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曹鼐踏出一步问道:“你既是江南巡察御史,以你之见,江南的叛军要怎么解决?”
薛韶沉声道:“当以招安为先,陛下,臣愿为使臣,前去招安邓茂七等人。”
“不行!”王振反对道:“陛下,这些刁民惯会得寸进尺,今日招安他们,满足了他们的条件,来日便有人学之,为达目的便造反,只怕将来天下再无宁日。”
王文也这么觉得:“当以雷霆击之,使他们恐惧,再不敢造反。”
皇帝就问道:“诸位爱卿觉得呢?”
大殿上立即分了三派,一派站王振,以武将为主,他们觉得,区区叛民,连武器和兵甲都没有,杀他们不跟砍西瓜一样吗?
实在没必要弹劾,只要给他们一支千人大军,再让地方上的驻军配合便可碾压过去。
一派是站薛韶,这一派以陈循、曹鼐等文官为主。
他们觉得,此时江南正在受灾,与其花费兵力、粮草出兵平叛,不如去招安,省出钱粮来赈济灾民。
再说了,为首的就那几个人,只要给他们几个小官当一当,再提高一些工人们的工资,大家都得到了各自想得的,自然就散了。
说真心话,他们是真觉得矿工们的工资太低,工作时长太长了。
而第三派是中间派,一言不发,各自为政,就低垂着脑袋当自己不存在。
比如浑水摸鱼的尹松。
皇帝是个硬脾气的人,他吃软不吃硬。
对于这群动不动就造反,把他的脸踩在脚底上摩擦的乱民,他是深恶痛绝;
而且,他怀疑他们是受原来私自采矿的矿主指使,和当地的士绅、江南的官员勾结,这才造反的。
什么工钱低?
工钱低是一天两天的事吗?
怎么以前不造反,偏偏他要银矿复工之后反了?
皇帝当即道:“福建的宋彰打仗不行,刘聚,陈荣——”
都督佥事刘聚,兵部陈荣立即出列,躬身道:“臣在。”
“命你二人为总副总兵官,领一万兵马平乱!”
二人应下。
薛韶垂下头,难过的闭了闭眼,再抬起头时,人已经恢复了淡然。
王振嘴角微翘,自得的扫了他一眼。
皇帝又道:“张楷——”
御史张楷出列:“臣在。”
“朕命你监军,务必在一月之内平乱安民!”
张楷躬身应下:“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