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幽灵来了!
天历九年夏。
上海江南丝厂的蒸汽机房内,弗里德里希的指尖刚触到锅炉外壳就缩了回来一一铸铁表面烫得能煎鸡蛋。
「每天烧多少煤?」他问操作工。
满脸煤灰的小工竖起三根手指:「三时辰一换班,每班耗煤八百斤。」说着掀起衣襟擦汗,露出腰间铜牌上「天历三年入厂」的铭文,「不过厂里新装的冷凝回汽管,能省两成煤耗哩!」
摩尔弯腰盯着齿轮箱上褪色的封条,「天历九年三月初七检修」的字样让他眉头紧锁:「你们用太平天国的天历记录设备维护?」
「天历不比洋人的格里历强?」陪同的胡光墉用象牙柄摺扇敲了敲管道,「去年苏州纶华丝厂锅炉爆炸,就是洋经理算错了闰月一一格里历二月哪有三十号?」
白斯文捻着山羊须冷笑:「天历也不是很准吧?」
「那是早年间,现在的天历已经很准了。」罗耀国也不和这个「润人」置气,而是笑眯眯道,「现在的天历已经调整为了每年365天,每四年中有一个润年,不过润在年尾,不在二月。另外,天历的节气固定,最适合安排各种农事,
也包括养蚕丝。」
缚丝车间里,三百台车嗡鸣如潮。女工们戴看白布手套,指尖在沸水翻涌的巢盆中灵巧穿梭。弗里德里希注意到,每台车都装着两个并排的瓷槽,蚕茧在左右槽间交替抽丝。
「这是陈阿娥发明的双槽绕线器。」胡光墉引众人来到车间荣誉墙前,玻璃罩内陈列着镀金模型,「原先单槽丝,每换一槽要停火七分钟。现在双槽轮替,能省下三成工时。」
荣誉墙下堆着几十个木箱,箱盖上贴着「遇罗王室订购」的朱漆封条。罗耀国随手打开一箱,捻起根生丝对着阳光:「二十一根茧丝并作一股,能织出经纬密度四百的绸缎一一等这种绸缎实现了量产,就能大量向欧洲出口了。」
弗里德里希接过生丝轻轻一扯,丝线绷直如弓弦:「这种韧性..:...你们改良了煮茧配方?」
「蚕茧过沸水的时间从三刻钟减到两刻半。」罗耀国笑着指向车间角落的巨型铜壶,「上海巢丝厂的实验室发现给丝的开水里加点料,就能软化丝胶文不伤纤维一一这可是拿上千斤茧子试出来的秘方。」
具体的配方当然是保密的..::
穿过飘着米香的职工食堂,众人来到红砖砌成的职工学堂。三十多个女工正在一个老夫子的教导下学习算数,都是非常简单的小学数学。
「大部分工人也就是扫个盲。」罗耀国笑道,「但有时候也会有些天才被发掘出来,那个发明了双槽绕线器陈阿娥就是。她的数学极好,靠着读职工学校学到的知识进了江南大学堂。上海丝厂的实验室中的研究员几乎都是先读职工学校,再读江南大学堂的工人。」
摩尔和弗里德里希都轻轻地点了下头一一很显然,太平天国这种通过普遍教育提高劳动者知识水平,以提升劳动者生产效率的办法是非常正确的!
相比之下,英国就有点过于不重视教育了...,
「不过提高工人的知识水平并不能提升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弗里德里希注意到上海丝厂的工人都有很高的劳动热情,「你们有什麽办法让工人拥有如此高的劳动热情的?」
「员工持股。」上海丝厂的总经理胡光墉笑道。
「持股?」弗里德里希问,「怎麽持有?」
「持股分红按工龄分档。」胡光墉翻开帐本,「学徒工年资三分股,熟工五分,技师一厘..::..陈阿娥这样的高级技师,去年光分红就得二百银元。」
白斯文突然笑:「给织妇发这麽多钱,不怕她们拿钱赎身从良?」
「白先生玩笑了,他们又不是奴工,何谈赎身?」罗耀国推开教室后窗,露出正在扩建的新厂房,「去年苏州分厂招工,三百个名额来了三千人应试。明年上海巢丝厂的职工子弟小学就要开办,凡是工人子女都可以免费入读,将来职工年老退休后,还可以拿到退休金呢!」
弗里德里希注意到一块黑板上写着的粉笔字:持股公式=(基本股×工龄系数)+(创新股×效益系数)
「这些股票可以转让吗?」摩尔又打听道。
「不能,也不能继承,那些股票只属于在职的工人。在他们离职时会由职工持股会回购股份,新入职者满三年可获初始股。」胡光墉的摺扇划过帐本,「另外,退休金的资金来自三块:职工持股会未授出股份的分红丶历年盈馀的复利丶
还有从工厂的税前利润中划拨出的补贴金。」
罗耀国笑道:「上海丝厂是一个试点,将来所有的圣库控股公司都会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