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苁茗他们所在这处山头离得最近的城镇就是黛县,离大文王朝的雁门关大约二十公里。</p>
这个大文王朝的雁门关和紫苁茗他们穿越来前的那个世界的一个唐朝居然很相似。</p>
紫苁茗他们翻越的那座大山其实很是险峻,老的老小的小还能爬上去全靠“累死冲锋第一人,躺赢后面一群人。”</p>
州栀杖买的60小型挖掘机机身在3米左右,但是能举7-8米高。</p>
有落脚点能用挖掘机送人上去的时候,州栀杖就送所有人先上去。然后用两条麻绳绑到上面粗壮的树上或者牢固的凸出岩石上,让州栀杖绑一根在腰间,另一根拿来攀爬。</p>
没有挖掘机落脚点的地方,就腰间绑着麻绳,麻绳另一头被绑在底下最粗的树干上,有个万一也不至于摔落得太远。爬上陡峭山峰最多间隔4米高的落脚点,就要用麻绳接应底下的人。</p>
并且底下的人张开了棉被,扯着四个角,随时准备接“冲锋第一人”。</p>
不过他们总是螺旋路线法爬到能让挖掘机送人的地方,需要人自己攀爬的只有三个地方。</p>
幸好山的另一边平缓不陡峭,但是就是太远了,爬山和下到他们所住山洞处都将近五小时。</p>
怪不得大武王朝的大军没办法从这里杀进大文王朝的雁门关里,除非有十足把握必赢的奇兵,否则很可能会被瓮中捉鳖,所以只能正面进攻。</p>
第二天,紫苁茗和州栀杖两个人在人烟稀少的小路时候就骑电动车,远远看到有人,就开车窜进路边的树林或者草滩里收回电动车下来走路。</p>
但是能坐电动车的时候不多,因为打仗的原因,大多路上都有拖家带口包袱款款,面黄肌瘦的雁民。</p>
最近建设家园黑瘦了不少的州栀杖从地上抓了一把湿泥往依旧白白嫩嫩的紫苁茗脸上、手涂。</p>
身上内里穿着保暖秋衣秋裤,中间穿着低领毛衣。外面穿的是换来的半新不旧的古代秋装。</p>
两人手上除了锋利的柴刀也没有拿别的东西,所以并没有被一些不良雁民抢劫。</p>
遇见恶民抢劫他人,他们俩也没有去多管,也管不起,他们的小棉袄们还在等着爸爸妈妈回去爱她们,陪她们长大呢。</p>
历经三个多小时,终于来到离他们所住山洞三十几公里处黛县雁门关乡镇的城墙外。</p>
离城门口不远处的城墙上便有公告栏,两个人一直抬头看着上面的公告红纸。</p>
什么类型的公告都有,白色的悬赏缉拿逃犯的就不必细看了,主要看红色颁布政策的公告。</p>
没多久便找到了从关于雁民重新落户的政策,在这里流民称作雁民,意即像大雁一样没有固定的住所,一直到处飞来飞去。</p>
由于战争爆发导致百姓逃荒,在原住地没办法平安活下去的流民,朝廷对其政策宽松。只要到了别的地方再次申报落户即可,只要那个县镇愿意接受雁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