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隆隆……
待雷光散尽,云层间传来清越婴啼。
一名周身伤痕累累的女修踉跄跌落,但体内婴儿却通体澄澈如琉璃。
寒麟碧玺被抱在婴儿手中,竟已蜕变为六阶法宝,玺钮化作昂首麒麟,吞吐之间元气海啸之声震荡百里。
“恭迎灵筠真君,修证元婴大道,享千载寿元,得大自在法!”万千恭贺之声一时响彻群山。
是日,武灵筠,先天壬水元婴,成。
天降两重元婴异象,道基深厚。
四十年后,苍龙山金庭仙阙外云海翻涌,七十二峰灵光冲霄如剑。
玉阶之上,十余位或玄袍执拂道人、或随意洒脱羽士拾级而上,每一位都是法力深厚、周身道意盎然,赫然皆是元婴境大修。
陆城身处于宫中端坐于阴阳法台之上,膝前横置紫青双剑,周身似有五色光气缓缓流转。
他抬眸望向最先抵近的天际遁光,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诸位道友远道而来论道证法,贫道不胜欢喜。”
“劫法真君以法力剑道称雄,一人一剑破尽劫法名满天下,而今却久居宫室著书立说妄论天人大道,实乃舍本逐末之举!”当先落下的赤髯老者声若洪钟,足踏虚空激起圈圈涟漪:
“老夫皇极宗李元罡,特来讨教何为‘大道气论’!”
话音未落,老者周身腾起赤红丹火,条条炎龙自其袖中呼啸而出,盘旋间竟在虚空烙下细密文字。
此乃皇极宗秘传《天火九焰诀》,以丹火演道,焚尽万法虚妄,极为精深玄妙。
陆城见此扣指轻击面前法台,笑道:“李道友以火为笔,以天为卷,直抒胸意,演绎自身道法,如此甚好。”
言罢屈指轻弹,肺宫庚金剑气化作笔墨,虚空点画,落下细密文字,居然与李元罡的经文一一对应,破题解道。
“这怎会?”李元罡见此须发颤动,眼睁睁看着本命丹火文字被庚金剑气所挥划下的文字覆盖,正是《大道气论》中的种种要义,论解。
全篇应答破解下来,一气呵成,如同是一位元婴真君,在给一位练气小童做著解。
“火能克金,亦能煅金,若无烈火,金以何出于石?”陆城袖袍轻拂,道道篆字化作流光没入老者眉心。
李元罡怔立当场,周身火光忽明忽暗。忽闻“嗤”的轻响,顶上玉冠竟被体内溢出的烈火焚化,紧接着他披发赤足,如癫似狂,踉跄着踏云而去:“太难了,太难了,我不明白,我不明白!”
“真君好手段!”紧接,又有一名素衣女冠踏黑水而至,她眉心朱砂映得冰肌玉骨:
“小女子飞灵宗白妙音,敢问真君——若天道无情,何以《水经集注》言'水利万物而不争'?
天生万物,而水无道性哉?”
语音未毕,方圆百里骤雨倾盆。每一滴雨水皆映出女冠面容,万千镜像中传出袅袅道音,正是飞灵宗《魔灵问心咒》。
此法直指道心破绽,便是元婴修士稍有不慎亦会道基崩毁。
“上善若水,非水善,乃是道善。世人又言水火无情,非水火恶,乃是道恶。
大道之下,善恶混同。”
海渊城五派当中,皇极宗,覆海宗,扰龙宗都算是偏向于正道的宗门,赤焰教与飞灵宗都有些偏向魔道。
白妙音上来便问陆城“天道有情,水亦有善”,陆城若是在这个方面与她辩论,便掉入了陷阱,因为有善就有恶,有仙就有魔,任何一种极端化特征都无法在失去其反后独立存在。
陆城以大道包容阴阳、生死、正邪、善恶为基,进行道法论述。
双方目光对视,片刻之后白妙音娇躯剧震,只见那虚空当中有《魔灵问心咒》经文流转,字字化作游鱼逆流而上。自己苦修百载的魔心竟化鱼群游向虚空深处,当惊觉之时紫府之内的元婴已经极为虚弱元气大伤。
幻日大法破魔灵问心咒,非是功法高明而是道行高明。
女冠明白此理踉跄后退,月白道袍浸透冷汗。紧接,在悲鸣声里其化作一道白玉般流光遁向天际。
“劫法大真君欺人太甚!”再后,有虬髯大汉踏碎山石而来,背负巨剑话声如雷:“某家覆海宗万仞峰,只问大真君一句——手中剑,心中道,孰重?”
话音未落,千丈剑罡裂地分云,凛冽剑意竟引动苍龙山护山大阵隐隐启动。
此乃剑修至诚之问,答非所问则剑心蒙尘,答错半字则法力转化万剑穿心!
陆城闻言长笑起身,抚掌喝问道:“道重。”
“若无剑,何以卫道?若无道,何以铸剑?道为剑骨,剑为道凭。但剑终究只是道的一种演绎与表达,因此终是道重。”
半日之后,那位覆海宗元婴真君万仞峰亦是散发而出。
在那一日之后,海渊城众修口耳相传,据说那日论道,有多位元婴真君极为狼狈的退出金庭仙阙,口中直呼:“难,难,难…”掩面而去。
道论与修炼,是互为作用的关系,更高的法力使人更加能够领悟天地间的法理,但反过来更高的道论境界,也能高屋建瓴,提升一名修士法力的增长。
但过多的追求道论,很容易陷入务虚的陷阱:坐而论道,空耗百年,平日负手谈心性,遇劫一死还修行。
这样的修行,也是毫无意义。
但过多的追求法力,很容易道心不足走火入魔,突破各种法力上的关卡时,也需要更多的外力辅助,承担更大的风险,若是道心道论足够,其实修士修道完全可能不借外物,只凭自身修炼成仙。
筑基丹,玄英玉髓,五行灵果,三婴神丹、九霄罡玉,这些外物理论上都可以通过道心道论来完美代替,但的确很难就是了。
天地,人心,自我,合其三者便为道法,但道理在这里,能够得其一者已经是千难万难。
这些年修士修行,很喜欢用道心说,一句道心坚定似乎便可抵得万法,在陆城看来那不是道心,而是执念心魔。
所以他心中承认道心,却倾向道论,不是道心二字是错的,而是世人修道把道心二字务虚了。
他用道论,用意便是为了提醒门下弟子要更多务实,深刻的理解天地宇宙间运行的法则,填充其间是为道心,道心包含人心的部分,但绝不仅仅是人心这一部分。
这些年随着陆城不断著书立说,传播道法,许多修士在其中深得其益的同时,海渊城五派修士元婴真君,心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疑惑。
陆城早就暗暗猜中这一点,在灵界玄都城通过身外化身寻找五派元婴真君每一人的主修方向,以及相关道论,他们研究的那点东西,全部都是灵界修士研究剩下的,身外化身或是花些灵石购置典籍,或是前往道斋请教道师,论败五派元婴修士自然不难,甚至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在凡间各位元神老祖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就寻找不到,在灵界玄都城道斋,便是炼虚境的道师也有数位。
因此论胜是很自然的,论败反而奇怪了。
但在海渊城众修士的视角看来看很可怕了,陆城以一人之力,论道论败五派元婴修士,再加上这些年来,苍龙山上多次出现的元婴雷劫,一时之间,在苍龙山金庭仙阙看门都成了许多修士重金难求的美差,不为别的,只为求劫法大真君每隔十数年偶有一次的讲道机缘。
对于一名结丹境的修士来说十几年不算什么,但若能得劫法大真君指点一句突破原有境界,也许在道途上,就可以向前再走几步。
在凡间陆城声望日隆的同时,灵界陆城亦在玄都城中苦求道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