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胡大贵和大洪他们在京城叙旧的时候,卢昌华两口子带着这些老人们正在一家订制服装店里忙活。</p>
韩颖的婚礼定在了元旦。</p>
由于大家都要去哈市参加婚礼,所以都得穿的板正些。</p>
东北冬天的衣服最不好买。</p>
按照多年来的习惯,一到了冬天,大家势必都要穿棉袄棉裤。</p>
这棉袄棉裤的外面还得罩上外套。</p>
每年人的体型都多少有些变化,变瘦了还好说,老棉袄棉裤还能穿,要是变胖了,那就得置办新的棉袄棉裤。</p>
这样外套就得换大一号的。</p>
所以说,卢昌华才带着他们来订制衣服。</p>
指的就是冬天的外套。</p>
先说外套的款式。</p>
韩建华和王德江他们最得意的就是中山装。</p>
毕竟这是以前的干部服嘛。</p>
作为工人的老卢和老胡却想着时髦时髦,做套西服充充门面。</p>
四个老头分成两派,一时争执不下。</p>
“就西服吧,现在谁还穿中山装啊?”</p>
周树德提出自己的看法。</p>
他毕竟是搞外贸的,很早就穿西服了。</p>
他的意见还是西服。</p>
卢昌华和王瑶居中调和一下,最后大家都统一了意见,做西服。</p>
以前的西服流行双排扣,现在的流行趋势是单排,向着休闲西装的方向发展。</p>
确定了西装,再选料子。</p>
因为是冬天穿,必然要选厚布料,羊毛料是既轻薄又保暖的料子。</p>
选择了西服,他们的冬装就得彻底的改变,大棉袄就不能再穿了。</p>
马甲,毛衣,衬衣这些就得备齐,外面还得有毛呢大衣。</p>
帽子就卖现成的水獭毛呢帽子吧。</p>
至于棉裤,也得买薄的二棉裤。</p>
反正是在市里。</p>
这身要是回农场,不得冻死啊?!</p>
既然是集体行动,男女就得统一服装。</p>
服装店里的师傅忙活的不亦乐乎。</p>
对于这突然降临的大客户,老板乐得嘴都瓢了。</p>
顺手,卢昌华两口子也做了一套。</p>
他们也得穿新衣服啊。</p>
第二天,王瑶也带着孩子们来了。</p>
量了尺寸,选好料子,裁缝师傅就开了裁剪制作。</p>
因为是元旦用的衣服,现在看时间来得及。</p>
师傅们也做的仔细。</p>
至于大哥大嫂去不去,卢昌华还真不好问,人家忙着呢。</p>
再有,这事也得韩颖两口子出面来提,自己要是提这事,算是咋回事?</p>
大哥会不会有什么想法?</p>
自从量了尺寸,这些老家伙们隔三差五的就打听打听衣服做的怎么样了。</p>
他们还很惦记。</p>
大洪和二洪回到北宁,也跟卢昌华见了面,把京城的经过说了一遍。</p>
卢昌华两口子再次招待了他们。</p>
在酒席宴上,唐美莲提起了韩颖的婚事。</p>
原来,他们也接到了韩颖的邀请。</p>
既然大家都是去参加婚礼的,约着一起去也是自然的事。</p>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打听的,得知卢昌华在某家服装店定制了礼服,于是他们也去跟风。</p>
把店老板乐的,以为自己今年走了狗屎运,要发财呢。</p>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p>
很快,接到邀请的人就三五成群的去定制衣服。</p>
这再次坐实了店老板的猜测,今年该他发财。</p>
原本时间很充裕的活儿,这下时间紧张了。</p>
因为来定制衣服的人太多了。</p>
还都是元旦要用的。</p>
当卢昌华带着人去试穿衣服的时候,店老板无意中叫苦,说元旦要衣服的人太多,他们人手都不够用了。</p>
这才引起了卢昌华的关注。</p>
他也是当闲的问了一句,“都是谁啊?”</p>
店老板就翻着单子报了几个名字。</p>
这下,卢昌华才知道,敢情很多去参加婚礼的人都在这儿做礼服。</p>
很多人还都是他认识的。</p>
比如三分场的李振国,老陆等等这些老人。</p>
王瑶在回去的路上说道:“这些人不会是听说咱们在这儿定制服装,他们也来这儿吧?”</p>
“不会吧?有这么夸张?!”</p>
“难说啊!”</p>
王瑶看的更透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