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一听,立即应道:“好,那这五成宝藏我收下了。”
陈文郑重道:“这份情义我收下了,潘道长以后但有用得着在下的,只管开口。”
潘筠笑道:“我一定不和陈千户客气。”
陈文急切的想要回报些她什么,垂眸想了想后问道:“我听回来报信的士兵说,这次去倭国,你大师侄留在了倭国?”
潘筠点头,叹息道:“是啊,我也很不舍,但为家国计。”
陈文一脸钦佩的点头:“三清山大义!”
他道:“若倭国发现的那座银矿是真的,很可能会开海禁,至少对倭国,海禁会打开,听士兵说,潘道长现在手上有三条海船,以后大师侄应该会从事海贸吧?”
潘筠点头:“是有此打算。”
“请潘道长放心,若大师侄走海贸,远的不说,东海这一块,我保证没有海寇敢骚扰他。”陈文道:“在这片海域,我还是有些面子的,底下巡视的水师兄弟大多卖我一个面子。”
潘筠眼睛大亮,抱拳道:“陈千户,贫道代三清山谢过了。”
陈文哈哈大笑起来,大手拍着她的手臂道:“你我兄妹,不必言谢!”
潘筠亦笑起来。
陈文让士兵们都退到洞外去,潘筠则招手叫来妙真三人,让他们把他们的这一份宝藏都收进空间里。
陈文就看着一个个箱子在他们手底下消失,眼里满是惊叹:“这要是打仗,你们应该做后勤,押运粮草,不知能省多少钱粮和兵力。”
潘筠乐了:“我们倒是愿意打这一份工,只是朝中的大人不放心啊。”
陈文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尴尬的冲潘筠一笑:“我是绝对相信潘道长的,我若做了将军,我一定请潘道长押运粮草。”
“好,这话我记下了,”潘筠笑道:“我等着陈千户当了将军聘我做粮草官。”
宝藏分开放在三人的空间里,如此一来,每个人的空间还能挤出一点位置放自己的东西。
陈文见潘筠不动手,不免好奇:“潘道长怎么不收?”
潘筠温柔的笑:“多给孩子们一些历练的机会嘛。”
陈文一脸羡慕加赞叹:“三清山真乃神山也,世间不知多少人为一两金都能打得头破血流,你们却能彼此信任。”
四人表情都有些迷惘:为钱?他们?不是,图什么呀?
潘筠都挠了挠脑袋,她虽然一直爱财,毕竟,钱真的能做很多事;
但为钱背叛亲友……何至于此?
人生在世,除了吃喝之外,其余的钱财花费不过为求心安,若因此背叛亲友,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妙真三人对钱财更是看淡。
他们从小生活在三清山上,连吃饭穿衣都不用花钱,陶岩柏还是这两年才学会自己存钱的。
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要本事在手,钱财随时可来。
所以小师叔喜欢赚钱,他们就跟着赚,小师叔喜欢散财,他们就跟着散。
比之钱财,他们更喜欢修为积累、上涨的感觉,钱财乃身外之物。
“小师叔,都收好了。”
潘筠回神,目光一扫,地上的金银和一堆的铜钱,也都被他们估摸着收了一半进空间。
她这才满意的点头:“陈千户,剩下的就是你的了。”
陈千户目光一扫,大差不差,他和潘道长之间也不讲究那点细枝末节,于是出宝库,对守在洞外的士兵叫道:“把麻袋拿进来,装货,回家!”
士兵们高兴的冲进来,从腰间拿出麻袋,抖开,蹲下去就开始往里哗哗的装铜钱。
一个什长生气的拍了一下他脑袋:“蠢货,先装金子和银子!”
“哦。”士兵乖乖的把铜钱倒出来,转身要去装金子和银子。
什长又给了他一下:“蠢货,装都装了,你就不能先装满这一条吗?把钱倒出来,这是去财!”
士兵:“哦。”
他又乖乖的蹲下去把铜钱往回扒拉。
什长:……有时候他也挺想报官的。
掐腰站在一旁统管全局的陈文不在意的挥手道:“无事,无事,都是要送回军营,到时候给兄弟们安家用的。”
士兵们收的更起劲了。
潘筠他们抱着手臂站在一旁看,并不插手。
等把所有散落的东西都装进麻袋,士兵们就把箱子抬上,四人一组把东西往船上搬。
东西很多,八十个人愣是搬了三趟才把东西搬完。
宝库被搜刮得干干净净,耗子都不来的那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