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之前的心情忐忑士气低迷而言,这一次至少在出发的时候,在面对家乡父老的时候,三万多新军堪称是士气如虹。
并且对比之前相对比较悲伤的氛围,此刻对于襄阳一带的百姓而言也有不一般的意义,看着如此军伍出征,自家亲人又在其中,心中也难免激动。
随着襄阳大军的出发,原本军营周围的百姓也跟着走了一段路相送。
大军其实不是真的三万可战之兵,除了真正的青壮之士,还有民夫车马等运送调度的人手,真正的军士大约两万,对外则号称五万大军。
直到大军消失在北上的道路中,襄阳一带的百姓这才陆续回去。
当地的官员们也在城外送军,邵寄灵这个襄阳太守今天见到了大军出发前的场景,也让他心情激动万分。
“有此雄壮大军,何愁不能击退外敌,说不定还能收复山河!”
比起最初听闻军情时候的恐惧,邵寄灵此刻甚至激发了雄心,身旁的官员也是连声附和。
一封襄阳大军士气高昂的奏文肯定是要写的,这一点邵寄灵还是擅长的。
襄阳城的上空,庄霖四人踏云向北而飘,视线视线余光从襄阳城方向收回,重新望向北上的大军,这军伍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
新军确实是新军,但入伍的士卒和车马民夫大
多都是从小干活长大的青壮,不是什么温室里的花朵,打仗或许还比较稚嫩,可体力耐力却是一点不差,所以行军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这殷旷之倒真是个人才!”
刘宏宇在云端不由这么说了一句。
对于军队上下和襄阳百姓而言,都以为是老将军在阵前提振士气,不过对于天上的几人来说,自然不难明白殷旷之才是提出这一点的人。
这种鼓舞士气的方法,或许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未必想不到,可是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首先你得调动得了襄阳军民的情绪。
殷旷之也是第一次随军出征,纵然在外人面前如何沉着冷静,此刻也是难免激动。
说实话,从小到大军伍文章看得也不少了,读书人也并非不尚武,君子六艺必学,兵中之君子傍身,文武双全才是如殷旷之这般大家子弟心中该有的功业。
前有孙武与吴起,后有周郎与孔明,古之大家皆能文能武,有安邦之策,能武定乾坤!
“公子,阵中刀剑无眼,之后不论遇上什么,您都千万不可离开我等身边! ”
许久不出现的李炎铭再一次回到了殷旷之身边,此番出征更是要贴身保护后者,他的话也将殷旷之拉回了现实。
两人都骑着马,李炎铭还好,殷旷之却已经连连擦汗。
“这天气好闷,难道要下雨了么?”
这才出发没多久,如果直接下雨可如何是好,难道马上又要扎营?
季节早已经是深秋,天气却依旧炎热,其实并不利于军队赶路,不过既然决定这次出手,自然一切天候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在军队前行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天上的庄霖又一次取出了袖中养着的那条迷你“小龙”,随后对着小龙轻轻吹一口气。
“呜呼……”
庄霖在天上的一口气,很快化为一阵秋风,在大地上既不裹挟灰尘,却又为行军队伍送来阵阵凉意,更是将天上原本激起来得厚重雨云驱散不少,从阴沉化为多云少光的凉爽天气。
殷旷之一些骑着马的军官之流此刻也能感受到这种天候的变化。
彭炎宇骑马走在前头,感受到阵阵凉爽秋风,不由抬头看看天空。
“真乃天助我也,传令将士们,今日秋风送爽,加快行军速度!”
“诺!”
传讯骑兵立刻纵马沿着队伍去传令了。
行军扎营都需要考虑天气因素,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走得快的,遇上合适的时机就得加快速度,这样才能均摊途中可能被耽搁的时间。
天空中,夕渺和无名还好,刘宏宇看到庄霖直接这样施法,也不由面露一丝惊色,而实际上他也依旧有一些矛盾。
“师尊,我们不是不可以随便干涉人间么?”
庄霖手中托着那条小龙,看着下方士气如虹的军阵,瞥了身边的大弟子一眼。
“如今算不上随便,乃是为了顺应历史!”
“可是也许是史书写错了呢,也许是史书被人篡改了呢?我手中的这几本更是现代编撰过后的,未必合原版之意,甚至翻译都未必准确啊!”
对于庄霖或者说所有隐仙谷的人,乃至是所有后世的人而言,改变历史一直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这也是庄霖在之前一段时间一直教导学生们的,也是如此和隐仙谷的人说的。
但是此刻的庄霖心中已经激荡起一些疯狂的想法。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很多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遇上一些抉择,历史大势确实不可轻易更改,但有时候人往往被思维所束缚。
历史就真的是那样的历史么?后世还说神鬼之事是无稽之谈呢!
与其一直都束手束脚,不如先验证一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