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明左 > 第15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15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

“把这些都妥善处置了吧。”</p>

树上挂着的,仿佛不是一具具尸体,而是一根根锋锐的针,要将左梦庚的心刺穿。</p>

令他恨不得一股邪火,烧尽这个邪恶的世界。</p>

老秦头得令,赶忙喊了几个青壮,把那些吊死的尸体从树上解下来,抬着出了庄子。</p>

不用想,必是找了荒地,草草掩埋了事。</p>

人命如草芥,匆匆而去,在这世上连最后的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p>

老秦头觉着还不够,敲着拐杖,故意说的很大声。</p>

“都记着啦,是梁越那个畜生犯上作乱,一家老小死光也是咎由自取。如今少爷大发慈悲,免了咱们租子。谁要是敢不记着这份恩情,小老儿必与他誓不罢休。”</p>

这老头也是个不要脸的。</p>

明明这一切都是因为左家压迫过甚、逼着佃户家破人亡所导致的,到了他的嘴里,却全成了那个逃跑的梁越罪过。</p>

可老秦头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p>

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活着。</p>

这些庄户们要想活下去,全在左府一念之间。</p>

好不容易左梦庚大发善心,免了他们租子,难道还要和府上作对,大家全都死翘翘了才成?</p>

此事无关善恶,不过是艰难求生罢了。</p>

左梦庚明知道过失在自家,但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结果。</p>

总不能真的把那些打死人的家仆都处置了吧?</p>

那样的话,这些庄户们如何不说,只怕家仆们立刻就会离心离德。</p>

世道就是这么的讽刺,他也只能当成一笔糊涂账。</p>

好不容易来了一次庄子,左梦庚对什么都好奇,到处走走看看。</p>

老秦头和张延跟上,陪在左右,有问必答。</p>

左梦庚观察到,庄子上的土地实在算不得好。</p>

这里距离河道颇远,即使冯员外允许取水,也浇灌不了多少土地。而且这里的土质隐隐有些沙化迹向,说明土壤里的养分所剩无几。</p>

“如果可以灌溉的话,收成如何?”</p>

老秦头的回答证实了他的猜测。</p>

“十年前这里的地还不错,一亩总能产粮一石出头。后来就不成了,就算是好年景,能有七、八斗就谢天谢地了。到了近两年,就只有两、三斗,连一家人都养不活。”</p>

这是土壤退化导致的减产,又碰上了天灾,双重打击之下,农民就到了生死边缘。</p>

左梦庚记得历史网文里有一些办法,便问道:“你们为何不种些玉米、土豆?”</p>

老秦头和张延面面相觑,由张延问道:“少爷,玉米、土豆是啥?”</p>

左梦庚还以为这些美洲作物此时的叫法不同,便比划、描述了一番。</p>

孰料老秦头和张延依旧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以然,显然是听都未曾听过。</p>

老秦头倒是问了一个左梦庚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问题。</p>

“少爷,种那玉米、土豆的话,官府可认吗?东家认吗?好发卖吗?”</p>

连续三个问题,好似三记重锤,砸的左梦庚晕乎乎的。</p>

他这才发现,自己被忽悠了。</p>

说起明末的农业状况,许多书中都写过,仿佛全面推广了玉米和土豆等高产作物,就能妥善解决。</p>

可实际真的处在这个时代,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p>

许多美洲作物为何一直到清朝中期才被百姓接受和种植?</p>

并非只是推广不力。</p>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压在身上的负担导致农民没办法去种植新作物。</p>

农民想要种植玉米、土豆,哪怕产量再高,官府不认怎么办?</p>

地主不认怎么办?</p>

粮商不认怎么办?</p>

农民缴税、交租、卖粮,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就算是想种些新作物,也没有那个余力啊。</p>

为何到了清朝中叶又行了?</p>

因为经过明末数十年的战乱,人口锐减,人均耕地面积上升。加上清朝前叶社会稳定,农民的头上没有了苛捐杂税和地主的剥削,缓过气来之后当然可以丰富种植品种。</p>

换到明末时节,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官府的徭役不断,百姓辛辛苦苦种植的麦、豆都不够填补的,哪里还有余力去种植新作物?</p>

就比如眼前左家的庄子,不种麦、豆,改种玉米、土豆。</p>

推荐阅读: 大漠苍狼:绝地勘探 作妻来袭:山里汉的直播老婆 爆笑冤家:极品奸妃戏邪皇 缘来勿忘 娇妃倾城:陛下,硬要宠 聊斋志异 第三次机遇 末世大佬拒绝在七零年代文当炮灰 妾色 灵魂殡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