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重生的我只想好好拍电影 > 第686章 匆匆两年(下)

第686章 匆匆两年(下)

史密斯几乎亲眼见证沈三通征服华纳。

面对各种质疑,挑战规则、叙事之类的指责,沈三通基本根本没有解释。

大抵就是“你说的都对,我就是艹你妈,怎么了?”

扛过最初打压之后,沈三通获得了相应的地位。

哪怕取得了胜利,沈三通也没有感恩。

不止一次,公开的、私下的谈及,好莱坞可以在东大市场卖票房要感恩,谁惹他不高兴,他直接封杀谁。

还别说。

从那之后,迪士尼也收手了。

史密斯很清楚,沈三通如今身上背着华纳的股价,也背着好莱坞在东大的市场预期。

在东大地位随着隐退,更是超然物外。

太平洋两岸,沈三通在娱乐行业的影响力,可谓一手遮天。

飞机划过天空。

“可算见到你这个大忙人了。”

机场,陈澈希过来接机。

沈三通也沾染了花旗国本地人的习气,恭维道:“董事长来接我了,让我诚惶诚恐。”

陈澈希翻白眼。

沈三通和她一块走向接驳车队。

自《大圣归来》上映后过了两年,发生了很多事。

那一年,中小学生看齐天大圣多欢快,开学之后写观后感就有多痛苦。

全国10万所中小学“惨遭厄运”。

《大圣归来》延期放映,本土票房最终突破七十亿,创下了夸张的记录。

全球票房突破二十亿美元,远超过《复仇者联盟》,位列全球电影票房榜第三,距离《泰坦尼克号》只差一线。

如果不是西方玩不起,超越《泰坦尼克号》板上钉钉。

一二十亿的时候,还有杂音,暗中使绊子,唾弃、鄙视。

等到三四十亿,开始恐惧,震惊,只敢私底下恐惧和诋毁。

再到本土票房破五十亿,破了美国单一市场记录,破六十又破七十,一个个想尽办法加入。

余下的,只有噪音。

13年的春节成为了文化和舆论的分水岭。

春节过后,电影行业可谓脱胎换骨。

《大圣归来》再度打破本土票房天花板,柏林电影节将过去西方营造的假象破碎。

奥斯卡哪怕颁发给了李铵,也没有了之前的声势,在东大几乎没有什么波澜。

奥斯卡和欧洲三大可谓滤镜尽失。

西方奖项的再无遮羞布。

从诺贝尔奖,到欧洲三大电影节,再到奥斯卡奖项,对冲也无用。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崇拜西方叙事的群体,逐渐成了笑话,《大圣归来》用票房砸碎了“外国月亮更圆”的偏见。

奖项滤镜的破灭,更是宛如浓硫酸泼进了老鼠洞,一片哀嚎。

《大圣归来》的成功,更是让观众见识了生物多样性。

逼出了票房无用论。

一群人开始论证电影票房无用甚至有害,各种“媒体”“机构”“文化会议”开始论证“电影票房导致文化泡沫”。

鼓噪“我早就说电影票房没用了,之前吹捧电影票房的都是战猴。”

继战狼、战龙之后,战猴横空出世。

国外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电影票房扼杀了真正的创造力”,“虽然中国电影票房很发达,但代价是什么呢?”

将《大圣归来》的票房踢出了动漫电影票房排行榜、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更是让东大观众大开眼界。

在全世界观众眼皮子底下,《大圣归来》全球票房位列第三,然后Box Office Mojo影史榜单不收录。

沉默的让人振聋发聩。

这两年,公司业务上也发生了变动。

一些官方上的交流,强调对等,沈三通之前拍戏都不太方面,隐退之后干脆一步到位。

沈三通卸任了董事长,只保留CEO,陈澈希担任董事长。

上了车。

沈三通一看,有个小孩在座椅上爬。

“乖乖,来爸爸抱抱。”

陈澈希见此不由露出一抹微笑。

她说要个孩子,沈三通觉得都是朋友,帮忙出了点力,参了一股。

(本章完)

推荐阅读: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娱乐圈第一深情?我可是海王 华娱:从选秀顶流开始 华娱从代导开始 起源玩家 日夜游神 直播鉴宝:你这精灵可不兴育啊! 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隐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