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也不知白启如想了什么办法,反正米铺回头就关门了,老板娘也出门了。
估计是要出远门,否则犯不着关买卖。
闷在米铺的伙计也歇工了。
三天后,白启如回来了,米铺重新开张。
也带回了吴斤两要的东西,一卷地图和一本图册,里面详述了吴斤两说的那些有关神山的东西。
还给米铺带回了三名伙计。
一看三名伙计对大致城不熟悉的样子,师春就判断出了不是本地招的。
突然从外地带回三名伙计,加上感觉白启如身上有名堂,师春免不了右眼异能观察了下那三名伙计。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三名伙计的修为都不逊于白启如,个别显然比白启如更强。
什么样的米铺能养得起这样的伙计?
师春立马示意了吴斤两回屋,将三名伙计的情况告知了,吴斤两也吓一跳。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让吴斤两好好查查白启如的来路。
吴斤两为难道:“查过呀,早就查过,这米铺是她祖业,算是很古老的祖业,有大致城的时候这米铺就存在了,早年大多是店里的伙计在打理,她偶尔会回来对下账,再后来才回来定居的,再之后才娶了黄盈盈。她在外面到底干了什么,好像没什么人知道,不好查呀。”
师春否定道:“看情况,城主是知道的,娄秀应该也知道,否则杀阿寻时不会避讳她,所以其背后的名堂应该不是什么秘密,应该也不难查,关键是要看什么人去查。你联系南公子,让他帮忙打听一下,那个他打了招呼关照‘寻宝斋’的那个外廷提辖,有可能也知道。”
“没错没错,大当家英明,我这就联系南公子。”吴斤两拍了下额头,立马摸出了子母符传消息。
而两人也没有在此干等消息,拿到白启如给的图册就告辞了。
跟白启如的说法是想办法去了,实际上二人是直奔神山去了,怕白启如又多想才没说实话。
二人压根没做什么准备,甚至连图册都没有仔细研究,二人的想法也简单,与其在家抱着图册研究,不如去现场对照地形研究。
好久没出城,好久没到处走动的师春,再看外界的天苍苍野茫茫,心情格外舒畅。
二人走的也挺凑巧的,他们刚走,朝月馆的大小姐东良仪便来了。
其实也说不上凑巧,之前米铺关张了,这不才开张么,连白启如都想不到她一回来刚给了东西,那两位便一刻都不耽误地跑了。
东良仪是来买灵米的。
以前,这种外面跑腿的活,都是小弟东良泽干的。
这次由她这个厨娘亲自来了。
能这样走出来买东西,受师春的影响颇大,师春临别时的一番话,把她刺激得不轻,令她放下了女儿家尽量少出去抛头露脸的那套家教。
令她迈出了家门。
令她拿出了一点点小积蓄去品尝了外人做的食物,唤醒了她久违的记忆中味道,明白了师春说的是真的。
米装好了,钱也付了,她才不安地问出了一句,“王平在吗?”
伙计也不认识这位,毕竟这位很少出门,摇头道:“姑娘来得不巧,他跟高和刚出门,刚被老板娘派出去跑货源了。敢问姑娘尊姓大名,回头等他们回来了,我告诉他。”
“不,没事,算了。”东良仪局促不安地摇了下头,拿上半袋灵米便离开了。
捏在袖子里的发簪没敢当其他人面拿出来,既然师春已经舍朝月馆而去了,她觉得留着这支发簪不合适,是来还发簪的……
山水奇秀的神山外围,还有一座城,算是神山脚下的一座城。
才下午时分,师春和吴斤两便赶到了,先到城里找了家最好的客栈入住。
两人现在有钱,在流放之地斋够了,非必要的情况下,两人是不会委屈自己的。
吃好的,住好的。
当然,有需要也能钻狗窝里。
刚在客房里落下脚,刚接了伙计送来的茶水检查了一下,刚倒了杯茶水要递给师春,吴斤两忽发现师春手里拿了个似曾相识的玩意翻看,忘了在哪见过,但肯定见过。
是一支金灿灿的令箭,半尺来长,满雕的花纹尤其让他感觉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