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第2章 自序:享受生命里的无上美妙(2)

第2章 自序:享受生命里的无上美妙(2)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只有皈依三宝的佛弟子才可以受持五戒。也就是说,受持五戒的人必须首先要皈依三宝才可以。没有皈依三宝而受持五戒,就好比不打地基而建高楼大厦一样,迟早会功亏一篑的。

另外,五戒的受持和皈依三宝一样,是要人自己来作抉择的。按照佛教惯例,如果不是出于本人自觉和自愿,皈依和受戒都是无效的。

如果觉得自己一时还达不到五戒所要求的,也可以选择暂时不受戒。或者,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条单独来受戒,量力而行。比如,有的人天生不饮酒,他就可以先受不饮酒戒;有的人天生就不曾偷盗过,他就完全可以先受不偷盗戒。能做到哪条戒,就可以先受哪条戒,其他戒眼下做不到,也可以选择暂时不受。

就拿我自己来说,皈依也好,受戒也好,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仿佛水到渠成。就像当初我喜欢接近佛教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佛陀主张让人们自己选择,自己做主。你可以信佛,也可以不信。你可以出家,也可以还俗。一切都由你自己来做决定,一切来去自由。所以,到今天,皈依也好,受持五戒也好,也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与别人无关,只是出于对自己负责而已。

另外,五戒的内容延伸开来,就是十善:“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欺骗、不是非两舌、不恶口伤人、不说无益绮语、不贪、不嗔、不愚痴”。这就叫十善,反之就叫十恶。十善其实和五戒实质上是一体的,只不过更加详细地规范了人们的言行意识。所以通常是把五戒和十善连起来说成“五戒十善”。按照赵朴初先生的介绍,五戒十善是

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我从寺庙中出来,回到上海和北京的时候,却让朋友们都大吃一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收到我的信后,竟然都以为我已经出家了。这真让人哭笑不得。原来,他们把我参加受持三皈依和五戒的仪式,误以为就是剃度出家的仪式了。

这可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误会啊由此可见,现实中的人们对佛教的了解真是太少了。

通常来讲,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信佛之人,一种是不信佛的人。信佛的人又有两种,一种是初信之人,一种是深信之人。初信是指信佛所说,信佛所教,但还没有进行皈依三宝仪式的人。深信之人就是自觉自愿地皈依三宝并向佛看齐的人。

深信之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家修行的人,一种是出家修行的人。

在家人修行,以从事正当的生产业、供养三宝、鼓励同修和广行度化为主要生活内容。佛经中说过,“一切治生产业皆与佛法不相违背。”而出家人修行则要求更高更严格。

按照佛的制度,出家人应当过着清净无染而俭朴节约的生活,以注重佛教教理的研究和禅定的修习为主。除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外不蓄私财,不做买卖,不算命看相等等。在德行上要为在家修行者树立模范,作出榜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劝善止恶,安慰病苦,必要时救人于危难之中。

总之,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是为了求得个人的解脱,为了利益众生的目的。按照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说,“佛教徒本有四众,有出家男女二众,有在家男女二众。出家二众负住持佛法的责任,在家二众负护持佛法的责任,合成为双重的教团,所以佛教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佛教经典,特别是大乘经典如维摩诘经和优婆塞戒经,都是称赞在家学佛的。”

推荐阅读: 弑神大联盟 都市无敌仙医 我和26岁美女房客 紫阳帝尊 惊世废材七小姐 时空锻造师 假面娇妻 崩坏纪元 心尖宝贝:男神老公玩心跳 无限之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