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将于仲文大怒,质问刘士龙道:“我们阵亡了两万将士,好容易才有先登者杀入城内,使君却要我们撤退,数百先登士兵怎么办?”
刘士龙拿出圣旨,冷冷道:“这是天子的旨意,敌军投降,由我来全权处置,于将军要抗旨不遵吗?”
于仲文想起了天子的约法三章,万般无奈,只得下令道:“全军下山集结!”
眼看要攻下辽东城的隋军又如潮水般撤退了,只可怜数百名先登士兵一个都没有逃出来,全部被高句丽军队斩杀。
高句丽迅速修补被撞破的大洞,收集城外的滚木礌石和箭矢弓弩,后方的高句丽援军也终于赶到了,源源不断加入辽东城内,原本势单力孤的辽东城立刻实力大涨,摩拳擦掌,准备痛击隋军的第二次进攻。
辽东城喊投降后,却没有了动静,刘士龙被狠狠打脸,面对众将的怒斥,无奈之下,他只得赶回宁远镇向天子回报。
实际上,隋军已经攻下了除了辽东城以外的所有的险要之地,但没有天子的旨意,谁也不敢擅自向南进军。
杨广听说辽东守军言而无信,他也恼火了,当即下旨道:“传朕旨意,全军围困辽东城,在辽东城未拿下之前,大军不得南下!”
这时,合水令庾质劝道:“陛下,现在已是七月初十,大暑已过,立秋将至,不能再拖下去了,臣观天象,今年极可能秋雨多发,兵贵神速,陛下应该尽快南下。”
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也道:“陛下,民夫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微臣听说民夫死亡极多,确实不能再拖下去,区区一个辽东城,派两万军队盯住,其余大军应该迅速南下。”
杨广阴沉着脸道:“区区一个辽东城都拿不下来,朕还东征高句丽做什么?传朕旨意,十天之内若拿不下辽东城,攻城之军皆斩!”
天子下了死令,薛世雄和于仲文万般无奈,率领十万大军昼夜不停攻打辽东城,高句丽上万守军拼死抵抗,辽东城下死尸堆积如山,隋军付出了死伤四万人的代价,终于在第八天再次攻破了辽东城,城内又是一片投降声,这一次于仲文吸取了教训,派人堵住刘士龙,不给他喊停的机会,亲自率领大军杀进了辽东城内。
剩下的数千高句丽士兵迅速撤出了辽东城,向南撤退,大隋的黄龙旗终于插上了辽东城头。
两天后,天子杨广前来视察辽东城,才发现这座城并不大,可就是为了这座城,隋军的伤亡竟达六万人,加上渡河伤亡和其他关隘的伤亡,总伤亡人数已超过十万。
这时已是七月中旬,连绵秋雨来临,杨广心中有些懊悔了,但他却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只是斥责众将作战不力,下令于仲文和杨义臣各率十万大军南下,士兵每人携带三十天干粮,要求全军在八月底之前结束东征。
之前拖拖拉拉几个月,现在却要在一个半月内结束东征,还有长达七百里的距离,全部都是连绵大山,还有鸭渌水和清川水阻隔。
但军令如山,士兵们只得每人背着三十斤粮食,披着沉重的盔甲,扛着更加沉重的长矛,二十万大军只能艰难地向南行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