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梅带着陆大嫂在那里看洗衣机,李龙李建国帮着李青侠拾网,边拾网李建国边问:
“你这贝母收完了,后面准备咋样?”
“就现在这样就行。”李龙笑笑,“也不能天天都忙,忙一忙歇一歇才对。再过段时间不就割麦了嘛,那时候家里该忙了,我那边就刚好相反,闲了。”
“今年你割不割了?”李建国问道,“你那拖拉机还能带收割机的。”
“不割了,让别人割吧。”李龙摇了摇头,本质上他算是小富既安的那种,算因缘巧合之下,才能一步步按小商贩的步子走到现在,但是并不代表他真的打算从商做大做强。
其实说起来吧,他也是被时代的大潮推着走的。因为重生知道时代的发展进步脉络,才会大胆的去干“二道贩子”的活。而重生前几十年,生活磨练出来的圆滑和世故,几乎算是降维打击,成就了他目前的事业。
并不是说他自己有多利害,是那些积累的经验和见识,让李龙有了现在的发展。
把网拾完绑好,每一条拿下来,一手拿头一手拿尾,拧上几圈然后收拢起来,放进化肥袋子里,下网的时候好用。
“小龙,那你后面要不要把户口放到县里去?队长过来问过我一次,问你是啥打算。”
“肯定不要啊。要挪户口的话早就挪过去了,我以后肯定一直是队里的户口,我还打算今年年秋里看看这甜菜收成,要好的话,在队里开上几百亩地,承包个几十年,就当地主了。”
“种地有啥前途?”李青侠有些不解,“你这干收购站的,那一年到头,不比种地赚的钱多?种地多累啊?”
李龙心说要是给你说,再过几十年,有地的人都不用下地干活,合作社一搞,净等收钱,你信吗?
李青侠肯定不信,李龙也没给他解释,这玩意儿解释不清。
毕竟眼下四小队还没一个种棉花的,要说放三十年后,队里九成的土地都种了棉花,谁敢信呢?
所以他就换了个思路,对李青侠说道:
“老爹,你觉得队里除了我,还有谁最能挣钱?”
“那还能是谁,王财迷呗!”
队里能赚钱的不少,跟着李龙干的陶大强、谢运东、梁大成等人都赚了不少钱。
但要论起来谁最赚钱,那必然是王财迷。
眼下队里的地又多了一些,有两千多亩了。王财迷似乎每天主要的活,不是犁地,就是在犁地的路上——又或者是在修拖拉机。
反正队里折价卖给他的那辆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三五天一小修,十天半个月一大修,感觉王财迷的衣服裤子就没干净过,从来都是布满油污。
但人家赚钱。全队两千多亩地,几乎八成以上,都是由他的拖拉机来完成犁、切、耙、平的程序的。
剩下的两成由队里另外一台拖拉机完成——今年年初,许成军本家的大哥,隔着三辈远的许灵山从兵团那边买了一台别人淘汰下来的东方红804拖拉机。
许灵山算许家的另类,并没有按军字起名,这是他老爹干的事情,有点像李龙没安国字辈起名一样。这也是个能折腾的人,不过他是自己折腾,省钱方面和王财迷有一拼,能干,节约,不然也买不起这台拖拉机。
从数字上看,东方红804比东方红七十五要强,要先进。但实际上,这也是一台病入膏肓的农机,它其实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兵团的发展贡献了九成以上的力量。
眼下卖给地方,算是尽最后的贡献了。
如果说王财迷在修拖拉机方面算半把刀,那许灵山就是一层油了。懂一点,也就一点。所以那台东方红八零四最多只能竞争到四小队两成不到的土地任务。
现在拖拉机犁地一亩要八块,切、耙、平都比较便宜,加上播种的话,一套下来得十来块钱不到二十块的样子。
也就是说,一年下来,王财迷毛利能有个三四万。除去维修拖拉机的成本,一年赚两个万元户不成问题。
所以别看王财迷天天喊着穷,修拖拉机要钱之类的,队里人对于他的富裕程度还是有所猜测的。
李龙指了指大哥对李青侠说道:
“老爹,要是过两年,我买上一台全新的拖拉机,让我大哥开,你想想一年赚多少钱?”
“咋也能赚个两三万吧?”李青侠的眼光是不错的,“要是全新的,不经常坏,犁了咱队里的地,还能犁其他队的。现在干活,大家最怕的就是拖拉机坏地里,浪费时间不说,错过了播种时节,麻烦就大了。”
王财迷和许灵山最让人诟病的,就是这个拖拉机老坏,耽误时间。当然,犁地速度慢、马力不足也是另外一个毛病。只是和前一个毛病相比,这个毛病几乎可以忽略。
其实这个时候,咱们国内已经从老美的迪尔公司进口了当时算最先进的约翰迪尔4450大马力轮式拖拉机。
这台拖拉机的功率是164马力,是东方红七十五的两倍多。算是李龙心目中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的原型。马力足、有空调,想想开着都带劲。
李龙记得下个世纪初,队里购买的那些大马力拖拉机也就是这样,电子启动,驾驶室带空调,操作方便。
这么一台机子,进口价是四万八千美元,按现在的人民币汇率也就是十万元左右——当然,十万块钱,真买不来。
当然,真要能买来,三年差不多就能回本,剩下的就是净赚。一台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用个二三十年没问题。这轮式拖拉机打个折,用个十五年可以吧?
想想能赚多少钱?
迪尔公司还是很厉害的,毕竟哪怕到机械化采棉时代,迪尔公司的采棉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是比国产采棉机质量要好的多。
当然,贵也是真贵。
但用着也是真好。想想后面队里买的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国产的那些,1054,1204,以及1504等各型号,其马力数还没这个约翰迪尔4450大呢。
但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犁地嘛,拖拉机的马力到一定程度,再往上意义就不是很大。接下来主要看的就是好不好修,保障行不行了。
这个话题也不好讨论,李龙觉得要是现在搞一台,弄不好自己今年赚的钱全搭进去也不够。
其实要是能买到也行,就怕买不到。
再等两年吧。
“那可不便宜啊。”李建国眼睛亮了亮,随即摇了摇头,“咱队里地就那么多,搞一台拖拉机,我又不会修。”
“那你不能学?”李青侠瞪了他一眼,“别人也不是天生就会的。”
李龙倒是知道大哥的顾虑,笑着说道:
“我大哥想着王财迷关系不错,这要弄一台新的,那不是抢人家生意嘛。不过大哥你也别急,这事后面肯定能干。
咱们队里地越来越多,今年秋里如果我这个甜菜收成不错的话,明年咱们就在东面开一片盐碱地,用化肥把地给催出来,到时弄个百八十亩的,那不得有台拖拉机?他那台拖拉机弄一两千亩地还行,再多了,他也弄不过来。
那台破机子用了三四十年了,早该退休了,现在修修补补,总归不是事。”
李建国眼睛一亮,还真是这个道理啊。
“行,到时你要能买,那我就能开。别人能修,咱也能。到时赚的钱,我拿两成就行。”
“嘿,说远了,再说哪两成哪行?老爹还不把我腿敲断?真要买了,咋说咱也是对半分。”李龙说的很认真,“我想着要买的话,更好的机子目前咱们买不着,但东方红七十五,咱们是能买到的,一台不到三万块钱。买回来咱们自己干的话,可能两年回本。要是犁别人的地,那一年就能回本。”
为啥王财迷不买台新拖拉机?不就是因为财迷嘛。既然有一台了,修修补补也能用,为什么还要买新的?三万块啊,那一下子掏出来,不心疼吗?
但李龙就能掏出来不心疼。他以前没想过,现在想想,一台全新的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不到三万块钱,再加播种机、平地、耙地切地机,一整套下来不到五万块钱就能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