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931章 山东最大的问题

第931章 山东最大的问题

陈大科继续说。

“山东缺水,除了庞大的农田用水,还要应支运河水,确保漕运畅通。从国朝建立以来,为了与运河争抢水源,山东各地没少跟漕丁河军械斗,每年引发的争端不计其数。

幸亏嘉靖四十三年朝廷开通海运,漕运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每年能够分出一部分水源给到我们山东。

可惜还是远远不够。

耕种农业用水都十分勉强,建立工厂需要大量的水源,臣等实在没有勇气向皇上开口要项目,臣等只想请皇上和内阁,给予山东在农业方面更多的扶植。”

陈大科诚恳地说完他的报告。

车厢里非常安静,只听到咣当咣当铁轮与铁轨摩擦的声音。

朱翊钧心里很清楚,王宗载和陈大科最先肯定是想从自己手里拿些大项目,为此准备好了一堆的资料。

只是王一鹗在京师开展杜绝怠政懒政,进而反对脱离实际、弄虚作假、颟顸无能等官僚作风。

风声早就通过电报传到大江南北。

自己在天津巡视三天,明发的讲话也通过电报传遍大江南北。其中讲话里面有许多内容与王一鹗的反官僚作风遥相呼应。

王宗载和陈大科能做到山东巡抚和布政使,官场嗅觉肯定是有的,他们觉得此前的方案不妥,极有可能会被自己驳斥。

一旦在自己心里留下不好印象,仕途堪忧。

王宗载和陈大科紧急调换了方案,从另外角度来展现他们的治政理念和能力。

但朱翊钧知道,自己必须对王宗载和陈大科给予热烈的表扬。

不管他们是唯上,至少他们知道去做事,知道什么对地方有利,对百姓有利。只不过上面的风向不对,他们为了自己的仕途前程,必须跟着变。

要是遇到皇爷爷那样的,他们肯定会换另外一套方案。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时候上面的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

朱翊钧满脸欣慰,指着两人对徐贞明说:“孺东公,这两位跟你一样踏实肯干。”

徐贞明微笑亲切地对两人点点头。

朱翊钧继续对王宗载和陈大科说:“你们这个想法很好,非常切中实际。山东矿产有没有?当然有!但是那点数量,在太原、在滦州、在抚顺鞍山面前根本不够看。

刚才你们说得没错,山东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农业尚且勉强应支,到时候大建工厂,需要的巨量用水从哪里来?

从农业耕种里抢食?还是从百姓生活用水分走?

任何一条都不是好法子。”

朱翊钧点点头,继续表扬两人,“你们这样的态度非常好,不急于求成,不冒进贪功。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筹划利国利民的举措。

好,这事不仅内阁要大力支持,朕也要大力支持。

孺东公,你主管农业,山东愿意在农业方面做出一篇锦绣文章来,你可要好好帮帮他们。

要政策给政策,今年司农寺的农业规划,也可以适当向山东倾斜,利用山东的政通人和,探索出一条路子。

大明缺水的地方很多,北方基本上都缺水,尤其是西北。缺水又缺乏足够的资源,怎么办?

就让山东先行,蹚出一条新路来。”

“臣遵旨。”徐贞明老实地应道。

朱翊钧指着王宗载和陈大科说:“朕也给你们出几个点子。”

两人一听,心里乐开了花。

世人都说少府监杨金水是财神,但是朝野有心人都知道,真正的财神是皇上。

杨金水的许多绝妙点子,都是皇上给他支的招。

再说了,皇上出的点子,内阁、少府监好意思袖手旁观,不给落实吗?

朱翊钧说。

“你们就在农林牧渔上下苦功夫。

南宫冶在顺天府搞的菜篮子工程,你们听说吗?”

“回皇上的话,臣等认真学习过,受益匪浅。”

“嗯,对,就是要多多学习别人益处。

南宫冶的菜篮子工程是卓有成效,但是京师的人口增长,还在源源不断。除此之外,滦州外加秦皇岛,现在有两百万产业工人,天津发展为华北轻工业中心,也增加了数十万工人。

这些人也要吃饭吃菜,他们有工资福利,在经济学叫做购买力非常强。山东就做这几百万人的口食生意。

山东不仅在小麦上下功夫,还要在蔬菜、瓜果、禽蛋、猪肉、鱼虾等方面下功夫。建立面粉厂,蔬菜瓜果种植基地,禽蛋猪和鱼虾养殖基地。

然后或以铁路快捷转运为依托,进行鲜活农产品供应,直供天津、京畿和滦州数百万人口。

或进行农产品再加工。以面粉禽蛋为基础,大力发展食品产业。食品研究局,为了供应军粮,研制了多种新型食品。

面包、蛋糕、火腿肠、各种罐头,不仅做成品,还可以提供原料,比如面粉、各种食用油,形成一整条产业链。”

王宗载和陈大科脸上忍不住的惊喜。

皇上不愧是真正的大明财神,他几句话就能让山东受益匪浅。

说了几句产业方向的方略,让坐在旁边的秘书记下,届时整理好后,会有秘书监通政司的人会通报内阁和山东。

届时他们也会监督内阁和山东,执行圣意,尽快落地。

朱翊钧转到其它话题,笑着问:“听说前不久的春季省考,你们山东闹出不小的动静?”

(本章完)

推荐阅读: 我在东京种神树 农业狂魔 混在墨西哥当警察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重燃青葱时代 两界:别叫我邪魔! 武圣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 旧神之巅 离婚后,我被坑上恋综,前妻急了