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就和尖刀班各走一边,彼此进行分工各自负责,属于很明确的安排,精锐班继续沿着现在这条路往前走,即便是一无所获也不会有什么责任。
当然。
同样不会有任何的功绩,相当于是白出来跑一趟。
可走到一半就转向另一边,要是能够找到蓝军阵地还好,那就属于赌赢了,拓永刚能够拿到他想要的东西。
要是没有找到蓝军的阵地,那精锐班和拓永刚就惨了。
因为这代表蓝军的阵地位置,就是在精锐班没有搜索完的剩下区域里,一切责任都得由拓永刚来背。
没能及时找出蓝军主阵地,延误了红军的进攻节奏。
这锅可不小!
别的什么不多。
拓永刚都还没做热的副连长,绝对会被麻溜的撸掉。
拓永刚敢拿自己的前途来赌,一方面确实是需要成绩来坐稳副连长,另一方面也是他个人的经验判断。
即便是没有百分之百把握,也不会低于百分之七十。
一场仗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就能打,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去赌自己的未来,拓永刚肯定是要赌上一把的。
而事实证明……
拓永刚赌对了!
红军尖刀班的史今一行人,并不知道拓永刚这边的决定,而且相对于拓永刚,他们的运气更好。
经过一整个前半夜的谨慎渗透,尖刀班成功发现了蓝军的踪迹。
侦查班分成了三个侦察组,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多点侦察汇总后,史今终于有了确切的情报。
那就是眼前所发现的蓝军,绝对属于蓝军的前沿防线。
为了搞清楚蓝军有几道防线,每道防线里又有什么样的兵力部署,同时确保不被一网打尽。
史今决定作出多手准备。
留下三个人在第一道防线,就是盯着第一道防线,搞清楚这一片区域里,他们隐藏了多少坦克和步兵。
同时监视着第一道防线的蓝军,把他们的一举一动全部记录下来。
因为是抵近蓝军第一道防线侦察,且还要在天亮之后不被发现,依旧能够持续的监视蓝军。
三人怎么活下来,成了最大的难题。
这片地域属于荒漠草原地貌,地面上没有任何的大型遮蔽物,只有完全挡不住人的低矮杂草。
哪怕是穿着一身吉利服,也没法长时间趴在那里隐蔽。
因此史今为他们想了个办法。
特意挑了一处视野相对开阔,又不太惹人注目的位置,选了个向下凹的小坑,继续对他进行往下挖掘。
上面再盖上一层伪装布,再用杂草之类的进行覆盖。
将它打造成一个可以隐藏三个人,躲在里面不会被外面发现,可以长期生存下来的固定侦查点。
史今带人帮着搞好掩体之后,才带着剩下的人继续深入。
冒着更大的风险,往里渗透进行侦察。
史今凭借着经验做出判断,蓝军不可能只设置一道防线,在里面绝对还会有一甚至是两道防线,用来守护蓝军主阵地。
所以第一道防线只放三人,剩下的人往后面的防线安放。
这样即便后面还有两道防线,每道防线安放三人小组进行侦察,最后他也能孤军深入搏一把。
单人渗透敌军的腹地深处,能够活下来找到主阵地,以及搞清蓝军的编制,那绝对是血赚。
即便没能成功被蓝军发现,也还有前面的三个小组持续发力。
绝对能在红军发起进攻时,给予红军极大的帮助,让红军能够更快更省力,拿下蓝军的一道道防线。
史今的想法是很不错的,此方法足够的沉稳老练。
完美符合史今的性格!
由于尖刀班整个过程都很小心,没有发出任何过大的声音,甚至挖土都是用铲子小心的挑起来。
过来的时候也很小心,特意找出了所有明哨和暗哨,并用手段全部避开了。
因此蓝军压根就没有意识到,红军的一个侦察班,跨越数十公里距离,已经摸到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
一切都还照常,该干嘛就干嘛。
然而。
蓝军虽然没有发现侦察班,史今的计划却并不顺利。
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
战场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谁也没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史今的计划也是仅限于当前。
史今带着剩下的六个人,穿过蓝军第一道防线继续深入。
靠着拿一点月光摸索着往前,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前进了2公里左右,发现了蓝军的第二道防线。
见自己的判断这么准确,史今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准备依葫芦画瓢继续动手,留下三个人在这里隐藏起来做“人型监控”,剩下的人穿过第二道防线继续深入。
可结果才刚找到合适位置,挖好掩体准备下第二组人时。
原本和蓝军第一道防线一样,阵地上除了移动哨兵的身影,基本上看不到任何活动物体的第二道防线。
突然从后方开过来两台篷布卡车,在自家阵地还把灯都给熄灭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诡异的行为,引起了史今的重视。
不得不带队原地潜伏起来,搞清楚这两辆深夜出来,不开灯的篷布卡车,究竟是要去搞什么。
等几分钟时间。
从蓝军后方开过来的两台卡车,其中一台停在了第二道防线,从车上下来了二十几名蓝军战士。
分成两班徒步走向两个方向,夜晚太黑看不清他们手里头拿的东西。
剩下的一辆卡车继续向前,看方向却并不是第一道防线的方向,而是第二道防线的左边侧翼。
“这群蓝军要干嘛?”
史今当兵多年练出来的第六感,强烈的告诉他这群蓝军要搞事,而且是对红军极为不利的事情。
否则不可能深更半夜的,还偷偷摸摸的出来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