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主无名道人,僧部尚书周铁衣。”
天后和张松岳一问一答,群臣的脸色不断变化。
当张松岳说出这两个人的名字之时,大家都露出一副果不其然的样子。
确实如张松岳所说,有这两个人的相助,配合天后在朝廷施政,是能够完成这番壮举。
大明宫主就不用多说了,天下人都知道他不喜欢佛家,若是有机会能够改僧还俗,他一定全力以赴,现在大明宫主又监管着对西部佛教的战事,这个时候更加可以名正言顺的改僧还俗了。
但是剩下的僧部尚书周铁衣可就是一个难事了。
虽然周铁衣名义上是僧部尚书,他也和佛家有众多冲突,但是现在周铁衣进入血海之后音讯全无,如何能够取得周铁衣在这件事上的支持呢?
张松岳也知道群臣的想法,所以他继续说道,“大明宫主那边,天后您只需要下一封密函授权,大明宫主一定会大力配合朝廷。”
“至于周尚书,他东游血海,不知去向,但师有其事,弟子服其劳,父有其事,子服其劳。”
张松岳转头看向刚刚还用话术挤兑石昌盛的梅清臣,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这件事最终要落在梅俊苍的头上,梅清臣可以代表朝廷传递这个信息回去。
之前周铁衣一直反感佛家,也和佛家发生了几次不大不小的冲突,对于周铁衣的阵营,他们对于佛家实际上是持负面态度的。
以前周铁衣随时都可以联系到,周铁衣的阵营自然以周铁衣马首是瞻,但现在周铁衣无法联系,所以要让周铁衣阵营之中一位核心人员做出判断,来调集周铁衣阵营之中的资源。
梅俊苍是周铁衣的大徒弟,这个身份在周铁衣无法联络的时候,就能够影响周铁衣的阵营力量。
徒弟是道统的延续,比儿子更加重要,这是天下普遍的共识。
梅清臣刚想要开口,只见张松岳笑着说道,“臣记得梅编修的【大夏天宪】编录还没有做好,天后不如召梅编修回京。”
这就是张松岳给出的无法拒绝的条件!
天下之恩,莫大于成道之恩。
之前因为扫除周党的原因,梅俊苍还没有顺利完成【大夏天宪】的编译,进入三品,就不得不离京避难。
他的道途也止步在四品的位置之上,而天下能够让梅俊苍再次碰【大夏天宪】的只有两人,大夏圣上和天后。
若是天后答应,愿意用【大夏天宪】来交换,那么对于梅俊苍个人而言,这就是最适合他的利益了。
因此梅清臣即使想要帮儿子斡旋,但是在道途这件大事面前,他也只能够交给儿子自己决定。
天后露出笑容,看向梅清臣,“这件事就交给梅爱卿传达了。”
······
洛水边的一座小院之中,封闭的院内,梅俊苍面前漂浮着一把戒尺,这尺子整体材质为青玉,上面铭刻着一条条法家律法,其上的文字不断变化,从【五帝正法】到【大炎律令】,每一条律法的演变都揭露了天下人道的变化,若是能够利用好,这是能够直接改变人道的重器。
周铁衣在从迦楼罗元乾手中夺取了四件二品秘宝,这些二品秘宝他留着也无用,所以三位弟子一人赐下了一件。
其中梅俊苍这件法家的【戒人尺】乃是一件赫赫有名的重宝,只不过在河洛战场中遗落了三百年,今日才得以重见光明。
借助着收摄法家的二品秘宝,梅俊苍的气息不断提升,加上之前的积累,很快就完成了五品到四品的蜕变。
他忽然心有感应,从入定之中睁开眼睛,腰间的青玉大放光明,这是梅清臣常年把玩的那一块,已经聚集了他浑厚的浩然正气,如今梅清臣已经是三品,自然能够通过这块青玉通知儿子一些事情。
梅俊苍拿起青玉,浩然正气组成梅清臣模糊的模样,梅俊苍拿起戒尺,强化了这间屋子内梅清臣的浩然正气,让梅清臣的影像更为凝实,同时将自己的影像传递回去。
父子两人都略微沉默了一阵,虽然父子两人最终没有反目成仇,但是很多事情发生了,就会形成一道坎,需要时间来消磨。
最终梅清臣先欣慰地一笑,“看来你修行又有进展了。”
梅俊苍低头,“全是老师的谋划。”
梅清臣抬头,看向天空,“当日之事,我唯一做对的就是将你交给他管教,倒是我心心念念的匡扶圣道,如今看来都是一场空,正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不过有的事情他能够为你谋划,但是有的事情需要你自己决定。”
梅俊苍皱眉问道,“父亲想要说什么?”
梅清臣重新低头,正视儿子,“天后让我传话,若你愿意帮助朝廷改僧还俗,那么朝廷愿意重新将【大夏天宪】交给你编修,助你突破三品,这是最好也有可能是最后的机会,当然我只是将消息传递给你,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会帮你取得最好的结果,天后已经等不及了,她希望在一天之内得到答案。”
说罢,梅清臣也没有继续影响儿子的判断,他的影像缓慢消散在空气之中,浩然正气也重新回到了那块玉石潜伏起来。
梅俊苍得到了这么震撼的消息,他先是坐在床边消化了几息,而后拿出一枚云箓,云箓之上上书一咒【自在天王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