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副阵地一左一右置于前方,如一把钳子张开的两个齿,拱卫着置于后方中间的主阵地。
红军现在士气如虹肯定是想赢,目标已经锁定了蓝军的主阵地。
为了能最大概率拿下这场对抗,陈军没有一己之见决定总攻策略,而是组织召开了营部会议。
经过一场各抒己见的讨论之后,很快便有了初步的结论。
要想拿下主阵地,有四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是从左边五号高地进攻,拿下五号高地就以这里作为跳板,不去管旁边的六号高地,派两个排盯着即可,直接进攻后面的主阵地。
第二条路和第一条路差不多,区别就是换六号高地作为进攻点。
第三条路最为保险。
先把前面两个高地都拿下来,最后再集结兵力冲击主阵地。
第四条路最暴力。
那就是压根就不管两个高地,选择从两个高地中间快速穿过去,直接将蓝军主阵地拿下来。
第五条路是从旁边绕过去,绕到蓝军主阵地的后面发起进攻。
这五条路完全不同,优劣都非常明显。
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打法一样,区别只是在于进攻点不同。
优势在于沉稳中不失锐气,既能够保障进攻的速度节奏,也能确保一定安全,较为稳妥的拿下胜利。
缺点就是太过于中庸,不太符合红军如今的如虹士气。
第三条路属于前两条的升级版。
优势是基本上只要不出天灾人祸,用这个打法肯定不会输,保底是平手,七成概率是胜利。
缺点就是节奏实在是太慢,也不太符合合同战术的特色。
同时战损会更大,数据会不好看。
第四条路的打法最为激进,优势是只要这个计划一旦成功,数据会非常好看,会成为经典案例,闪电战的典范。
因为只有破釜沉舟的闪电出击,一鼓作气直接冲上主阵地,才能获得对抗胜利。
一旦让两侧高地的蓝军反应过来,或者两侧高地蓝军支援过来之前,红军不能够冲到主阵地上插旗。
那么被三面包夹的红军部队,将会陷入到极度被动之中。
大好的局面,搞不好会被颠覆。
赌博风险很大。
最后第五条路的绕后进攻,可以避开蓝军前面两个高地,直面蓝军主阵地,不用一路打过来,战损肯定会更小。
且还能打蓝军一个出其不意,以更小的代价获得这场胜利。
缺点就是必须完全避开蓝军侦察,否则被蓝军侦察发现提前防备,将会对红军非常的不利。
不管出兵中间拦截补给线,还是把兵力调到主阵地支援,都会让红军很麻烦。
思路整理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决议。
五条进攻路线归类起来,其实就是分为保守派和激进派。
满广志和几名参谋野心小,不像陈军和高城那么胆子肥,面对强悍的蓝军,都想着先求稳。
最多就是稳中带一点冲劲。
偏向于先拿下一侧高地,再向主阵地发起进攻。
高城则是让陈军指挥至今,各种大小演习比赛都还未尝一败,早就对陈军的实力无条件迷信。
加上这场演习打到现在为止,红军都是非常的顺畅,总体处于优势地位。
这让高城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场演习依旧会被陈军率队拿下,蓝军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
所以高城有点飘了!
他现在已经不只是求赢了,而是开始追求更高的境界,要赢得更加的漂亮,赢得更加的牛逼。
要想以最牛逼的方式获胜,高城自然是力挺从中间杀过去。
高城甚至豪言壮志说道:“蓝军现在已经是吊着一口气,我们红军拿下他,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畏手畏脚,我建议直接杀去主阵地。
我相信,等我们冲到了主阵地上,将红旗插在了他们的阵地上,蓝军恐怕都还反应不过来。”
已经胜利超过三十场的蓝军,在高城嘴里完全成了随便捏的软柿子。
这要是被前面输给蓝军,而且是被蓝军吊打的部队听到了,估计都会难受得当场狂吐几口水。
陈军倒是想力挺高城的打法,他也想用最秀的方式拿下胜利。
如今这场对抗被全军关注,要是能以最秀的方式拿下蓝军,那无异于在全军面前狠狠地露把脸。
同时还能引起高层的注意,对钢七营给予更多的资源倾斜。
这为以后发展合成师或合成旅,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巨大增益,提前就能铺好一部分路。
可是内心的渴望,与脑海的理智,在陈军身上起了冲突。
以陈军对孙东平的理解分析,这个好强自负到了极致的家伙,绝对不可能轻易接受失败的结局。
陈军敢百分百的笃定,最后决战孙东平还会耍把戏。
尽管猜不出刷什么吧。
可陈军肯定会有。
在不清楚孙东平耍啥把戏,且孙东平手里其实还真有几把刷子,用起劲来是真毒的前提下。
陈军不想战术搞得过于激进。
因为预激进的战术越极限,容错率会大幅度的下降。
陈军不想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因为太想追求更漂亮的数据而冒险,结果再被孙东平绝地翻盘。
当然。
陈军也不想用太保守的打法,稳打稳扎的只求获得胜利。
作为主打变革的信息化时代下,因时代需求应运而生的合成部队,必须要以新颖的方式获得胜利。
你的战术可以不激进冒险,但是必须得有足够的独特性。
起码符合合成部队的样子!
所以陈军在众人讨论选哪条路,讨论的激情似火时,趁着这个时间,整理思路想了个新打法。
这是陈军融合了这五种风格,将它们的精髓全部挑出来融合到一起。
然后在激进和保守之间,选择了成年人该有的选择,两种风格同时都要,设计出来的一套很复杂的全新打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