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骏无匹的白马未系缰绳,单独圈养在一个院子里,苏子澈一见到那通身雪白无一丝杂毛的马儿便心动不已,立时便要骑了去。驯马师惶恐解释说这马是他国贡品,无上谕不得擅动,况且马儿尚未驯服,也恐伤了贵人。苏子澈心地纯善,虽不在意这些规矩,却也不想驯马师为难,一步一顾地离开了上驷苑。待到回宫直奔尚德殿,便是存了讨要宝马的心思,孰料皇帝竟因他夜宿城外之事动了怒。这么一惊吓,白马之事就暂忘了,用膳时忽然想起,当即缠着皇帝要其答应,皇帝不松口,饶是旁人怎么劝都不依。
皇帝看他一脸垂涎的模样,故作为难道:“这马儿是黎国贡品,若是随随便便赏了人,岂非让黎国误会,以为朕瞧不起他们进献的宝马,只当作了普通马匹”苏子澈凑到皇帝眼前,委屈道:“姐姐让人送马来,必然是送给麟儿的,只是不便明说罢了。再者,麟儿再不济,好歹也是大宁的秦王,又是黎国王妃的亲弟弟,怎能说是随随便便赏了人呢此举分明是为巩固两国邦交,故而让麟儿做个见证。”见苏子澈强词夺理还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皇帝终于忍俊不禁。
昔年黎国太子来访,对静和公主一见倾心,尚未回国便向大宁提亲一事,苏子澈是许多年后才听人说起。静和公主远嫁黎国之时,他年龄尚小,对姐姐的记忆并不深刻。静和却一直念着自己机灵漂亮的小弟,每年都会遣人为小弟送来许多礼物。苏子澈只道姐姐疼他,个中缘由,皇帝却是知道的。
当年孝贤皇后生静和公主之时落下了病根,之后两度怀胎都未能保住,身子更是大不如前,先帝责令太医院悉心调养,却始终未见成效,静和懂事后对此一直心含愧疚,总以为是自己害母亲伤了凤体。直到数年后,孝贤皇后忽有一日梦见麒麟入怀,醒来觉得身子惫懒,传御医来请平安脉,竟发现已身怀六甲,怀胎十月诞下一子,正是苏子澈。正此时,太常寺的太史令求见先帝,言“此子上承天命,可安社稷,保疆土”、“麒麟星降世,盛世之兆”,先帝大喜,对幼子愈发宠爱,连小字都取作麟儿。
那一年正是宣武十九年,距离太子大婚整整两年,皇长孙苏贤刚满周岁。苏子卿初为人父的欣喜,原本因着皇家抱孙不抱子的规矩淡了大半,却在小麟儿出生之后再度激发,一腔宠爱尽数倾注在了幼弟身上,连数月后相继出生的二子、三子,也未能分去他的目光与宠爱。
既有先帝偏爱,又有兄长疼惜,苏子澈自然是受尽了恩宠,但凡他想要的,便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即便疲累困倦,他仍是不依不饶地赖在皇帝身边讨要马儿,幸而皇帝心疼弟弟,逗了他一阵便许了他,只是那马儿养在城南隆安宫的上驷苑,来回甚是耗时,让他休息几日再去。苏子澈得了宝马,并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高呼“陛下万岁”,眉飞色舞甚是得意。
皇帝笑着点了点他的额头,叮嘱道:“那马儿性子烈,你可得给朕小心,驯好之前不许乱骑,否则朕定然饶不了你。”
“陛下宽心,麟儿晓得”苏子澈在兄长怀里蹭昵片刻,笑吟吟地道,“麟儿昨日一夜未睡,有些困了,长乐殿远了些,麟儿想在陛下这借宿一日,还望陛下恩准。”苏子澈说是困了,却还是拉着皇帝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渐渐撑不住地睡着了。皇帝耐心地陪着他,看他睡着才移步甘泉殿。
皇帝离开那会儿苏子澈睡的虽不沉,却也安稳,可没过多久就在龙床上翻来覆去。御前伺候的宫娥心思一向细,见他白玉般的面容不一会儿就染上潮红,起初以为是地龙烧得太旺,想着要不要为殿下换床薄些的被子,谁知手指不意间碰到他的掌心好似碰到了一块冰,再探额头,竟然滚烫,这才知道不妙,急急去向皇上禀告。刚出殿门,正撞上前来求见秦王的董良,好在董良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