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月在台湾的黄埔一期生邓文仪将军发起创建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呼吁海峡两岸黄埔同学为和平统一中国而努力奋斗,邓文仪将军又于同年率团访问祖国大陆并且晋拜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陵。2004年6月13日,黄埔2期学生张炎元、黄埔12期学生郝柏村率上千名退役的黄埔校友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举行集会,纪念黄埔军校成立80周年。会上郝柏村代表台湾广大退役的黄埔将领发表演说明确指出:我们决不当分裂国土的罪人郝柏村的讲话内容被作为黄埔校友的共同声明在各大媒体上刊出,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北伐前黄埔军校各期毕业生简介
黄埔军校的毕业人数,据中央军校十周年纪念册,第一期585人,第二期450人,第三期1,224人,另潮州分校345人,第四期2,314人,第五期1,481人,第六期718人,第七期612人,共7,729人。
而据黄埔同学总名册,一至五期毕业生共7,399人,如加上第六期718人,第七期612人,总数可达8,729人。亦有统计为8,783人者。
而据丰悌的回忆,第一期490多名,第二期400多名,第三期1,200多名,第四期2,600多名。第四期设有补习班、学生军、特种训练班等,总人数有一万多名。第五期3,000多名,第六期3,000多名,第七期900多名。一至七期总共毕业一万多名,加上军官班、补习班等,总数在二万人左右。丰悌的估计,除包括军官班、补习班、学生军、特种训练班以外,亦可能将分校的毕业生计算在内。而分校毕业生,有些有统计,有些无统计;有统计者,数字亦多出入。如潮州分校民国十四年十二月至十五年十二月毕业生人数,前引谓345人,有资料谓为728人。另外,武汉分校民国十六年二月至二十一年三月毕业第七期1,760人,长沙分校民国十六年二月至十七年五月毕业第七期人数不详,估计在1,400名左右;南宁分校民国十五年五月建立,断续存在至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在北伐期间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干部的重要来源,到民国十六年九月毕业约670人。兹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