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犹如绿色的地毯,铺在大地上。</p>
白云之下,整齐的麦苗随风摇曳。</p>
经过抢险队大半个月的排涝,两台抽水机昼夜不停,大部分地块的内涝已经排除。</p>
一部分被淹的麦苗抢救了回来,可还是有一部分麦苗被淹死、倒伏。</p>
减产是注定的事,只是减产多少的问题。</p>
豆苗也迎风抽叶。</p>
由于雨水较大,田间的杂草生长茂盛。</p>
大田队的男男女女都扛着锄头,顶着太阳在豆垄里除草。</p>
而麦田里则是拖拉机背着药壶,喷洒着除草剂。</p>
大部分的低洼涝地该抽水的都抽了,抢险队也完成了使命,解散了。</p>
卢昌华又去关注他的水库了。</p>
喷洒农药需要大量的水稀释,因此有水罐车每天往返多次,到水库抽水。</p>
卢昌华则给予协助。</p>
这段时间,他的绿皮书已经被他刷了多次,最高纪录每天一遍。</p>
看着技能面板上“淡水鱼养殖知识掌握18/100”,他面露喜色。</p>
时间过的很快。</p>
一进入七月份,小麦已经开始抽浆,五十公分高的小麦随风起伏。</p>
此时雨水又开始渐多。</p>
卢昌华的水库依然保持在六米的水深。</p>
水面面积近四十亩。</p>
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p>
这些日子,他除了看书就是协助水罐车抽水,工作清闲了许多。</p>
天气炎热,他真的想下水去游泳。</p>
前世他倒是会游,只是说不上好。他是在游泳池里学会的,像这样六七米深的水库,他还没试过。</p>
这天一大早,下了一阵小雨。而后温度就像脱缰的野马,上升到了三十八度。</p>
卢昌华从家里出来,浑身冒汗。</p>
熊宝也伸着舌头呼呼直喘,舌头上滴着口水。</p>
一人一狗穿过绿油油的菜地,来到了水库值班室。</p>
打开房门,一股闷热的气息涌了出来。</p>
卢昌华耐着性子,舀了瓢凉水,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这才一屁股坐下。</p>
熊宝喘息着露出渴望的眼神。</p>
“你也渴了?”</p>
他起身又舀了瓢凉水倒进狗碗里。</p>
熊宝皱着鼻子,跑到了水碗前,粉嫩的舌头舔舐着水碗,水花滴滴答答的溅了出来。</p>
自从值班室建好之后,熊宝就成了这里的成员之一。</p>
它的水碗饭盆都备了一份。只要卢昌华在值班室吃饭,它就要跟着一起进餐,从无例外。</p>
这样的天气,卢昌华想下水凉快凉快。</p>
可他还有心结。</p>
前世,这个水库曾经有人溺亡过,所以到现在他都不敢下水。</p>
望着几十亩的辽阔水面,他又心有不甘。</p>
倒不是他喜欢野泳,而是明年他要是承包了水库,想游都游不了了。</p>
可下水他又有心结。这如何是好?</p>
诶?要不做一艘小渔船?</p>
他一琢磨,对。</p>
以防汛的名义申请一艘应该不难。</p>
说干就干。</p>
他先把熊宝送回家,这才去了队部。</p>
找到韩建华,向他说了自己的想法。</p>
“主任,秋汛即将到来,这么大的水面要是没有一艘船也是不便。我申请咱们自己做一艘铁皮船,你看行吗?”</p>
五月底的大雨把韩建华吓住了,要是再发生类似的洪水,自己还能抵得住吗?!</p>
“搞一艘也行,紧急情况还能下水查看汛情。”</p>
“好,那您写个条子,我找潘师傅做。”</p>
当卢昌华拿着条子去找钳工老潘的时候,潘师傅正在钳工房里抡着小锤敲打着水桶。</p>
“潘师傅,有大活了。”</p>
“什么大活?”</p>
老潘是个瘦高的黑脸汉子。</p>
他放下手里的水桶,看着卢昌华。</p>
“那,这是韩主任的条子。”</p>
老潘拿过来看了看,嘿嘿笑道:“还真是个大活。”</p>
“要做多大的船啊?”</p>
“怎么也的五六米吧,具体我也不懂,你看着办。”</p>
“嗯,六米五长,宽度至少得一米八才行。”</p>
“一米八是不是窄了点?宽点更稳吧?”</p>
“那长度就得增加。”</p>
“要不按照三米宽弄?”</p>
“三米宽?长度就得十四米。”</p>
“你看着来吧。”</p>
“行,我看着弄。”</p>
老潘在草稿纸上连画带比划,写写算算。</p>
算出了需要的材料,要多少铁皮,多少铁管,多少角铁。</p>
填了一张材料申请单,找韩主任签字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