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头说出自己的来意后,秀才倒是皱起了眉头,有些为难。不是他不想帮忙,只是这牛姓取名字,实在是有些困难
“秀才公,乡里乡亲的,就属您读的书最多,学识最高,您就帮帮我老头子这个忙吧”老牛头拎着自己手里的酒哀求道。
“好吧,我尽力试试吧。”吴秀才还是点了头。一是因为这毕竟是个老人家的请求,他熟读圣贤书,也不好意思拒绝,二是因为这儿是牛家村,村里姓牛的人家占了大多数,他一个外来户,没有必要为了这种小事而得罪人。
不过,这牛,要取一个典雅有诗意的名字,实在是他默默地叹了口气。
其实,这完全是他多想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听到取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有读书人的感觉,其实人家老牛头完全没有这个要求啊,威武雄壮的名字人家也不嫌弃的
吴秀才将老牛头迎进去,自个儿一个人进了书房,准备从他那堆藏书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名字。
正在他苦思不得之际,一个骑在牛背上放牛的小孩儿从他书房门前走过,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垂髻小儿牧牛于山脚之下,何等美妙的自然风光啊
再看了看手边老牛头送来的好酒,吴秀才不禁摇头晃脑地吟哦出了一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田园风光,甚有意趣
唉有了吴秀才脑中灵光一闪,就叫牛牧之
雅俗兼备,这老牛头肯定会满意的他提笔就在纸上写下了这三个大字,喜滋滋地拿出去给老牛头看。
老牛头正在外头等的心焦,看到吴秀才笑眯眯地
从屋子里出来,连忙赶了上去:“怎么样可有想到什么好名字”
吴秀才也不回答他,只是将手中的纸张递给了老牛头。老牛头也是认识几个字的,恰好吴秀才写的字也不难,他也全都认得。
“牛牧之”老牛头将这个名字念了几遍,觉得非常好听,比牛大河、牛二河什么的好听多了,一听就不是个普通的名字
“多谢多谢您嘞”老牛头小心翼翼地把纸叠好,向吴秀才道了辞,便也自己回家收拾一下东西,赶到镇上去看自己新出生的大孙子了。
而那牛齐氏看到这家里的人都走了,心里一股酸水儿冒的,一会儿骂两个老的处事不公,一会儿又骂老二一家心眼儿多,一会儿又骂牛大河傻,就连什么关系都没有的牛立和牛武都被她找着借口骂了一顿。
也不想想,就她这样的,不遭人嫌弃,什么样的人会遭人嫌弃啊
这老牛头赶到苏池镇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众人看到他来了,都吃了一惊,以为他不会来了呢
“怎么都这样看着我呀我来看看我的乖孙,有什么问题吗”老牛头吹着胡子道。
“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了只是你们这一家人还分两批,怎么不叫人心里奇怪呢”说话的是王奶奶,她比老牛头还要大上好几岁,这儿也就她敢这么跟他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