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粉:“……”
我他妈!
黑粉群体直接被噎了一口大的,但一时间竟无法反驳。
但凡周易的起家过程经不起查,那就真的是早就黑料满天飞了,要知道他在国外可是比在国内还嚣张的存在。
能抗住国内外黑粉一致严打的,那是真的黑不动。
“还不如骂周易搞特殊,春晚第一轮、第二轮彩排都不去,这个倒是实打实的。”
“对头,春晚关系户!”
2005年春晚临近,彩排已经在如火如荼展开。而根据有关人士爆料称,周易是本届春晚唯一一个报名了节目但却没有去参加第一轮、第二轮彩排的人。
这属于是实打实的搞特殊。
国内春晚历史独一份。
当然,春晚方面的负责人对外说法则是还没轮到周易彩排。
“这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人能够凌驾于春晚规矩之上,跟我有仇的媒体乱写而已。事实上,我已经开始准备去央视进行彩排了。”
23号,人还在香港宣传的周易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断然否认:“你们不要听风就是雨。”
他确实跳过了送审环节,哪怕是《将军令》这么一首指向性极强的歌,但这不能对外说。
以周易现如今的地位,他哪怕就是上台诗朗诵剑外忽传收蓟北,那导演组也不敢不同意。
作为国内音乐圈成立以来唯一一个争气争到国外去的,现在又在国内搞出了音乐创收的新路子,距离被叫教父就只差年纪了,在春晚舞台上叫你自信一点,在自己的土地上请说华语,底气十足。
别不服,不服你也搞一个能帮助音乐行业赚钱的新路子来。
这可是一门潜在市场超过百亿的大生意!
同样是在23号,兴许是为了给周易撑腰,又或者说是肯定周易的付出,央视财经在这个节骨眼倒是推出了一份潜在市场报道——
《付费习惯革命,周易成“盗版克星”》
“据运营商统计,在现如今如火如荼的彩铃市场中,有超70%以上的彩铃用户为首次音乐付费。
“周易通过降低消费门槛,让‘音乐值得付费’从口号变成共识,《她说》、《夜曲》、《爱情转移》成用户首选。
“中移动高管透露周易歌曲拉动30%新增付费用户,称周易几乎可以说是用一张专辑撬动了一个新型产业的发展,这是商业与艺术的双重奇迹……”
2004年,根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显示:去年全国手机移动短信业务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8.8%。以每条一毛钱计算,这一收入超过217亿元;
截止到2004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更是达到6亿4千万。其中,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了50%。且,伴随着以诺基亚为首的厂商相继推出平价机型,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长中。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可想而知。
彩铃已经成为继短信之后的第二大电信增值业务,哪怕对半砍,那也有100亿以上的市场潜力。
24号,《音乐周刊》特刊发布,内里详细介绍了周易为彩铃市场拉新所带来的增长——
《日均300万用户为音乐买单,周易成数字音乐付费启蒙导师!》
“与去年同期相比,彩铃市场业务销售增长量高达171.4%!这其中周易以新专辑《嘘》带动的彩铃下载量、推广量居功至伟。据悉,截止到目前为止,周易歌曲彩铃市场总下载次数已经突破一亿一千万……”
从19号到23号,五天的时间,从之前的破亿到现在的突破一亿一千万。
增速虽然相较于最初的疯狂势头有所放缓,但仍旧在不断向上攀爬。
而更为恐怖的是,周易所啃下来的市场同样惠及到彩铃市场内的其他歌曲,并不是一个人吃独食。
不光《两只蝴蝶》在飙升,连后发的《一万个理由》现在都已经破了一千五百万次下载。
《当代歌坛》:《不争榜单争格局!周易:我要让所有人都有饭吃!》
“当同行们还在抢年度金曲、年度制作、年度专辑时,周易已经构建起了包含制作、发行、付费的完整生态链,他与同行之间已然不在同一个高度……”
《中国青年报》:《从歌手到产业领袖,周易定义华语乐坛新生态!》
“牺牲个人专辑口碑推广彩铃,却让《模特》等实验性作品被听见。以前歌坛是大鱼吃小鱼,生态一步步被销毁,现在是周易建造了一个新池塘并号召大家一起来养鱼……”
25号,《人民日报》所发表的标题就简单多了——
《周易:乐坛新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