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p>
生活不是一道数学题,会有标准的答案。好人有时候也会很倒霉,坏人也常常会走大运。但是我还是稍稍爱上了这个世界,这样一个堕落,又令人迷醉的世界。;</p>
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的味道。古人好说墨香铜臭,但是这个世界自然还是平头百姓多于文人雅士,文墨书香之于柴米油盐,不需多想就弃之敝履。精神层面的追求只不过是人们饱暖之后的享受,若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又有谁谈论风花雪月?</p>
只是想到了屈子。常常说时间会改变一切,但是真正能够改变这世界的,只有自己。屈子苦苦劝谏未果,本希望楚王可以理解他的想法,却是等来了一纸文书,放逐远方。万念俱灰。不敢称赞屈子为贤相,君主不贤,臣下怎敢妄称贤明?但赞其忠心却毫不为过。君臣之事,臣忠于君君未必清明;倘若君忠于臣,则臣虽万死,亦不辞。他想做个贤臣,他想万死不辞,但时间再没有时间了,留给他的只有一死,不足以表忠贤。汨罗江边,如大鸟展开双翼,如狂风卷过流云,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而后沉浸于江底。我突然后悔于将文化与物质混为一谈,终归有些人完全不在尘世——他把自己就活成了一首诗,荡气回肠,余韵悠长。</p>
曾经感到奇怪。为什么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多是好人遭受迫害,而且有名有实,如比干皇叔的七窍玲珑心;可对于那些走了大运的坏人,倒没多少详细的记载,便是当年使韩信受辱的主人公,也仅仅知道他是个屠夫。这或许就是千年积淀下的一种奇妙的价值观吧。普通人想要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但生活中却有一个可以不劳而获的坏人,自然是极度的不舒服,忘记痛苦,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而对于逼杀忠良的前朝帝皇,都已是墓中枯骨,坟头草都已有丈把高,作为百姓口头的泄愤对象也顺理成章。无知带来的压力,总是要通过某种方式释放出来的。</p>
我想简简单单的活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但是我做不到。自知屈子常迷醉,见君秋泓误终生,一个将自己活成了一卷长诗的人,孤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有些人给自己留下了洒脱,有些人留下了诗歌,而我想留下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