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择日走红 > 第670章 情景(万字更新!)

第670章 情景(万字更新!)

「仅仅为了一个德里恩·迪伦,Parameter就会愿意让我们入局?」

「《毁灭日》一波三折,遇到了这麽多问题,难道你认为Parameter对它的信心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吗?这麽大一个投资的电影,接近上亿美元的一部制作,

他们肯定是希望能够有其他人来分摊风险的。」陈梓妍说,「对他们来说,第一,我们是非好莱坞系的资本,我们的入局对他们来说不会造成任何威胁,第二,我们灵河制作的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加上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垂涎,让我们具有其他资本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其中两个亚裔角色,他们都一直在从中国演员里面找人,基本上已经反映出来,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陆严河点头,赞同陈梓妍的看法。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去讨论德里恩·迪伦的事情。」陈梓妍说,「前提是,我们能够说服德里恩·迪伦。」

「说服德里恩·迪伦,需要达伦出马。」陆严河回到了最开始陈梓妍说到的这一点上。

「是的。」陈梓妍点头,「而达伦会告诉德里恩,出演《毁灭日》这个项目,对他来说有什麽好处,一个票房前景很不错的电影,一股在好莱坞虽然不算主流势力丶但也可以在他冲奖的关键时候起到作用的力量,以及,一个备受瞩目的丶打通了世界影坛各大派系丶都有影响力的电影人的友谊。」

陆严河本来觉得听起来很扯淡的想法,在陈梓妍一层层的解析之后,突然变得具象化,而且似乎具有了切实的操作性。

「我知道,很多时候,很多想法都很理想化,但你只有先想,再去做,才能知道你实际上会遇到什麽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如果你因为想法很理想化而不去做,不敢去实行,那才是真正的停留在理想化。」陈梓妍说,「敢想,敢做,不然,好莱坞这人生地不熟丶被别人制定规则的地方,猴年马月才能成功打入进去。」

陆严河看着陈梓妍这胸有成竹的样子,真实地感受到了,人和人之间的不同。

一个人到底擅长什麽,真的就看这个人敢在什麽地方冒险就知道了,当然,

前提是这个人不是一个赌徒。

陈梓妍果断地买了最近一张航班的机票,又飞美国去了。

这一次,她是去见达伦·威尔逊的,

绝大部分时候,其实一个艺人的不同经纪人之间,关系往往不会太好的。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艺人就是一块蛋糕。

如果分给这个人的时间和利益多了,分给另一个人的就少了。

这是竞争关系。

但是,陈梓妍跟达伦·威尔逊之间的联系比陆严河跟达伦·威尔逊的联系要多多了。

不仅如此,陆严河其实也发现,陈梓妍跟达伦之间似乎也慢慢地形成了一种很特殊的友谊。

站在更高的一个维度,陆严河敏感地感觉到,他们两个人其实都更把对方视为一个合作者,而不是一个竞争者。

陆严河觉得,这主要还是因为一个的主阵地在中国,一个的主阵地在美国,

他们其实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陆严河不知道陈梓妍去美国,是怎麽跟达伦·威尔逊谈的。

他这边已经开始准备下个月要开拍的《老友记》了。

为此,陆严河把剧本又最后修改了一遍,跟白景年丶胡思维坐在一起,认真地讨论了这一季拍摄的具体方案。

去年是他们拍摄最轻松丶愉快的一年,每周拍排练三天丶实拍两天丶休息两天的模式,剧组上上下下,每个人都舒服。

他们今年也还是希望可以继续沿用这种模式。

哪怕这种拍摄模式,会让拍摄成本增长不少。可是,这样拍摄,能够让每一场戏的节奏保持在最佳的水准,不会有赶工或者粗制滥造的痕迹。

只是这样的模式,需要整个剧组所有人给出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全部投入到这部剧的拍摄中,尤其是在剧组现场工作的人员。

这种模式跟平时一部戏三个月拍摄周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平时一部戏虽然整个拍摄周期是三个月,但每场戏的演员不同,演员们的具体拍摄时间是可以协调的,有个什麽事情,要请几天假,这都可以协调。

可边拍边播意味着,哪怕你高烧三十九度,因为拍摄的关系,你也必须在那一天,站在现场演这场戏。这对演员各个方面的要求都比一般的拍摄要高很多。

当然,也只有《老友记》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部剧靠着前期的积累,基本上可以说,拍一部就一定火一部。

哪怕是口碑崩坏的《六人行》第三季,收视率都崩成那样了,在GG商务和视频平台丶海外流媒体等播放版权收益上,还是赚了个满盆钵。

这部剧根本没有亏损压力,几个主创又达成了一致,要将这部情景喜剧,像过去那些老前辈砸春晚小品的本子一样去砸每一集的表演丶台词,把它们打磨得足够好,才能够在大环境下,用这样一种「奢侈」的方式拍剧。

当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因为这是情景喜剧。

基本上就那麽几个场景,一集戏份拍摄下来,实际上用时只需要一天。

要是《仙剑奇侠传》这种题材的戏这麽拍,可能拍一年都拍不完。

讨论下来,大家觉得,边拍边播可能确实还是周期紧了一点。

像去年陆严河中间要去国外参加电影节,就让李治百来客串主演了两集。

虽然效果也很不错,但毕竟陆严河少出现了两集,还是让不少《老友记》的观众有意见。

白景年说:「我们现在一季是十六集,一周播两集,正常情况下八周播完,

但一般中间都会赶上春晚节目或者是其他的情况,会延播个几集,最后播出的时间一般会拉长到十周,甚至是十二周。我们要吸取去年的教训,不能够只给自己留两集备播,这样一旦真的有谁出了点状况,制作压力就变大了。」

胡思维也很赞同,说:「我也是这麽觉得,我建议至少要留四集备播。」

陆严河点头。

「去年是因为《老友记》第一次重聚,《六人行》第三季口碑太差了,我们也不知道《老友记》的剧情能不能让观众满意,所以我们才想要边拍边播,根据播出后的观众反馈,看看是不是能够实时对后面的拍摄做一些调整,但其实在后面我们也没有出现观众特别不喜欢的丶有争议的剧情需要做修改和调整的。

「今年这样的担心稍微少一点了,我们是可以不用边拍边播了,但是一口气拍完的话,大家还是有点辛苦,而且,很容易疲倦,我们这部剧跟其他类型的不一样,我们这部剧主要场景和人物就是这一些,要是一口气拍下来,至少我会慢慢地演得有点疲惫。」

白景年点点头。

「这个我认同严河的,我作为导演,其实也有这样的感觉。」

陆严河说:「我是觉得,第一,排练还是得有,去年咱们没有一场排练没有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基本上都采用到了正式播出的版本里,对吧?排练对于情景喜剧来说,太重要了。第二,拍摄真的非常需要保护我们演员的状态,我不是说演员很珍贵需要保护,而是演情景喜剧的演员,特别需要轻松的丶松弛的状态,

这跟演其他题材的戏不一样。去年整个拍摄现场,大家都很快乐,所以在摄影机里面,我们每个人的状态都无比契合。所以,别让我们一场接一场地连拍,会疲惫的。」

胡思维说:「一天排练,一天拍摄,一天休息,这样安排,你们觉得合不合适?休息的这一天作为机动,如果拍摄日不顺利,没有顺利拍完,休息日这天就接着拍。」

白景年:「我觉得可以,严河呢?」

「可以的。」陆严河点头,「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公司不是签约了很多编剧吗?还有你们认识的丶想要提携的编剧,如果他们有空的,排练日这天,都可以邀请到现场来看我们的排练,提出一条意见,无论是什麽意见,只要最后被采纳到正式拍摄版本里的,都将他们纳入那一集的署名编剧并支付片酬。」

白景年和胡思维纷纷露出震惊之色。

「这样可以吗?」

「为什麽不可以?」陆严河摇头,「虽然我做情景喜剧的经验没有你们丰富,但是我真的有一个切身的体会,情景喜剧的编剧跟其他作品编剧很不一样,

情景喜剧一定是有一个主要创意者,给出一个最核心的概念,然后,需要大量的丶不同的创作者,集思广益地去想点子,出梗,一个人的视野和积累无论多丰富,跟十个人丶百个人相比,永远都是狭隘的。」

胡思维:「这对他们来说,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除了《老友记》,哪个剧组会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见组学习甚至是直接署名编剧的机会。」

陆严河:「这个行业,绝对是实践出真知。」

白景年:「还得身居高位者心胸够宽广,够大气,你这让我自惭形秽了,我在北极光视频另一个剧,不少人都没有像你这样给署名。」

「游戏规则不一样。」胡思维说,「但是我们这一次这麽一做,肯定会带动这个行业发生一些改变的,严河,我们把这个方式作为一个宣传点去公开,你0K

吗?」

「我0K啊,这有什麽不0K的。」

「特别好,就是得这样一次次地向这个行业传递出这样的信号。」白景年拍拍陆严河的肩膀,「连你这样的编剧都仍然相信不同的编剧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点子,可以为《老友记》这样成功的作品提供好的内容,其他那些老编剧,再倚老卖老,把取助手丶年轻编剧和新人点子视为理所当然,心里也得掂量掂量。」

胡思维对陆严河说:「之前我们在京台拍戏,基本上一部戏,真正参与编剧工作的,都是七八个人,可最后能够署名的,顶破天了三个,很多新人,参与了十儿个剧本的创作了,在他的履历表上,都还是一个什麽署名作品都没有的新人。」

「只能说这个行业的环境太恶劣了。」陆严河说,「但是,即使是你和白导也不能改变这样的现象吗?」

「呵,你真的高估我们了。」胡思维自嘲似的一笑,「至少像我这样的监制,能保住真正干了大部分活的那个人署上名,都要费一番劲儿。你别看编剧真的是个弱势地位,但是在编剧他们自己的圈子里,照样倾轧弱小,就跟翻身成婆的媳妇一样,在制作方面前是媳妇,在小编剧丶小助理面前,一样是个恶婆婆。」

陆严河完全没有想到胡思维会这麽说,都愣了。

胡思维说:「你还记得一开始《六人行》的剧本,其实不是你写的吗?最开始我们可是找了一个资历贼深的老编剧写的,最后写出来的是个什麽东西,我们都知道。那还不知道他是找谁丶谁又找了谁,辗转了几道手,敷衍出来的一个剧本呢。」

陆严河当然记得。

那剧本烂的,他直接跟胡思维说,剧本不行。

然后,他自己手上写了几集,给了胡思维。

胡思维很震惊,然后,就开始了陆严河真正的职业编剧之路。

《人在途》都是在那之后才正式进入开发阶段的。

果然,当《老友记》宣布,本季《老友记》将采取「1天排练+1天拍摄」的拍摄模式,并将「邀请X位年轻编剧在排练日现场观摩丶提出意见,如意见被采纳,

将成为该集的署名编剧并获得相应片酬」,一时间,引起了《老友记》观众们的欢呼L—一因为《老友记》这一季进入到正式的制作阶段了。

同时,也引起了业内的热烈讨论。

不过,超出了他们预想的是,业内很多人对他们这个做法的反应却是:

陆严河是不是江郎才尽,剧本写砸了,所以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这一季剧本的不足?

陆严河都愣了。

没想到业内会是这种反应。

为此,胡思维第一时间发了一条朋友圈,说:

严河执笔的剧本足够好,但比足够好更好的是,严河永远不会居功自傲,也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写的剧本已经十分完美,他比我们所有人都懂情景喜剧一一这是现场的艺术,也是永远可以更高的艺术。我将严河之前跟我和老白说的话,与各位同行共勉:情景喜剧一定是有一个主要创意者,给出一个最核心的概念,然后,需要大量的丶不同的创作者,集思广益地去想点子,出梗,一个人的视野和积累无论多丰富,跟十个人,百个人相比,永远都是狭隘的。

胡思维的这个朋友圈被很多人截图,

又是一番热议。

这个时候,陈梓妍从美国回来了。

她跟陆严河说,德里恩·迪伦想要和他见一面。

陆严河一听就反应过来,这一次陈梓妍去美国,收获应该不小。

「达伦去说服德里恩了?」

陈梓妍说:「有没有说服不知道,但是达伦确实倾向于让德里恩·迪伦接《

毁灭日》。」

「这是为什麽?」陆严河问。

达伦说:「他看中了《原始码》这个剧本,想要让德里恩·迪伦演《原始码》,他希望让德里恩以接演《毁灭日》为筹码,拿下《原始码》,毕竟,《原始码》是路内·里斯导演丶你编剧,我们两家共同在开发。」

「达伦为德里恩·迪伦看中了《原始码》?这可不是一个大制作的片子。」陆严河说,「这种成本的片子,配得上德里恩的身价?」

「你搞错了,他是看上了《原始码》的利益前景,自已想要入局,参与投资,分一杯羹,他也建议德里恩,《原始码》是一个值得他投资并主演的好项目,物美价廉,前景良好。」陈梓妍耸耸肩膀,感慨,「这些人啊,一个个眼晴都贼尖,知道什麽是好东西。」

陆严河懂了。

《原始码》被他们看上,恰恰还就在于,这是一个拍摄成本不用很高,但是票房回报和最终收益前景却很高的项目。

「德里恩想要跟我见面,是想要跟我聊什麽?」陆严河问。

「他应该是从《活理》和《原始码》这两个项目里,看出来了你想要在好莱坞有所作为的想法。」陈梓妍说,「虽然没有人跟我明确地说什麽,但我推测,

他是想要跟你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陆严河恍然。

「行啊。」

陈梓妍:「另外,他大概也是想要亲自从你这里试探一下,如果未来他真的有机会冲奥,你到底会给他几分支持。」

陆严河:「这见一面也做不得数。」

「那你弄错了,越成功的人,越相信要跟人当面见一次,很多人都信奉,只有真正见一面,才能看出来对方是一个什麽样的人。」陈梓妍说,「眼见为实,

很多人很自负的,认为没有人可以瞒过他们的眼睛。」

陆严河:「那你是这样的人吗?梓妍姐。」

「多多少少有吧。」陈梓妍说,「我未必是眼见为实,但对我来说,未见一定不为实。」

陆严河若有所思地点头。

陈梓妍说:「江军那边已经在过合同了,很不容易,最后谈了六十五万美元的片酬,可惜了。」

跟陆严河出演《迷雾》的一百万美元片酬比起来,六十五万美元的片酬确实低了一些。

但是,这也确实是江军在好莱坞现阶段能够拿到的最高的片酬了。

毕竟陆严河当时虽然没有演过好莱坞的电影,但是,他主演的很多电影都已经国际上受到瞩目,有着不错的知名度,有助于《迷雾》在海外地区卖片。

「那他们什麽时候会官宣这个消息?」

「他们准备在合同签好之后,就正式官宣这个消息。」陈梓妍说,「先宣布江玉倩,再宣布江军。」

好莱坞那边,电影宣传是有着非常稳定的节奏和安排的。

演员的宣布就是电影前期宣传中最常见的一种宣传方式。

推荐文娱题材老书《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推荐阅读: 星路仙踪 玄幻:无限吞噬从转生虫族开始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山海提灯未删减 星辰大道 最强狂兵2:黑暗荣耀 神话之后 半岛:白月光走后,我杀疯了! 末世大洪水:女邻居上门借粮 魔王大人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