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四方的蛮夷历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畏威而不怀德。
光是贸易虽然能够短暂的打动蛮夷的心,可这些人大多都是贪得无厌的性格,如果没有威慑力的话,那所谓的贸易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自投虎口的羔羊罢了。
因此,陆逊先前就有意在附近打上一仗,挑出一个出格的土鸡,杀给周围的猴子看看。主动蹦出来的龙家,就成了陆逊最优先的目标。
“这些汉儿人数不少啊。”
为首的龙家家主龙况看着山道中好似连绵不绝的汉军,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爹爹勿忧。”
龙家少主龙奔满心不服,倒不是他鲁莽无知,而是这龙家口大寨自一百六十多年前建立以来,至今从未失守过。
龙家也靠着这个寨子一路发展壮大,有几次险死还生,靠的就是龙家口大寨才保住了龙家的根本,有了翻盘重来的希望。
因此,龙奔此时不但不害怕,还有些跃跃欲试。
“父亲,汉儿富庶,又不熟我家周围的山地地形。”
龙奔自信满满的跟龙况夸口起来:“若是他们老老实实交了过路费,我们还可放他们一马,也好细水长流。若是他们不识趣,那正好将他们的货物统统拿下。孩儿方才可是看清楚了,他们后队之中多是马匹、骡子,背上驮负的尽是大包裹,想来都是些好东西。”
儿子的前半段话,龙况还有些担心。
可听到最后一句话时,龙况眼中的担心被贪念给取而代之。
龙奔说完之后,龙况缓缓开口,叮嘱道:“也好,那寨中兵马悉数交给你等,切忌,万不可贸然出寨野战,汉儿多狡诈,小心中了他们的奸计。”
龙奔大喜过望,立时应道:“喏,请父亲放心,孩儿必小心谨慎,不敢有半点大意!”
父子俩刚说完没多久,山下响起了汉军法螺声。
已经穿戴完毕的汉军结成一个个小阵,朝着山坡集结。无数小阵汇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大阵,然后朝着山坡上的山寨逆推而上。
龙奔在发现汉兵集结开始,便急匆匆的赶往寨门口的望台处,准备亲临一线指挥。
“弓矢准备。”
“射!目标汉军,射击!射击!”
龙奔连续发出号令,通过旗手传递给了寨墙上的弓手们下达了命令。
得到指令之后,弓手们纷纷开弓,朝着好整以暇压迫上来的汉军射击了起来。
一两百支箭腾空而起,虽远远没有遮天蔽日之感,但也着实形成了一片箭幕,掉下来的箭矢砸在汉军的铁甲上,砸出叮叮当当的金铁交鸣声,然后或被弹飞了开去。
汉军甚至都不用起盾,直接把头一低,就无惧箭雨的倾泻了。
龙奔脸色微变,他们可从来没见过全套铁质具装。
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山中穷困的关系,还有许多其他原因。
比如贸易艰难,很少会有人贩卖铁甲进大山,而且大山中湿气较为厉害,一年到头不但降雨量要高于平原地区,而且大气中的湿度也很是夸张,以至于铁质物品很难保存,更别说铁甲了。
龙奔远远看去,汉军身上穿的都是漆黑的防具,他本以为这些防具都是皮甲,龙家寨子里的寨兵们也能做到人均一套的配置。
可现在看来,这些甲胄的防御力要远远超过皮甲。至少他寨子里的披甲寨兵可做不到无视箭雨的地步。
虽然战场的情况大大出乎了龙奔的意料,但后者并没有太过慌乱,因为他手里还有不少底牌。
其中之一就是滚石檑木。
大山之中不但有着大量的材料,而且龙家大寨的坡度也是现成的,滚石檑木可谓是如虎添翼。
看着汉军又逼近了七十米,龙奔不再等待,而是打出旗号。
龙奔一声令下,十几根一人环抱的粗大古木以及六、七块几十斤的巨石被推了下来,朝着汉军就滚落过来。
“变阵!”
李异身经百战,看见龙家寨的规模,就知道必然会有滚石檑木,心里也早就提防着了。
此时一见对方发难,立刻应对起来。
在李异的呵令之下,从第一排盾牌手的身后冲出来一百名长戟兵,这些长戟兵分作四队,每队二十五人,齐齐的将手中长戟的根部插入地面,然后伸手虚扶,朝上斜指。
随后,盾牌兵们抢上前来,将塔盾的根部深深扎进土里,压在长戟根部处,帮着长戟兵一起固定长戟。
而其他人等纷纷聚拢起来,避开其他方向的滚石檑木,悉数躲在二十五人的宽度之内。
这样一来,汉军的接敌面一下子缩水了一大半,等到那十几根巨木和六七块巨石冲到汉军面前时,汉军需要面对的仅仅只剩下了五根巨木,两块巨石。
这些滚石檑木最先撞上的便是长戟所形成的戟林。
滚石被卸掉了部分的力量,改变了行径的方向,或是偏离出大阵,或是被削弱了力量之后撞上了塔盾墙。
至于檑木,除了一根因为滚石的关系撞开了长戟林而直接砸到了塔盾墙上,其他四根统统被长戟林给顶住了。
“弓弩手上前!”
李异大声高喊道:“伤者后退,依次递补,不得乱动。”
在李异的指挥下,劲弩手直接出列,继续朝上,并开始对着寨子寨墙上发动了牵制射击。
寨子里的寨兵虽然都有披甲,可穿的皮甲质量还不如中原的皮甲,哪里能挡得住劲弩的射击。
仅仅只是几十个呼吸,寨墙上的龙家族兵非死即伤,一时之间竟然连寨墙上都站不住了。
而刚刚因为滚石檑木冲击而受伤的士卒立刻被换了下去,由战友接替了他们的工作,然后重新排着队伍朝山坡上的营垒攻去。
这时候,龙奔的脸色开始发生了变化,原本的血色已经完全褪去,只剩下了一片苍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