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丶八万的售价还是太高了,我们争取搞一款5万元以内的轿车。」
「让我们的年销量能够一口气冲上20万辆的大关。」
结合吕坚强的提议,陈奇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国企来说,利润率不是厂长们最在乎的指标。
只要销量足够好,什麽都好说。
哪怕是最终出现了一定的亏损都能接受。
毕竟在工厂运营的过程当中,是缴纳了税收的,把这部分成本计算在内的话,最终国家还是没有亏钱就一切都好说。
最坏的情况,哪怕是亏得比较厉害,只要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大量的就业,陈奇也有信心让自己成为功臣,而不是被收拾的对象。
前提就是销量一定要起来。
要不然的话,说什麽都没有意义。
「这样子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我们的零件要把成本不断的降低,可能就不能一直使用现有的配套厂了。」
「那些配套厂过习惯了舒服的日子,零件成本想要不断下降,难度是很大的。」
吕坚强提到了一个降成本的关键。
那就是各个配套厂的成本下降。
要不然单靠首都汽车制造厂自己在那里降成本,可以做的事情是比较少的。
「宝马汽车集团不是在深城搞了一个汽车工业产业园吗?」
「那里面已经有一批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或者是挂在集体所有制名下的零部件企业。」
「它们的成本是很灵活的,历史包裹也比较小。」
「只要能够把零件生产出来,成本足够便宜的话,我们也可以从他们那边采购零部件。」
都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陈奇自然不会管那麽多配套厂的死活了。
反正只要他们厂的销量起来了,什麽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反过来,如果销量继续下跌,他屁股下面的位置就真的要保不住了。
……
宝马汽车集团规模宏大的第三工厂的奠基,并没有给江辉带来特别大的影响。
他的关注点现在不是放在这里。
因为就在1987年1月1日,江辉和朱玲的儿子出生了。
对于诺大的宝马汽车集团来说,老板没有一个儿子,终归是让有些人心中有些担心。
毕竟在许多人的眼中,家族传承还是要靠儿子,女儿终归有点不同。
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
「江辉,你这段时间要多配一下大宝,我担心她心中会感到有落差。」
朱玲的体质很不错,顺产第二天就自己下床正常活动了。
儿子虽然刚刚出生,但是江辉请了好几个人帮忙照顾,根本不需要朱玲特别的担心。
反而大女儿现在都已经上小学,懂得事情挺多。
女孩子往往比较敏感,她还真是担心到时候一不小心,老大有意见了。
「嗯,这几个月我晚上陪着她一起睡,让她慢慢的过度一下。」
其实就算是朱玲不提醒,江辉也会注意的。
后世不少同事都聊过这方面的话题。
特别是二胎放开之后,许多人的老二跟老大之间的年龄差距比较大。
老大懂得多,对有些事情更加敏感。
原本自己是家中的小太阳,突然之间来了一个人跟自己争宠。
有心理落差是必然的事情。
这个时候如果稍微不加注意,指不定人家心中就记一辈子了。
就像是女人刚生完孩子,做老公的见面之后第一句话不是关心老婆,而是问孩子相关的话的话,那麽铁定是会被记一辈子的。
以后隔三差五吵架的时候,人家就要把这个事情拿出来好好的说道说道了。
「确实需要让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要不然指不定她自己会偷偷的哭鼻子呢。」
女儿江雨萱完美的继承了朱玲的美貌,今年才七岁多就已经是漂亮的像个洋娃娃。
虽然平时性格也比较活泼,但是朱玲担心越是如此,越容易心里有落差。
「你放心好了,雨萱就交给我。」
「到时候我有出差安排的时候,直接带她出去玩几次。」
两夫妻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交流了一下育儿相关的问题。
由于工作原因,他们比较少有时间好好的聊一聊孩子的问题。
朱玲也尽可能的把家里的事情料理的妥妥的,不给江辉增加额外的麻烦。
把这个贤内助的角色扮演的非常完美。
……
因为儿子出生的原因,江辉直接给所有员工都发了一个月的年终奖。
当然,正是通知肯定不会这麽说,但是高管们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这个说法自然也就传开了。
各种道喜的人接连不断,刘天武更是亲自登门探望。
而借着这个机会,江辉也难得的休了一个厂家,连集团的年终总结都交给了方慧慧去主持。
他也想要看一看如果自己不参与到宝马汽车集团的日常运营管理,公司的发展会不会受到什麽影响。
如果可以的话,将来江辉准备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新产品的研发上面。
公司的日常管理尽量让职业经理人去负责。
对于一家汽车公司来说,只要新产品有竞争力,其实其他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而江辉最擅长的显然就是新产品的开发了。
未来几十年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哪些类型的产品比较受欢迎,他都是很清楚的。
就像是大众汽车丶BMW等许多公司都才刚刚关注越野车的时候,宝马汽车集团这边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路虎汽车来重点开拓这个市场。
将来除了硬派越野车之外,城市SUV也会是路虎汽车重点发力的地方。
现在估计没有人敢相信以后城市SUV的销量居然能够占据车市的半壁江山。
要知道现在的越野车几乎都是硬派越野车,车身都是属于非承载式车身,舒适性明显低于轿车。
但是以后的城市SUV,却是一个有着越野车外观的轿车。
综合考虑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之后,城市SUV的受欢迎程度不断的上升也就很正常了。
「江辉,你这工作狂突然停下工作的脚步,我都有点不习惯呢。」
这些天江辉一直都陪着朱玲,两个人仿佛回到了刚刚结婚那个时候。
虽然那时候的物资条件比较差,大冬天的上班也只能骑着自行车,不过两口子相处的时间非常多。
不管是各自工作单位的趣事,还是社会的热点新闻,他们两个都经常一起交流。
但是伴随着江辉的工作职位不断的变化,影响力越来越大,属于个人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特别是去到朝阳摩托车制造厂之后,就更是忙的一塌糊涂。
那个时候是江辉人生的第一次转型,一旦失败,那个影响也是巨大的。
还好,最终成功了。
如今的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稳稳的坐上了华夏摩托车第一大厂的位置。
去年的销量已经破天荒的突破了100万辆的大关。
按照现在的这个发展趋势,1987年的时候,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销量更是可以突破150万辆,明年甚至突破200万辆。
这个影响就非常大了。
不客气的说,整个首都地区,只要跟摩托车相关的产业,都受益匪浅。
在朝阳摩托车制造厂搞出了名堂之后,江辉再一次迎来了人生的重大改变。
宝马汽车的成立,不管是对江辉个人还是对华夏的汽车产业来说,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宝马之光的快速推出,更是如同一声惊雷响彻了华夏汽车工业。
通过超低价格,最大程度的提高宝马之光的销量,快速的在深城周边建立起了一套汽车供应链。
这对宝马汽车集团后续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完善的汽车供应链,现代化的汽车主机厂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
其实看看世界范围内的情况,就能够看出很多东西出来。
美利坚丶德意志这两个传统的汽车强国就不用说了,人家都有很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各种零件在国内基本上都能找到好几家供应商,根本不用担心有汽车零件出现没有厂家能够生产的局面出现。
而作为汽车强国的后来者,东瀛和高丽走的路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两者也都纷纷的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汽车产业链。
东瀛就不用多说了,得益于丰田汽车丶本田汽车丶日产汽车丶三菱汽车丶马自达汽车丶斯巴鲁汽车丶铃木汽车丶五十铃汽车丶日野汽车……等一些列车企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异常的发达。
它们的零部件产业已经不仅在自己国内完成了布局,甚至都已经打入到了世界市场,成为了通用汽车等国际汽车巨头的配套厂。
至于高丽,它们的汽车市场规模相对比较小,但是现代汽车丶三星汽车丶大宇汽车等几家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有意识的扶持了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属于高丽系的零部件企业,在今后的汽车市场也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虽然相比东瀛零部件企业,高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客户比较单调,几乎都是在为高丽车企服务。
但是对于高丽车企来说,不管是那种零件,都能找到本国的零部件厂家来生成,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华夏的汽车产业要真正的发展壮大,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那麽培养属于自己的汽车零部件厂家,发展自己的产业链,就是属于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