与金属的结合,比纯金属线更柔韧,比纯纤维线强度高。顶级工匠的顶级技术,这类工艺放以前,都是专为皇室和高官服务的!”
感谢沈姨母的支持!不然温故短时间内搞不到这种级别的混合线!
各种“顶级”介绍,越说,在场的人越心动。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里面的玻璃珠得来也不简单,报废率高。”温故说。
试验过程中确实废掉了不少。
“制得之后,想拿出来换些钱粮,以支撑工房的消耗。若是众位族亲还认识喜爱此物的朋友……”
话没说完,就有人打断道:
“咱自家就可以了,何必便宜外人!”
“就是,这等好物,可别让出去了!”
年底了,富户贵族可没有平民百姓过冬的烦恼,更多想的是年节的人情往来。
大家族许多成员并不在歆州城,而是分散于赵阀势力范围的其他城镇,身兼官职处理事务。
一年中可能也就在过年的时候会回来。
交际应酬是肯定会有的。
战事上的功绩是战事上的,家财同样关乎颜面。看得见的摆饰,就是最直观的实力展现!
今年冬天又陆续来了不少南边的大族,他们自家/娘家/岳家,想着要撑一撑场面,或许还能促成合作。
也不一定是自己买,也可能是看中了替别人买,或者用于送礼。
他们不是真的人傻钱多。
钱是多,但未必傻。
有人迫不及待问价。
如今大额交易,用的都是钱粮。钱是歆州钱引,可以跟赵家换取粮食物资。
“在场的都是亲戚,我也不报虚的。”
温故给了个亲情价。
又是此起彼伏的吸气声。
不是觉得太高,而是比他们预想的要低很多!
有人以为没听清,或者温故口误,又问了一遍。
温故再次确认。
如果世道太平,如果从商,或许可以搞些别的花样。
但如今温故不走这个路子,而且,沈夫人还看着呢,不好宰太狠。
这副水晶帘他已经增加了足够多的研发、人工、技术、材料,以及艺术溢价。
寻常小富之家绝对买不起,也只有大户豪族才觉得便宜。
但是,这里有部分人,手里的存款投入了万福园。
即便心动,一时间也拿不出来。
比如沈清和沈流。
几步远处的门帘,稍稍晃动,珠串闪耀。
闪得他们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你应该早拿出来的!早拿出来我早买了!”沈清心有不甘,“或者迟些也行,等万福园第一期赚钱了,我肯定买!”
温故安慰:“无需如此,以后也会制作这样的晶帘。只是现在,短时间内,只有这么一副。”
沈清:谢谢,并没有被安慰到!
冲的就是现在的独一无二啊!
相比起沈清沈流等人的不甘心,屋里还有不少人,被温故的亲情价感动得跃跃欲试。
看这些人的表情,温故就知道,这帮人手中的钱粮还是挺多的。
万福园只能算是一群金主的拼团产物,大多数金主都不算伤筋动骨。
有人想要买下,但又有顾虑,问道:
“这水晶帘……你没送去你姨母那边?”
“姨母说她手里的东西够多了,这次就让小辈们先挑。不必顾忌。”温故说。
屋内众人顿时放了心。
一番争抢过后,某位沈家长辈敲定结果。
沈流酸溜溜地道:“七叔,您要这水晶帘做什么啊?我记得您更喜紫、红,不喜碧、蓝。姑母说让小辈挑,您也不是小辈啊!”
沈七叔乐呵呵地道:“是给你小溪妹妹挑的。”
他说的是自己女儿,已与南边来的某大户嫡子订婚,年前成婚。
沈七叔也不跟他们多聊,过去与温故商谈交易的具体事宜。还不忘叫人把水晶帘装好,别让人乱摸,脏了、磕碰坏了咋整?
傍晚时分,温故才回到庆云坊。
有匠人找过来,手里小心提着个箱子,里面装了易碎物。
“这是按照坊长你的要求,制作出来的盖盒。”
匠人们其实不太理解温故的审美。他们以前也给贵人们做过水晶砚台和水晶盖盒。
但温故的要求与众不同,就要圆形简单的,盖子上也不要任何花纹,尽量无色,还要薄,要净透。
等匠人离开,温故检查箱子内的“盖盒”。
新制作的这批培养皿差强人意,囤仓库备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